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区科技服务团队三下乡活动策划书范文
52fw.cn 03-27 次遇见自08年汶川地震之后,由强震带来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不断。灾区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再一次受到严重威胁,这一切使得在灾区进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显得迫在眉睫。本次,我团队以地理科学、测绘工程、资源环境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为依托,通过社会调查、实地检测、走访调研、防灾演练等形式,利用GIS、遥感等先进技术,深入汶川重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考查灾区的次生灾害状况、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灾区人民的心理状况,最终建立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用的急讯建议。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如下:
一、 活动主题
环境调查促发展,灾区防治保平安
二、 活动时间
20xx年7月6日-20xx年8月下旬
三、 活动地点
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茂县、汶川、都江堰
四、 活动内容
1、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根据我国和灾区灾害的特征和灾害状况,制作、印刷和分发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读本、海报、音频、视频资料,同时
通过政府发动、村庄宣传、群众访谈、专题讲座、影视播报(音频,视频)等形式,在政府机关、场区、学校、村庄和社区等灾害影响区类进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当地人民的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科技。
2、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调查
四川地震灾区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造成87 149人死亡和失踪,8 451.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强震和连续余震造成地表被严重破坏,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举世罕见。
四川灾区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西部大开发的主线场和灾后恢复重建核心区。震后三年,团队的测绘,地信,地科,城规,建学,资环等专业优势,依靠与当地政府良好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前期研究基地和实验场所,采用GPS、RS、GIS、3S、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土体监测系统等现代测绘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原位监测和区域动态监测,研究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诱发机制与治灾机理。结合气象与土体要素特征,进行数据监测,建立灾害预报预警模型和信息系统,从而为灾区和当地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
4、灾害风险管理与咨询建议
根据老师的指导和项目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本次调研内容与监测资料,研究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技术、模式与实现途径,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咨询报告与并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