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梦想的力量
runsly 03-26 次遇见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今天特别開心在這裏跟同學們進行交流。今天晚上的主題是——夢想,我們有些夢可能實現了,但是并沒有想。比如說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想過變成電影中的某一個角色,但是一部《中國合夥人》這個電影把我再一次帶到了聚光燈下和是非中央。
電影殺青之後,陳可辛邀請我來看這部電影。看完後,我發現那個主角叫成東青的怎麽看怎麽不像我。怎麽會把我描述得這麽窩囊呢?相反的以王強、徐小平爲原型的兩個角色,描寫得比較完美。爲什麽描寫得比較完美,是因爲徐小平參與了電影劇本的創作。
我心想你們不能把我一個人描寫的這麽窩囊,對不對?我後來找了大學另外一個同學,我說這個電影你看了沒有?同學說看了。我說這個電影把我描寫得這麽窩囊挺對不起我的。結果他說,老俞你在大學的時候不光窩囊,而且挺猥瑣,這部電影已經把你描寫得夠好的了,你還要怎麽樣?
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我完美和自我提高的傾向。對于過去的現實,其實你更願意美化,對于現在自我所處的處境,盡管有的時候你覺得不夠好,但是你願意在别人眼中顯得更好。這就是爲什麽很多人寫傳記的時候願意把自己寫得更加完美。
那麽這樣的傾向到底好不好呢?毫無疑問是好的。人必須首先相信自己,你才能夠做出相信自己的事情來。但是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有兩個傾向是必須避免掉的,第一個傾向是狂妄自傲;另外一種傾向是自卑。一個極度狂妄的人和一個極度自卑的人是不可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一個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出一番事情來的,因爲你連自己到底是什麽樣的都不了解。
在北大的時候,我是一個比較自卑的人。其實我的生活隻有在北大的那麽一段時間自卑過。那自卑是怎麽來的呢,自卑是你處于一個場景中間,在這個場景中間你發現你事事不如人的時候,你就會産生自卑情結。那麽爲什麽到了北大我會自卑?因爲你周圍優秀的人太多了,不光成績好而且才華橫溢,各方面都很強,當你怎麽趕都趕不上的時候;當你發表自己的觀點,别的同學根本就不理睬你的時候;當你跟别的同學比較,你發現你的讀書數量根本不如别的同學多的時候;當你想跟女孩子打交道,女孩子卻千篇一律就轉向了比你更加優秀的男生的時候,你的自卑就必然的産生了。
到那個時候,你看任何人的眼神都覺得他在貶低你,鄙視你,更加要命的是,你從他眼前走過,他根本沒發現你的存在,這個成語叫“視而不見”。所以你會發現自己很自卑。但是後來我知道,實際上所有人的自卑隻是一種自我假象而已,因爲這個世界上的人95%的注意力隻注意在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事情上,以及跟自己最相關的人身上。
我們怎麽樣才能夠正确的看待自己?這其實是我們成功的第一步,你首先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正确的位置上。隻要提到阿裏巴巴,大家馬上就會想到馬雲;隻要想到馬雲,你就會想到一個字,醜。但是,馬雲今天爲什麽這樣成功呢?馬雲從身高、外表來說,不占有任何優勢。但隻要馬雲一站在這個舞台上,無數的女生都爲他癡迷,難道是癡迷他的長相嗎?我覺得這樣的女生不太正常。
馬雲曾經講過自己的成長曆程,他的人生經曆跟我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倆都是普通家庭出身,高考都考了三年,而且考的都是英語專業。後來他進了杭州師範學院,我進了北大。我的自卑比馬雲還要來得晚一點,我到了北大三個月以後才開始自卑,馬雲到了大學的當天就開始自卑了。他找遍杭州師範學院的校園發現沒有一個人比他長得更加難看,這個事讓他簡直有點沒法活的味道了。但是他走出自卑的時間比我快多了,爲什麽呢?據馬雲後來說,在他無比痛苦的時候,終于得到了一句話,這句話叫做“男人的成就與他的長相成反比”。他說這是在某本書上讀到的,後來有了google和百度以後,我就反複地搜這句話,搜了一千個詞條,上面都是馬雲說。沒有任何人說過,那怎麽會有這麽一句話出來的呢?很簡單,馬雲自己編了一句話來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
但是剛才也說了,隻要你相信某種東西,某種東西就真的會發生,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動物有這個本領,把内心的東西轉化成現實,這個動物就是人。所以馬雲就認定了,老子長得難看,老子就非要創造出偉大的成就來,所以他在大學的時候就變得積極活躍,後來他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之下創造了阿裏巴巴,當時他的團隊中沒有一個人相信阿裏巴巴能夠做成功,隻有馬雲一個人天天用兩個小時在鼓勵他的團隊“跟着我一定能成功”。最後阿裏巴巴果然就成功了。
同學們,相信自己能做什麽,你就極有可能做成什麽。今天的新東方也是後來我相信自己的結果,但是我在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我在大學的時候,通過充分地對照把我的自信全都打掉了。當然我現在認爲,我人生中所犯的所有的錯誤,經曆的所有的磨難,才鍛煉成了今天的我。雖然我現在沒有後悔,但是依然會覺得遺憾:我爲什麽會自卑那麽長一段時間呢?爲什麽我在大學生活中愛情生活出現了一片空白呢?後來總結起來,是因爲你自己不敢。我在北大的時候常常開玩笑說我愛上我們班所有的女生,但是非常可惜我們班的女生沒有一個愛上我。這個也許是一個事實,但是後來實際上再一想呢,我想我在大學的時候追過女生嗎?結果發現我沒有任何追女生的記錄,連情書都沒寫過一封,怎麽就能斷定所有的女生不愛我呢,說到底還是因爲内心的恐懼。
再後來我得了肺結核。肺結核是怎麽來的?肺結核是心情郁悶,不能散發而來的。在醫院住了一年,等我肺結核病愈出來分到新的宿舍以後,我能明顯地感覺到,同學們跟我講話都會稍微往後退一步,爲什麽?因爲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肺結核是一個比較嚴重的病,被傳染上了,那這輩子基本上就沒戲了。但是好處來了,當任何一個人,他心中保留着一點想要成長的夢想的時候,往往他人生中間經曆的苦難,經曆的悲傷或者痛苦都有可能最後變成現實中間成長的肥料。
好處在什麽地方?我發現我沒得事情幹了。那剩下來的時間幹什麽?我做了兩個事。
第一,我決定要大量的讀書,所以從住院開始到大學畢業三年時間,我差不多讀了八百多到一千本書,這就增加了我的知識結構。
第二,我把成績給放下了,這個成績放下非常重要,因爲在北大你要考到平均80分以上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爲你得與很多有才華的人競争。所以我把成績放下了,我再也不願意爲了成績丢掉自己的性命了,到最後我畢業的時候實際上我的成績隻有67分,這直接也導緻了我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沒有一個美國大學給我全額獎學金。
#p#分页标题#e#如果我平均分是80分以上的話,可能就像王強老師一樣拿全額獎學金跑到國外去讀書去了。但是我沒有拿到,所以被迫地我選擇了另外的一個人生道路,但是呢也帶來好處,好處是什麽呢?就是我又在大學期間,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我想學英語,想在聽、說、讀中間有一個門類應該有一個比較出色的。想來想去所有的那些東西我都比不過其他人,終于想到我的記憶能力還算不錯,所以就努力地背單詞,又從背單詞進入了英語詞根和詞源學的研究,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基本上能把英漢雙語字典四萬個詞條背得差不多了。結果盡管我的整體英語水平,專業課不那麽高,但是在詞彙方面有比較好的表現。剛好那一年中國四、六級考試全面改革,變成每個專業都要學的東西,北大又缺老師,又希望老師能教某一課教得比較不錯,那我明顯的教詞彙教得不錯,所以我就留在北京大學當老師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剛才講的這兩個例子中間有兩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大學一定要讀大量的書籍,讀書的目的是爲你一輩子做準備的。到現在爲止,我已經完全不能記起我在北大讀的書中的任何一句話了。但這些書就像是你對于人生的一個基礎一樣,當你讀了上千本書在你心中的時候,你可以不用記住書中的任何一句話,但是這些就變成你本人的思想境界,人生感悟源源不斷的來源,以及你未來創造事業的來源。
第二個要素:人生一定要有一技之長。這個是沒得說的,比如說周成剛老師在大學的時候隻做了一件事情,他把當時的《新概念英語》模仿得滾瓜爛熟,這也導緻了他後來到澳大利亞上學以後,在BBC應聘的時候能夠一舉取得成功。爲什麽?因爲他有在這方面的一個專長,就是用非常标準的英國英語來講述自己的英語故事。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我們在大學可以潇灑,可以天天談戀愛,可以天天玩手機,玩微信,但是你不能忘了,你在大學什麽東西你應該真正的學到,什麽東西你可以不學,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大學我們還有一件事要做到,就是我們在大學應該要有非常好的朋友基礎,朋友基礎是什麽概念呢?就是我們在大學應該交到自己一輩子可以互相合作的朋友。新東方爲什麽能起來?如果我一個人做新東方,到今天一定依然是一個個體戶。雖然我相信我也能做好,但是呢,絕對做不到美國上市公司這樣的規模,之所以能做成現在的新東方,是因爲我的大學同學、中學同學一起來幫助我。那爲什麽他們能夠一起來幫助我?是因爲我在大學的時候,我交到了這些确實很不錯的朋友。
我在大學的時候交朋友兩個原則。凡是我認爲有才華,值得我學習的人,我緊密交往;凡是我認爲是自己的同學中間值得交往的,我廣泛的交往。廣泛的交往是什麽?就是讓同學們認爲你跟他們都很好,然後重點培養對象是水平比你更加高的人。此外在大學的生活中有兩件事情你學到了就會終生受益。
第一件事情,首先在大學生活中間你要學會容忍,爲什麽?大學每個人個性不一樣,每個人脾氣不一樣,每個人學識不一樣??在這個時候,你發現你能夠對大學同學,宿舍同學依然能一直容忍的時候,你就有了一顆包容之心,有一顆包容之心是你未來做大事的基礎。
當然容忍不僅僅是宿舍的唯一的内容,另外一個内容是什麽?對朋友們的欣賞。我們在大學的時候可能會遇上各種人,小人,壞人,心胸狹窄的人??如果真的遇到了無論如何也忍受不了的人,你也不要得罪他。因爲壞人可以得罪,小人反而不能得罪。你搞不清什麽時候他就在背後捅了你一刀子,對不對?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真正的宿舍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各自有着自己的優點的,那就學會欣賞。比如說我爲什麽會喜歡王強?理由非常簡單,他那些天才的東西我學不到,但是他的讀書精神我可以學。他進了北大以後,夥食費永遠是一分爲二的,一半用來買飯,另外一半永遠是用來買書的。而我就是看到了他買書的精神,跟他一模一樣的學。
每個人都自己的脾氣,那徐小平老師,我爲什麽跟他變成朋友?他當時在北大就是我的老師,因爲他思想敏銳,能夠給你帶來創新的意識。有一個晚上我就去找他,我去的那天晚上,剛好一幫老師在徐小平老師家裏聊天。我說,徐老師我能坐在這聽一聽你們聊天嗎?結果徐小平就把我放到那旁聽。我發現這幫老師在聊天的時候,根本沒有人煮水倒茶,我給他們煮完水泡好茶,一杯一杯的端上去。到了晚上十一點他們聊得肚子餓了,他們給我錢,我出去給他們買方便面,回來把方便面煮好,一碗一碗面端桌上去,以至于這些老師在散會的時候就覺得有我這麽一個學生爲他們服務很不錯。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繼續爲他們的服務。我一邊服務,一邊源源不斷吸納北大年輕老師的各種新銳思想。但我也要彰顯自己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到了第五周我不去了,我要看看他們在沒有這麽一個貼心的服務員的情況下會有什麽反映。當時一個樓就隻有一個電話,我就守着電話機等着徐小平打電話過來,果然電話過來了,說你這個家夥到現在還不過來,我們都快渴死了,我終于發現,從此以後不是我離不開他們,是他們離不開我了。
同學們這就是交朋友的境界,什麽境界?就是朋友在一起就是互相服務的,朋友在一起就是互相欣賞的,朋友在一起到未來你需要的時候,就是能夠互相幫助的。再說得庸俗一點,你怎麽知道你身邊坐的人未來不是李克強,你怎麽知道你身邊坐的人未來不是馬雲呢?我有一句話叫做永遠不要用你邊上那個人的現狀來判斷他的未來,因爲這個世界河流會流動,人會改變。
所以你要抱着進步的改變的眼光來看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把任何一個人看作自己的好朋友來對待。未來這個世界一定是朋友和友情的世界,尤其是中國更加不會例外。
再回到“夢想”的話題上來,每個人都有夢想,有的人一輩子,他有着無比清晰的夢想。比如說剛才我提到李克強總理,我在北大的時候,他是我們北大的團委書記,那時的他一輩子就有着願意作爲公務員濟世救民,爲國爲民的理想,到今天爲止他也沒有變過。那麽他是不是一開始就設定了我就要當總理的理想呢,絕對不是。他隻是希望在這個道路上走下去,就是沿着中國政府官員這條路走下去,他現在依舊憑着自己的專業知識,北大經濟學、法學畢業的知識,在爲中國的經濟、民生,爲中國的發展竭盡全力努力。所以這就是堅持理想,而且一開始這個理想就看得很清楚。
#p#分页标题#e#當然我們希望在座的所有的同學都有這樣的動力和奮進,但是其實也許你們并沒有這樣的宏大的理想。比如我這一輩子就沒有要當政治家這樣的理想。但是我所謂的理想、夢想是一小塊一小塊拼出來的。而且我們很多時候做出來的事情是超越了我們自己的想法的。我的第一個夢想就是從一個農村孩子變成一個大學生。我沒有想到我最後能進北京大學。但有的夢想你不一定能實現,我出國的夢想就沒有實現,因爲我沒有錢。做新東方的時候,我也沒有想過能把新東方做大,當時我覺得我做新東方是爲了另外一個夢想,掙到錢了之後到美國去讀書。但是等到我真有了到美國讀書的錢,我發現做新東方很有意義,那麽多學生通過你的培訓得到了高分,最後到美國的優秀學校去讀書。
所以一步步往上做,一步步的努力,實際上你發現,這就像你登上了一個山頭。當你看到遠方還有另外一個山頭的時候,你一定想着爬過去,即使是你生命再次走入低谷,你也知道,這個低谷的過程是你爲了你未來能夠走上另外一座山頭。
所以你不一定說要一輩子都想清楚,但是一輩子要有兩個要點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要點是你必須保證每天都在進步。這個每天都在進步怎麽做?人的進步是有明确的标志的,一個一個單詞加起來,一個一個句子加起來,到一定的程度,就像我剛才說的,就會變成宏大的自己生命的基礎,再往前走就顯得不那麽困難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始終不要放棄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任何時候你的生命都應該是積極向上的,而不是退縮的。任何退縮的生命對我們來說最後都會變成你各種失敗的借口。人生最悲苦的東西,就是放棄了所有的希望,那麽人生最燦爛的東西就是你在悲苦中間依然看得到未來的陽光。這是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要有的心态。
有了這樣的心态夢想不會遙遠,未來不會遙遠,前途不會遙遠,愛情不會遙遠,你自己的自我成長不會遙遠,你爲中國乃至爲世界做貢獻的日子也不會遙遠。
與同學們共勉,今天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坚信梦想的力量
文/俞敏洪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特别开心在这里跟同学们进行交流。今天晚上的主题是——梦想,我们有些梦可能实现了,但是并没有想。比如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想过变成电影中的某一个角色,但是一部《中国合伙人》这个电影把我再一次带到了聚光灯下和是非中央。
电影杀青之后,陈可辛邀请我来看这部电影。看完后,我发现那个主角叫成东青的怎么看怎么不像我。怎么会把我描述得这么窝囊呢?相反的以王强、徐小平为原型的两个角色,描写得比较完美。为什么描写得比较完美,是因为徐小平参与了电影剧本的创作。
我心想你们不能把我一个人描写的这么窝囊,对不对?我后来找了大学另外一个同学,我说这个电影你看了没有?同学说看了。我说这个电影把我描写得这么窝囊挺对不起我的。结果他说,老俞你在大学的时候不光窝囊,而且挺猥琐,这部电影已经把你描写得够好的了,你还要怎么样?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完美和自我提高的倾向。对于过去的现实,其实你更愿意美化,对于现在自我所处的处境,尽管有的时候你觉得不够好,但是你愿意在别人眼中显得更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写传记的时候愿意把自己写得更加完美。
那么这样的倾向到底好不好呢?毫无疑问是好的。人必须首先相信自己,你才能够做出相信自己的事情来。但是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有两个倾向是必须避免掉的,第一个倾向是狂妄自傲;另外一种倾向是自卑。一个极度狂妄的人和一个极度自卑的人是不可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一个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出一番事情来的,因为你连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都不了解。
在北大的时候,我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其实我的生活只有在北大的那么一段时间自卑过。那自卑是怎么来的呢,自卑是你处于一个场景中间,在这个场景中间你发现你事事不如人的时候,你就会产生自卑情结。那么为什么到了北大我会自卑?因为你周围优秀的人太多了,不光成绩好而且才华横溢,各方面都很强,当你怎么赶都赶不上的时候;当你发表自己的观点,别的同学根本就不理睬你的时候;当你跟别的同学比较,你发现你的读书数量根本不如别的同学多的时候;当你想跟女孩子打交道,女孩子却千篇一律就转向了比你更加优秀的男生的时候,你的自卑就必然的产生了。
到那个时候,你看任何人的眼神都觉得他在贬低你,鄙视你,更加要命的是,你从他眼前走过,他根本没发现你的存在,这个成语叫“视而不见”。所以你会发现自己很自卑。但是后来我知道,实际上所有人的自卑只是一种自我假象而已,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95%的注意力只注意在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事情上,以及跟自己最相关的人身上。
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这其实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你首先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只要提到阿里巴巴,大家马上就会想到马云;只要想到马云,你就会想到一个字,丑。但是,马云今天为什么这样成功呢?马云从身高、外表来说,不占有任何优势。但只要马云一站在这个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