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 两代青年风雨邂逅
52fw.cn 05-05 次遇见摄影/张释之
摄影/傅娆
摄影/傅娆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这次,我们邀请了数位中学生共同参与了这场“五四”寻访,一百年前的青年与此刻的当代青年之间,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珍贵对话。
几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寻访后带着思考和感慨写下了这些文字。它们或许稚嫩,但历史的隧道,就是这样被精神的薪火接续照亮的。
5月2日
传承
“五四”先驱李大钊、沈尹默后代专访,讲述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5月3日
解读
新一代学人马勇、唐小兵师生对话,深度剖析现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盘根错节
5月4日
寻访
北京档案馆知名胡同专家王兰顺带领读者和学生,重走《新青年》编辑部、北大红楼等“五四”地标(见10、11、12版)
寻访目标 壹 赵家楼
雨和火的碰撞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余璐
阴雨之下,我第一次走进赵家楼,走进这座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进入高潮的舞台,走进那段不可忘却的回忆。谈起“五四运动”,许多人脑海里会浮现林林总总的场景,赵家楼仿佛被历史的洪流冲淡了痕迹,消失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寻访赵家楼,不仅寻回一段历史,更寻回一种民族之魂。
一把火,烧光了曾经装潢华丽的赵家楼;一腔热血,鞭笞了曾经耀武扬威的卖国贼;一段历史,书写了曾经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正是那一声声呐喊,正是那一次次振臂高呼,正是那一个个觉醒的新青年,才让红色的曙光照亮中国大地!
曾经的赵家楼是雕梁画栋的私人宅邸,拥有着花园、假山和亭台楼阁。它的主人,在世界被炮火硝烟缭绕之时,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零之时,却仍旧享受着他的生活。游行的学子们就像勇敢而激进的战士,冲进这个“极乐世界”,让这宅子的主人也感同身受着中国的苦难。他们的行为也许过于鲁莽、言辞也过于激进,但正是这份耿直与正义,捣碎了曹汝霖等人的春秋大梦,将他们通过屈服换得的苟且偷生踩在脚下。
我曾认为最不会奋起反抗的便是学生,在“深柳读书堂”的时间里,他们似乎离世俗最为遥远,与现实也最不相契合,但这次最先站出的是他们。君可曾想过各大高校的学生,手握笔杆、针砭时弊的文人,能抄起棍棒,将胸中难以平复的愤懑施展于拳脚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本应被保护的花朵变成了刺向社会黑暗面最锋利的武器?我想正是那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和无畏的勇敢之心。拥有知识,可摆脱愚昧与无知,成为时代的先声者。
他们并不是一个人,也不仅为一群人,他们的身后更是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呼声。 32位学生被捕入狱,让社会各界群情激奋,舆论的压力迫使警方不得不释放所有学生。这是人心所向,也是众望所归。现在的赵家楼辉煌早已不在,一场大火过后,那楼早已夷为平地,连曹汝霖躲藏的地窖都已不知所踪,但这一段历史仍旧在,那一群青年的形象依旧印在我的脑海。遗址中悬挂着的一张张老旧的黑白照片,见证了火烧赵家楼这段历史,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去续写“五四运动”的华章。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与赵家楼的前世今生会面,走过一片火光闪耀的赵家楼,走过一片废墟的赵家楼,走到见证新中国繁荣富强的赵家楼。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身处和平的环境下,我仍希望我们能保有那一代青年的勇敢、向上和爱国之心,在风雨中,我邂逅了赵家楼的一砖一瓦,也纵观了它的风风雨雨!
寻访目标 贰 《新青年》编辑部
“总司令部”隐匿于极不惹眼的小院
北京八中 高二 傅娆
东华门——智德南巷——骑河楼南巷——箭杆胡同……穿过蜿蜒曲折的街道,踏着饱经风霜的沥青石板,在迎接五四运动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走进京城巷陌,探寻“五四”的足迹。在这里我们找到的,是陈独秀先生在北京的故居,也是被当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称之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的《新青年》编辑部的旧址。
我在京城走访过不少名人故居,但如若不是特意踏着“五四”的脚步寻访旧迹,陈独秀先生的这个坐落在如今箭杆胡同20号的小院儿,是很难被注意到的。静静隐匿在城区胡同里,包围在人来人往的居民小巷中,从1917年初到1920年初,陈独秀在这个院子里断断续续地住了三年。而《新青年》编辑部,也跟随他从上海搬到这里安了家。虽然院落不大,房屋看上去也是全新装修维缮过的,但我们依然可以目睹陈独秀先生生活的格局,感受编辑部在此创刊的艰辛。
《新青年》杂志在出刊初期,致力于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化,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出刊的杂志多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在杂志1卷1期《敬告青年》中,陈独秀先生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而他,正是利用了这段宝贵的青春时光,极力宣传新的思想,唤醒了一代中国青年。
在这座小房子里,曾经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我们熟知的人物,都曾登门拜访并为杂志撰写文章。有人说:这座今天看来极不惹眼的小院,当年由于他们的往来于此而成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部”。几位经常出入《新青年》编辑部的先驱们,后来齐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深受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他们,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征程。
陈独秀先生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因此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和代表性事件,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于历史的影响功不可没。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有不少人愿意到巷子深处的陈独秀故居去拜访,去看看当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地方,去了解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主席的这番话引发了无数青年人对于当代家国情怀的思考。100年以后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在向百年前的革命先驱们致敬的同时,应该将他们这份爱国主义精神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正是好时光。
箭杆9号射出的劲矢
北京八中 高一 姚钧天
#p#分页标题#e#灰暗的天空与鱼鳞瓦上下连成一片,北京城欲雨还休之时,跟随着“北青青睐”的寻访之旅,我们在皇城根附近的胡同中穿梭。恰巧有一位住在周围的老人家问我们:“是在找陈独秀故居吧。” 语气里有一种自豪。我点点头,说着,就到了这座胡同深处的老宅子门口。
保存了一方故土的空间,不断流逝的时间好像得以停滞,在那里、在那时思考创作的人,因而得以不朽。
这座宅子坐落在东城区北池子箭杆胡同20号。100年前,陈独秀在此居住时原是箭杆胡同9号,原来这条小巷在当年并没有多么长。跨过门槛,拐过影壁,是一方小小的庭院。虽没有像鲁迅家一样的树,但在其中踱步思考也足够惬意。正对着,是一块新文化运动的浮雕,刚健的线条勾勒了变革时代中思想家的轮廓。据说这堵墙背后,原是有一扇门的,当北洋政府的警察敲打着正门要来抓捕陈独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