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措并举促进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52fw.cn 04-12 次遇见日前,记者从相关会议上获悉,2019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美丽青岛”建设的各项要求,不断巩固完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病媒生物防制、卫生创建等工作,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促进新常态下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建设,调整完善青岛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成人员,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将实施健康青岛战略融入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基层爱国卫生组织建设,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积极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目标管理,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考核机制,提升爱国卫生工作水平。
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做好“四害”综合防制。根据《青岛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市春冬季灭鼠、夏秋季灭蚊蝇、灭蟑螂除“四害”工作,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加大对“四害”防制工作的指导力度。全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中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逐级抓好业务培训。各区(市)要加大街办、社区、重点部门和行业的业务培训,组织对病媒生物各级爱卫管理、物业管理、病媒消杀等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大对社区广大居民做好病媒防制宣传发动,做到科学防制。
切实做好日常监管。各级爱卫办要组织病媒防制工作的监督检查,疾控部门对重要病媒生物开展抗药性监测及现场杀灭性试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活动时病媒生物的监测与控制,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本底调查,不断充实和完善病媒生物基本资料。
深入推进各项城乡卫生创建工作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认真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问题整改,加强全市社会卫生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力做好胶州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加强对复审工作的组织领导,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规定,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迎检方案,细化任务分解,落实主体责任,统筹谋划复审迎检工作;认真总结三年来的工作情况,加强日常监督力度,全面提升全市环境卫生面貌,努力营造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宣传氛围,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复审。
提升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水平。认真做好平度、莱西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两市应对照“省级卫生城市(县城)”标准,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爱国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发挥国家和省卫生镇街的示范作用,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复审,并启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相关工作。
扎实推进卫生镇、村和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各区市应按照国家、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国家、省级卫生镇和省、市级卫生村、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科学制定本区市创建计划,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到年底每个区市至少有2个镇(街)达到国家卫生镇(街)的标准,省级卫生镇街比例达到50%,省级卫生村比例达到20%。认真做好15个新申报国家卫生镇(街)评估督导工作,积极整改省暗访发现问题,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省技术评估。做好西海岸新区长江路、黄岛街道“国家卫生镇”复审迎检工作。
全面启动健康城市(镇、村)创建工作
启动健康城市创建。落实《“健康青岛”2030规划纲要》,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研究制定《青岛市健康城市实施方案》,依据《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制定《健康青岛建设主要任务及分工方案》和《健康青岛考核方案》,确保健康城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力争进入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的行列。
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广大居民群众营造“安全有序、设施完善、服务便利、整洁优美、健康和谐”的宜居生活环境,提升市民在社区生活的幸福感。
全面开展健康村镇建设。各区(市)要围绕“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培育健康人群”等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和“卫生镇(村)”建设,编制本区市健康村镇创建规划,确定创建目标、标准和任务,力争到年底每个区市至少要培植2个健康镇街、4个健康村(居)。
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清除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各类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消灭“病媒生物”孳生地。持续推进居民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方式改革和城乡环卫一体化,落实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加强城区农贸市场规划,继续推进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满足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强化爱国卫生工作检查考核,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面达标。
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各区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并结合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第31个爱国卫生月”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意义,各级政府、街道要动员广大居民参与到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中来,并通过集中月活动引导居民群众文明行为养成,引导居民克服陋习,崇尚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全市掀起一场春季爱国卫生运动高潮。
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坚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加大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宣传力度,创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式,拓宽工作载体,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慢性病、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改变不良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以健康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发挥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作用,实现全市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紧紧围绕居民的健康需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继续强化公共场所控烟工作
#p#分页标题#e#加大控烟执法力度。认真落实《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强化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禁烟日常监督检查,提升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控烟效果。规范完善有关部门控烟监督责任,加大控烟执法工作力度,与新闻媒体建立联动机制,对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典型案例及时予以曝光。建立执法信息报送制度,各执法部门及时报送贯彻落实《条例》的情况,执法范围、频次,控烟工作最新动态和工作亮点。
加强控烟宣传。大力开展《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和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将今年5月确定为全市控烟宣传月,在全市大力开展《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的普及宣传活动,利用各级政务宣传平台、新闻媒体和现场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多形式、多角度让《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深入人心。同时科学开展烟草烟雾危害宣传,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深刻认识及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群众主动支持并参与控烟行动。强化公共场所控烟宣传,所有禁烟场所都要在醒目位置张贴禁止吸烟标识,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楼道、楼梯、电梯间,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候机(车)厅等重点场所均要在醒目位置张贴一定数量的禁烟标识,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推进无烟场所建设。继续推广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企业等无烟场所建设,在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开展无烟机关创建活动,为全市创建无烟环境树立典范。加强对餐饮酒店、网吧等控烟重点场所无烟环境建设。将无烟场所建设与卫生单位、文明单位建设相结合,与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健康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我市无烟环境建设。
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
青岛市启动第31个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日活动
2019年4月是第31个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10日上午市爱卫办组织市爱卫会有关成员单位,部分医疗单位、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病媒生物防制机构、志愿者等150余人,在台东三路步行街开展了“青岛市第31个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日活动”,今年爱国卫生月的活动主题是“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
厕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卫生设施,对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厕所革命和农村改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启动仪式上,台东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室主任朱建奎代表辖区居民向全市人民发出三点倡议:一是文明使用公厕,维护厕内环境卫生。及时清扫家庭厕所,创建家居生活好环境。二是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注重合理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