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官方话语权困境———基于标语现象的研究
52fw.cn 06-24 次遇见[摘要] 标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政治文化现象,在我国农村地区社会治理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及其他信息的重要载体作用,是官方话语权在农村社会的具体体现。标语作为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与社会的风貌,标语的嬗变则折射出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本文通过对农村标语的功能分析,探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理念、手段和方式,进而透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官方话语权的困境,为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标语; 农村社会治理; 困境
一、引言
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标语发挥着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载体作用,是官方话语权在农村社会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在农村,由于村落散点式的地理分布、薄弱的文化环境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单一性,农村标语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建国之初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曾一度陷入了标语的“海洋”,因 此,有人评论说我国是“标语治国”。农村标语由于其具有短小精炼、易记易识、朗朗上口的特点,备受广大农村地区的推崇,是农民群众学习和了解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方针的重要途径和直接“教材”,是社会主义政权在基层社会掌控话语权力的重要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从广义上讲,话语是指言语交际行为体现出来的由词句构成的言语表达形式。在福柯看来,权力始终与话语相伴相随,而话语最终也发展成一种权力,从而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控制和约束作用,对社会生活具有渗透作用。话语即是权力,话语即是控制。农村标语作为我国治理农村社会的一种手段,与我国的政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其背后反映的是公共权力的主导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透过农村标语的演化和功能分析,探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可以折射出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目前学界主要集中在对标语的传播、演化发展以及其功能等方面上的研究。而透过农村标语分析农村社会治理所遇到的困境、农村标语的产生与农村社会治理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着力于通过对农村标语功能的分析,结合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控制、话语权等理论,探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官方话语权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增强官方话语权、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二、标语的话语权功能解析
农村标语语言上精炼、简洁、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鼓动性、指向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在农村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标语对农村的发展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标语可以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巩固和增强官方话语在农村社会的影响力。如“发展就是硬道理”“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等。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政策话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群体的政治倾向与行为模式。
标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第一,政治引导功能。标语体现着国家的政治导向,在农村地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国家发展保持一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政策宣传功能。农村标语是国家“政策下乡”的工具和载体。农村标语覆盖面较广、具有符合受众认知程度且经济成本较低的特性,适合农村社区的政策宣传。基层行政组织将政策法规变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易于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接受;第三,社会化教育功能。标语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信息传播载体,也是引导和教育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标语口号,基层行政组织对农民进行教育,从而达到预防越轨行为的发生,引导农民的行动符合社会规范的目的;第四,激励动员功能。不同时期的农村标语具有不同的号召性语言和表情达意功能,基层行政组织通过标语向农民群众传递不同时期国家的主流意识,动员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做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达成一致,实现预期的目标。
可见,标语在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引导、宣传、教育、动员”等积极作用,对农村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但是,部分农村标语,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期的标语,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即使在当前,我国农村的一些标语表现出来的强制性、命令性、胁迫性、暴力性等特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不良”标语也反映出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一些误区,如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单一、基层行政组织“一言堂”的粗暴式家长制管理方式、“官本位”的价值观与落后的执政观念等,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谁不执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等大量暴力性的“不良”标语的出现,这类标语不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官方话语权,也损害了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标语现象映射出的官方话语权困境
农村标语作为党和政府在农村地区掌控话语权、宣传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其实质就是对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软控制。一方面,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农民群众价值观念的形成; 另一方面,通过农村标语的文化植入,强化了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进而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治理。农村标语在社会转型期发挥的话语掌控作用不断弱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社会治理中官方话语权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