恩比德亲笔:人生如电影 09年总决赛激励我打篮球
desoon 09-02 次遇见自动播放
恩比德赛季高光集锦 展现帝王霸气季后赛大放异彩
正在加载...
(翻译/傅予)
腾讯体育讯 近日,76人中锋乔尔-恩比德在社交媒体发布了自己的亲笔信,记录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篮球生涯。
以下为原文翻译:
我向天发誓,我的一生就是一部电影。
活生生一部电影。
我知道有些俗人也喜欢这么说,哪怕就是买了辆SUV。但我保证,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听我一一道来……
我发誓,这些故事全是真的。
我从喀麦隆来这的时候,还是一枚16岁的花季少男,英语不太利索,在美国也谁谁都不认识,除了听过一点嘻哈音乐,美国的文化我一窍不通。人们可能听过一些我的故事,但是我觉得他们体会不到这有多疯狂。
因为,因为在得到去佛罗里达打球的机会前,我才仅仅,仅仅打了三个月篮球。
我能扣,但是球都运不稳。
来了之后,我去参加球队第一次训练。当时我有多菜呢?嘿嘿,菜到教练把我轰出球馆了。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那时候的我,又瘦又软。更惨的是连我自己队友都指着我笑,就像电影里头那些高中生混蛋一样。太可恶了,我呆呆地看着他们,压根不明白他们在说啥。
朋友们,别这样,要相信过程。
但他们不听,只是继续笑:“拉倒吧,你个垃圾。”
我回到宿舍,眼泪止不住往下流。“这一切有啥意义?我在这干嘛?恩比德你打不了篮球的,滚回家吧。”
然后我坐在房里听音乐,听到了小韦恩还是谁的歌,感同身受,想到了那些嘲笑我的人,内心渴望竞争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再次充满斗志。从此以后,只要碰到谁谁谁说我不能干啥,我都会很兴奋,因为他们给了我打脸的欲望。
我告诉自己,行,我就一直泡在球馆里,一直练,一直练,不变强,不罢休。就像科比一样。
于是我越来越强了,尤其是在攻击篮筐这一项上,但是我还是没法投篮。我开始跟我一个队友迈克尔-弗雷泽尔二世一起练投篮。记得他么?一个射手,顶尖射手。有场比赛他为佛罗里达进了11个三分。所以每次训练之后,我都去找他一起练三分。你们猜得到结果——我被虐爆了。
我投篮姿势丑,基本功也烂,只会随便扔。但我忍不了每天都输给他。我太要强了,我一定要干掉他,我得找个法子。
有天晚上我网上冲浪,打开了Youtube,我想是时候解决一下自己投篮的问题了。
我在搜索栏中填……
“怎么去投三分?”
没用。
“怎么拥有傲人的投篮姿势?”
还是没用。
灵光一闪,我敲下了这句话:
“白人是怎么投三分的?”
听我说,并不是我有偏见啊,但你们难倒没见过那种30多岁的路边白人大叔投三分吗?手肘锁得死死的,膝盖自然弯曲,跟随动作简直完美。你懂得,在美国,总有这些穿着EVERLAST运动短裤的大叔在场上玩得风生水起,小跳投能看湿我。
这就是我在YouTube上的师父——一个跳投姿势完美的无名小卒。我和迈克尔还是会在训练后一起投三分,我就会模仿那些人的投篮姿势,慢慢的我可以给迈克尔一些压力了。太疯狂了,因为有一些射程彻底改变了我的比赛。对手们不敢再放我了,我也打得越来越好。
白人会投三分!
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我瞎吹牛,但这是真的。我当时都不知道J.J.雷迪克是谁,我对NBA都一无所知。在老家喀麦隆,我从来没机会看NBA。不是,不是因为我们太穷买不起电视或者怎么样。我们家有电视,我们的生活跟平常人一样。美国人可能对非洲有些什么误解,他们觉得整个非洲都是一样的。
不是的,我看不了NBA的原因是我老妈是一个在我学业上极度严格的人。她可不是闹着玩,她不会让我熬夜看球的。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朝七晚五,起床,吃饭,上课,赶回家,打个盹,起床吃晚饭,然后一直学习学到半夜。
我跟你说啊,你们美国学业太轻松了,我们喀麦隆可不得了,小学跟你们大学似的。我连朋友都没有,因为我每天的生活除了睡觉就是写作业。
我还记得2002年足球世界杯,我们喀麦隆的黄金一代,我那会才8岁,我求爹求娘让我看足球。但是他们毫不留情拒绝了我。所以我长大以后就有点叛逆,会自己溜出去踢球。
那会儿放学之后我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不在家,而足球场就在我家门口,所以我就想了个主意:放学之后一路狂奔回家,然后把书包放在餐桌上,摊开一本科学书或者其他什么书。然后假装在书上涂涂写写,搞得自己在认真学习一样。把笔和纸扔得到处都是。布置好现场之后,我就跑去踢球了。
当年我是个小机灵,甚至能远远听出我妈的车开回来时那个特别的声音。如果我在场地的另一头,太远听不到的话,不管谁是那边的守门员,只要看见我妈车开过来了,就会冲我狂喊:“乔尔!乔尔!你妈来了,你妈回来啦,快跑啊,快!”
然后我就会一溜烟溜回家,赶紧把鞋子藏起来,然后装模作样坐在桌子前,汗流浃背的,搞得自己是因为想科学题想得要昏过去一样。在我妈停好车,脱好鞋,走进来确定我在认真学习之前,我有差不多25秒钟。
我会坐在那,端着一杯果汁,然后摆出一副“嗨,老妈,是我,你的好宝贝”的样子。
而我这辈子第一次看NBA,是2009年的总决赛。
湖人打魔术。
有霍华德,有大加索尔,有奥多姆,当然,还有那个男人科比-布莱恩特。
我从来没看过这种比赛,感觉他们命中率100%,每个球都能投进。他们移动的方式,他们的运动能力让我觉得,打篮球是世界上最酷的事情。
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想打篮球。
我一遍又一遍地求我父母,求了整整一年。
我爸当时就这个态度:“喀麦隆有谁打篮球的?你去打排球得了。”
我懵了,“啥?排球??”
那时候我在网上开始听一些美国的嘻哈音乐,然后跟着唱几句,显得自己很酷,哪怕我压根不懂英语。我会在学校里穿来穿去,嘴里哼着Lil’ Bow Wow和Ciara的歌。你们记得他们么?我当时会的英语除了“Hello,Good morning”就只有 “I AIN’T NEVER HAD NOBODY DO ME LIKE YOU.” 这句歌词了。
这就是我对美国文化的初体验——Bow Wow,侃爷,还有科比。
有时候我会去家附近的球场打野球,每次投篮的时候,我都会大喊一声,“科比!”
想想吧,喀麦隆的野场,破烂的框,我疯狂打铁,嘴里还一直大喊科比。
然而七年之后,我在场上碰到了科比。
这还不是电影,什么是电影?
哪怕人们听过这个故事,他们会想,“噢,球探们在非洲找到了这个天赋异禀的怪物,然后他来美国之后牛逼大了,进了堪萨斯大学,又进了NBA,一飞冲天。”
不,你们不懂我。
#p#分页标题#e#我16岁的时候,卢克-巴莫特邀我去了他的训练营,他每年都会在喀麦隆办一个训练营。我出现在那唯一的理由,是我有6尺10寸的身高。我当时紧张爆了,第一天直接没敢去。然后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去了,他们让我打比赛,然后我隔扣了。
我当时太紧张,让肾上腺素站出来占据了我的身体。
我的第一场比赛!上来就是扣篮——还不只是一般扣篮,是个隔扣。
我当时的反应就是,我去我碉堡了。
我当时其实还是挺烂的,但是这个球已经足够证明自己,他们可以在我身上看到些东西。在南非举办的篮球无疆界的训练营中,我被看中了。
两个月后,我踏上了飞往美国佛罗里达的飞机。
一年后,我决定进入堪萨斯大学。
我当时连“疯三”是啥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哪些球队强。我选择堪萨斯唯一的理由,就是卢克(巴莫特)告诉我,“堪萨斯是坠吼的,你应该去堪萨斯。”
于是我乖乖听话去了堪萨斯。
又一段传奇徐徐展开……
我在堪萨斯大学的第一次表演赛,我被塔里克-布莱克扣哭了,那个隔扣太凶了,吓得宝宝赶紧上网查回喀麦隆的机票。
他当时都大四了,身体也很成熟了。我都不知道发生了啥,他自投自抢,然后结结实实在我头上扣了一个,然后我所有感知都变成慢动作了。
他把球扣到了我头上,结结实实得。最惨的不是这个,最惨的是堪萨斯女篮在看台上看我们打表演赛,整个球馆的人都在笑我,崩溃了,真的,当时的场面就像大家看了爆笑视频一样。
随后我径直走去了比尔-赛尔夫(堪萨斯男篮主教练)的办公室,告诉他,“我做不到,你第一年别让我上场了,我没法跟这帮怪物一起打球。”
比尔一脸懵逼,“啥?你特么逗我么?两年后你可是要成为NBA状元的人。”
之前有人告诉我这些大学教练都喜欢忽悠,所以我觉得他当时在忽悠我。我当时脑子里想,“好吧,我至少每次都来,然后拿到一个文凭吧,至少能让我娘高兴一下。”
唯一让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就是我父母从小的教导。他们告诉我不管怎样,我都要坚持。我还留着我刚来美国时,我在喀麦隆的教练寄给我的DVD。是整整一个小时奥拉朱旺和其他传奇大个的集锦。我看那张DVD整整看了三年,几乎每天都看。我会去学习大梦的脚步,去场上模仿他。
在高中如此,在大学也同样如此。
我想象着自己是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以前是个草包,但我不知道怎么就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奥拉朱旺,然后我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我靠精神麻醉自己一直走到了NBA。真的,我靠的就是看YouTube和夜以继日的训练。没有其他捷径了。还记得加内特在凯尔特人赢下冠军后,仰天长啸,大喊“一切皆有可能”吗?
这句话诠释了我,诠释了我的人生。这一切来得太快了,我都来不及反应。
最让我感到不现实的一刻,是科比的退役,还有他最后一场在费城的演出。那场比赛之后,他们特意准备了一间小房子,好让我俩能简单聊聊。
他走进来,我过去跟他握手,然后告诉他,“我知道你听了无数遍这种话了,但七年前,正是因为你,我才开始打篮球的。无论何时我在公园里投篮,我都会大喊一声‘科比’。”
他笑了笑,然后简单聊了几句,在临走之前,他对我说了最科比的一句话。对其他人这句话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但对我来说,这句话超越现实。就像我在打电子游戏一样。
他跟我说,用最最科比的口吻说,“行吧,年轻人,努力,继续努力。”
我想谢谢你,科比。
我还要谢谢你,大梦。
谢谢你们,爸爸妈妈。
谢谢你,堪萨斯。
谢谢你,费城。
谢谢你,Lil’ Bow Wow。
谢谢你,不知名的白大叔。
这是我的人生,就像一场电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