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山石头村导游词
52fw.cn 04-28 次遇见
入口——官道 ——梯田——连理树——水口(村口)——洪天古庙——叶氏宗祠——古戏台——采石场遗址——古桥——书院——叶家道地——水节头——六分道地——古井——下井街——燕窠地——酒坊——利民池——大道地——张氏宗祠——牛棚——六畜屋——黄杨树——农家乐——石浪奇观——仙人屋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许家山石头村的所有村民,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导游作自我介绍)
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让心灵去旅行!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今天大家去寻访的不是名山大川,也不是华丽宫殿,而是一处普普通通的村庄,一座能使你重新回忆起曾经度过、见过的古村落,一派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我相信,大家在这次古村落的寻访中,一定会采拾一路的精彩,为今后的人生添上华丽的一笔。这个古村落叫许家山,位于宁海县城的东部,距县城16.6公里。这里以前交通不便,整个村子都是由附近山上的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整块砌成,石质天然,排列巧妙,时间久了如同青铜器一般,俗称“铜板石”。走进这个村落,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某一个时期,来到了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个村落也像一座古罗马时代的废墟,带着历史的印迹,留下许多不解之谜,有待大家去破解。
官道 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走的这一条乡间小路是一条古道,这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这条道离村口只有982米路程,在古代很有名。清代宁海诗人徐镛在《过许家山》一诗中写道:“豺狼蹲坦道,僻径绕寒山。无限斜阳色,来添霜叶殷。秋空雕翮健,石蹬马蹄孱。深羡云中客,肩樵任往返”。 诗句并不复杂,说的是这个村庄位于山顶,四周皆山,草木茂盛,秋天的斜阳照在灌木丛林上,层林尽染,煞是好看。因地僻山幽,有豺狼挡道,盘旋的山路弯弯曲曲,只有樵夫出没其中。走在这条乡村小路上,我们可以饱看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欣赏自然的韵味——梯田、水稻、果园、竹林等美景,尽情地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体味先民们世代相传的民俗风情。让我们在这个宁静得如同水墨画一般的村落里,感受自然,感受纯朴,让身心远离喧嚣的都市,涤去尘世的烦恼。
大家看,依山盘旋的梯田,有如折叠的绸布,大则如广场,小则如浴盆;长则如飘带飞舞,短则仅于方寸之间。一层层,一片片,聚在一处,蔚为壮观。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那些梯田里全是油菜花,远远看过去,简直是金色的世界,天空都变了颜色;夏天,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番薯、洋芋漫山遍野;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这种景象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一大奇观。许家山村主要出产农产品有番薯、洋芋、藠头。
番薯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据研究测定,番薯含热量仅为馒头的一半。番薯可代粮充饥。番薯为偏碱性食物,食后可抑制皮下脂肪的增长与堆积。此外,番薯还有利于排便,有利于减肥。番薯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淀粉,既可生食,又可炸、煎、烤、蒸、煮等食用。番薯并非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据说在乾隆十三年(1748),世居福建兴化府莆田的杨希昌曾往永康贸易大亏,血本无归,只好借宿高枧。当时宁海茶院一位姓张的客商也在高枧住宿,两人相识,提到莆田所种的番薯,宁海是没有的,而宁海地广空阔之处很多,如果播种,定能推广,既可作主粮食用,也可备凶荒之患。杨希昌一听,觉得有理,回乡后即偕胞弟杨希明来到宁邑之东——毛屿岛,毛屿岛四山周列,江水潆洄,即觅舟而渡,垦荒大面积土地种植番薯。物以稀为贵,杨氏兄弟种植番薯获得成功,不但衣食无虞,且有余资。莆田的兄弟伯叔们遂相率迁居宁海。当时四周村民也想引种番薯,可杨氏族人秘不外传,于是有人半夜上岛偷种,可是东摸西摸,找不到番薯长在何处。一直寻到公鸡报晓,怕人抓住,撒腿就跑,却被番薯藤绊倒,拖出番薯,这才知道番薯是长在地底下的。这样才慢慢地在宁海各地传播开来,许家山村民也开始种植番薯了。的确,番薯引进宁海,是一次重大的农业革命。番薯生熟可食,切片刨丝、熬糖酿酒、磨粉制面、零食充饥皆宜,是不可多得的经济作物。现在许家山的番薯粉、番薯面、番薯烧酒,山粉糕等等番薯制品,都是宁海有名的土特产,今天大家可以亲口去尝一尝。
这儿的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藠头、洋芋等农产品。洋芋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是目前世界上除了谷物以外,用作人类主食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藠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盐类,具有健脾开胃、延缓衰老、防癌抑癌等功效,不仅适于佐餐,还可用作馈赠佳品。大家如果喜欢,可以买一些回去供家人吃,也可赠送亲朋好友。
连理树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连理树这种树木所有的连生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天然的“嫁接”。人们就是从这种现象中得到启示,来根据需要对同科和同属的植物进行嫁接。树木发生这种连理的现象,总共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两棵相邻的树,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占有一定空间,两棵树的枝桠会偶然相交,在风力的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的摩擦,树皮被磨破而露出形成层,风停后相交之处的形成层产生新细胞,使它们相互愈合就形成了连理枝。另一种情形是,相邻的两棵树的枝桠被藤本植物缠绕在一起,表皮互相挤压,天长日久接触部位的形成层凸起而连成一体。还有的是相邻树木的根并行生长,根的直径随着树的长大而逐渐加粗并互相挤压时,根皮破裂,就会长在一起形成了连理根。这棵连理树已连生了数十年,成为当地的一个小景观。
水口(村口),旅客们,许家山到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石屋。石屋建筑群依山而筑,随地势起伏灵活布置,从东往西一排接一排渐次升高,每两排石屋之间自然形成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巷道,石屋通常为两层,墙体不是砖头水泥砌起来的,所有的民居都由“铜板石”砌成,上面覆以青瓦,古朴又凝重。村里的巷道狭窄而悠长,路面用石板和碎石铺成,虽略嫌高低不平,但很有质感。两边墙上苍苔斑驳,一些藤蔓随意地垂挂下来,就像画家笔下不经意间划过的几抹墨痕。庭院基本朝南。走进民居,大家还会发现家具也是用石头做的,石凳、石梯、石窗……至于至今仍然坚守在铜板石构筑的家园里的人们,他们同时也延续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片原生态的土地上,他们种植茶、花生、土豆,也种植番薯、芋头、水稻、玉米、高山萝卜等,并将传统的农家手艺“进行到底”:牵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这些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内的古老习俗,在现代城市人看来,哪一项不是亮点?世间万物,有破有立。因为地处偏僻,几百年来许家山村的石屋还是石屋,村民还是村民。到过的人说,这里的味道最纯。这淳朴的味道吸引了不少建筑、摄影、绘画等专业人员及爱好者前来,这淳朴的味道也吸引了电影导演,这里成了陈逸飞遗作《理发师》中“新四军营地”场景的拍摄地……去许家山走走,就是要感受石文化的气息和脉络,去体会那远古的幽雅和岁月的韵味,行走其间,让人恍惚回到了乡村的童年。这个村落就是一部完整的《石头记》,石头是有灵性的,古代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可谓“石不能言最解语”啊!
现在,我们来看看叶氏宗祠。这个村虽然叫许家山,村民却没有一个姓许的,只有叶、张、王、胡四姓,这是许家山十大谜之一。根据宗谱记载:南宋末年,宁海东仓的叶大卿父子因避乱,至此定居。所以说,许家山建村的时间,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许家山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至今还是黄牛耕田,家家自制番薯粉、番薯烧酒,过年过节捣年糕,采用自编的竹器;村里有宗祠,叶氏宗祠就是其中之一。用于家族祭拜。别看这座宗祠的建筑不起眼,他们的祖先,却是赫赫有名的右丞相兼枢密使叶梦鼎,许家山叶氏家族的血管里,原来流动着与一代忠臣、宋末宰相叶梦鼎一样的血。
既然提到叶梦鼎(1200—1279),我就不妨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事迹,叶梦鼎,字镇之,号西涧,宁海东仓上宅人。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南宋绍定五年(1232)入太学。嘉熙元年(1237)以大学上舍试入优等,初授信州军事推官。后曾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处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2)升兵部尚书,兼任国史编修及实录检讨。次年,调任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当时南宋朝廷国力日衰,外患内忧交织。梦鼎有力挽狂澜之志,不仅在管辖范围内平冤狱、免和籴;革除弊政予民生息,且多次上书朝廷,提出了许多修明政治、振兴邦国的主张。尤其是佞臣贾似道权势日重、祸心袒露之后,叶梦鼎与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理宗死,度宗即位,朝廷议请太后垂帘听政。梦鼎以“母后垂帘岂是美事”诤谏。所以史称梦鼎“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但度宗仍然重用贾似道,又赠封太师、魏国公,权势益重。梦鼎感憾国事,多次辞职,多次复职。南宋咸淳八年(1272)十二月,朝廷再次诏梦鼎为少傅右丞相兼枢密使。梦鼎称病不赴,并在上疏后乘船回宁海故里。有人劝他回去做官,他说:“廉耻事大,死生事小,万无可回之理。”景炎元年(1276),南宋大势已去。益王于福建即位,第二年以太师太乙之官衔召请叶梦鼎前往。此时,局势危如累卵,亡宋即在旦夕,叶梦鼎以七十八高龄,仍受命南行,般至永嘉(温州),以道阻不能前行,恸哭而归。后两年病逝于家,享年八十岁。著有《西涧集》流传于世。
介绍完叶梦鼎的生平,大家对这座不起眼的宗祠是不是多了一份敬意,多了一份瞻仰之情呢?
洪武庙 洪武庙的确不大,整座庙其实就是一个殿,庙里供奉着村民心中的神像,供桌上牌位、香炉、供品一应俱全。虽然显得有些简陋,但村里人对神的虔诚及敬畏之心和那些高大雄伟庙宇下的信徒是一样的。洪武庙始建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说明,人们只要定居下来,就有建造庵庙的计划,从洪武庙名称来看,至少在明代就有了。刚才我说了,许家山村民有叶、张、王、胡四姓,祖上叶梦鼎、张纯诚,王俊华、胡献来,都是宁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乡贤、清官。人称“许家山四贤”,下面,我一一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
叶梦鼎刚才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请大家谅解。现在我来介绍其他三位乡贤:
张纯诚 (1327—1369)宁海白鲤塘人。师从会稽夏叔通先生,中至正辛卯科乡榜,担任嘉兴县学教谕。当时海内骚扰,归隐田里。元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在金华,他去拜谒朱元璋,陈述天下大计,朱元璋说:“卿乡自有方国珍,何以远来相从耶?”答曰:“不独君择臣,臣亦择君耳!”太祖大悦,赐名纯诚,号琼台,他自己亥从太祖征伐,如要打仗,必与刘伯温同行,在池州、鄱阳湖大战中,得力尤多,受到朱元璋宠信。第二年升安徽广德知州,当时江北甫定,寇盗屡犯,纯诚到后,民始安业,百姓作歌以颂:“张知州,谁与俦,乐民乐,忧民忧”。吴元年(1367),调江南提刑按察司知事,到江西婺源时,见黄山之民苦于茶税,具奏获免。明洪武二年(1369)升监察御史,参与修订律令官制,一身正气。未久,请求归省,诏令集乡郡之旧为方国珍兵者,纯诚奏道:“臣侍陛下十年,无丝毫惠及乡里,今归省而首集子弟为兵,父老其为臣何!”太祖称叹而止。回乡后不久,因病而逝。朱元璋誉他为“海东鶄张御史也”。
王俊华,名伷,元中期出生于宁海柘浦(今茶院),从小嗜学成癖,遍览名家著作。元末隐居乡中,以教学为生。因其学渊品端,上门求教者往来不绝,读书人能以从其学为荣。明洪武七年(1374)被地方举荐入仕,分发任衡州府学教授,既是主管一府教育之官员,又是府学中的主要教师。不久调任绍兴府教授。当时正是烽烟初熄之际,人心尚未稳定,百姓对教育不予重视。王俊华每到一地,均谆谆诱导,言文化之重要,知识之价值。视学子若自己子女,经常出俸禄资助家境困难学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为朝廷所用。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理论,星象变化能预兆人间的祸福。每年,皇帝因偶而出现的天文异常现象而征召全国学者分析国家的吉凶,王俊华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自己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发表了洋洋洒洒的论述。朱元璋听后十分佩服,说:“好一个江南书布袋”!于是,“江南书布袋”称号由此而起,王俊华的名气大振,时人都知道有一个宁海人,他的脑子中装满了普天下的书本知识,这个称号比方孝孺的“读书种子”要早得多了。
胡献来(1594—1653),原名大来,字子良,号觉非,宁海大湖人。为人诚朴狷介,与世无争。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次年中进士,初授行人之职。选考都察院时,因策论忤逆上司,谪为松江守。然献来不以贬谪为意,怡然就职。在任殚精竭虑,奉公尽职,滨海之盗,一时尽息。松江之民苦于徭役,青浦更重,而且负担不均,民多怨言。献来前往视察,复作合理调剂,数日而毕。事后,恩师施羽来信,为徭役事说情。献来不殉私情,当堂烧焚书信,说:“吾不忍毒百姓以报师恩也。”权贵闻知都被他慑服了,无人再敢托人求情。后升兵部郎中,以洞庭寇盗麋集,改任岳州兵备。到任后,即奏请设兵船数十艘,遇风则连艘锁镇,遇盗则相继出击。未久,寇患平息。后因耿直而触犯巡抚,巡抚怀恨在心。正值沔阳流寇盘踞,将要失守,巡抚有意推荐献来兼沔阳兵备,其意是想陷他于死地。献来凛然就任。寇盗听说献来到了,都望风逃散,未用一兵一卒,得平沔阳之乱。后任南昌盐运副使,以身作则,首革盐政纳贿旧例。自此江东豪商及椽史胥台各官,皆不敢越规作弊。晚年上疏请归,虽有云南参议之命,仍辞不赴。回家时,治装简约,行李萧条,人称“两袖清风,一副冰骨”。但在家乡每遇贫苦乡邻,往往解衣推食相帮。夫人陈氏、阎氏,当初虽贵受诰命之封,平常仍以操机织布为业,为时人所称颂。
采石场遗址 许家山有为数可观的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俗称“铜板石”。用力击打石头,会发出“铿铿”的声音,就像金属的声音,这又是十大谜之一。大家请看,这就是采石场遗址,山体上还裸露着一些平整的铜板石,青灰色的石头上点缀着几星金黄的野菊花。许家山村位于镇海——永嘉断裂带东侧。140万年前,早在侏罗纪时期,浙东沿海发生区域性大断裂,滚烫的岩浆从地底喷涌而出。有的直接涌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出岩,火山喷出岩大体成平缓单斜状产出,以倾向西北为主;有的就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火山侵入岩。许家山村所在地区的玄武岩石矿就形成于那个时期,属火山喷出岩。这些玄武岩石埋在地下是不深的,有的甚至裸露在地表上,它们或纵向,或横向,像书页一样一块一块有规则地排列着,不需敲凿,只需用铁钎或木棍插进岩石缝隙,用力一撬,一块平整的石头就能完整地取下来。这种火山岩石质坚硬、表面光滑、纹理细腻,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因为石板的颜色呈青铜色,当地老百姓又把它叫做“铜板石”。大家请看:这儿的村边地头,屋前屋后,纹理细密的铜板石随处可见:石凳,石桌,石桥,石井,石巷,石屋,整个许家山村就是一个铜板石的世界。连这个池塘,也是几百年来许家山人在此采石后形成的水塘。宁静的许家山村在远离城镇的高山上悄然矗立了数百年,石屋从一间到一排,从一排到一片,逐渐形成有祠堂,有庵庙,有书院的规模整齐的村落。有些石屋倒塌了,更多的石屋建起来,水塘便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而铜板石却依然不见少。有人把许家山称之为“石头王国”,那的确是名副其实的。
戏台 在古代,戏台是村民们唯一的娱乐场所。那时候,村民们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更没有电脑,但他们并不缺乏娱乐精神,于是戏台就产生了。戏台往往都建造得比较考究,台柱子上的对联也总是把人生况味写得淋漓尽致,诸如“一方平台演尽古今风流,数尺之基走遍天南地北”、“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出场便见;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等等。每年正月十四及其他重要的民间节日,戏台上丝竹管乐,台下座无虚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既然是自娱自乐,也就没有那么多套路,没那么多规则,想怎样演就怎样演,想怎样唱就怎样唱,没有人说他们不专业,没有人说他们服装不统一,因为大家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劲,图的就是一个乐。戏台是“父老开心地,乡村体面场”,她是一种象征,是一幅图腾,更是乡民们的精神殿堂。
书院遗址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与宋,废止于清,前后经历一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书院大多是官办的。而我们这里所说的书院,指的是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这种书院有别于始自春秋战国就有的私塾,而是从宋朝开始形成的一种教育制度。许家山的祖上可能有感于官场的险恶,故不太推崇“学而优则仕”和“惟有读书高”的人生理念,对官场表现出种种的不屑,所以许家山祖上的家训也就与众不同:“民依于食,故农事最为急务,有等弟子视荷锄负耒,若为深惭,讵知莘野耕夫卒相天下。虽耕亦何妨,且勤事耕稼者得食。鼓腹而嬉,较彼浪游贫苦者,果孰为胜?以后必须务本,毋游冶荒废使临渴掘井,啼饥号寒”。读书固然重要,但农事最为急务。“吃饭大如天”的思想在这里根深蒂固,子孙识字即可,不必 “头悬染锥刺股”去求取功名。这就是许家山的农耕文化所在,所以这里的书院建筑极为普通。
叶家道地——六分道地 现在,我们沿着错落有致的巷道,去领略一下宁波市区内现存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它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村中的巷道随石屋而走,石屋因地势而高低起伏,巷道便也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巷道有长有短,有曲有直,但都是鹅卵石铺面,路面已被踩得圆润光滑。而村巷中的石阶由未经雕琢的铜板石依次叠加而成,显得自然粗犷,富有质感。
村民搭建的石屋,大多是随意而为,有的石块横着叠砌,有的斜着堆砌,完全按照石头落地时的模样拼凑,“懒”得剪裁。大石块和大石块之间用小石块补缝加固,连木质的梁柱也特别讲究自然,用在石屋里还是保持原来的形状,没有刻意修整过。使得许家山的石屋显得更加硬朗,看上去厚实凝重,极具质朴之感。
现在我们所在的叶家道地及六分道地,就是石屋建筑的典型代表,许家山村座落在帽峰山的余脉上,整个村子坐西朝东。石屋建筑群随地势起伏灵活布置,从东往西一排接一排渐次升高,每两排石屋之间自然形成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巷道。石屋通常为两层。因为依山而筑,常常从前一进房子的二楼卧房出去,隔一条窄窄的过道,就是后一进房子的一楼厨房。受结构限制,许家山石屋的开间都比较小,进深也较浅,像山下的民居那样沿中轴线纵深发展,一进连着一进的几乎没有。
石屋的四堵墙均由石块垒叠而成。石块有大有小,参差不一。有些屋子所用的石块要细碎一些;有些屋子所用的石块就相对较大、较方整,大石块与大石块之间用小石块补缝加固,但都极少用石灰或水泥抿缝。所有石墙一律不用石灰或水泥抹面,整面墙体裸露块状或条状的石头,因此风能轻易地透墙而过。住在这样的石屋里,冬天虽然寒冷,夏天却是非常凉快,再加上此地没有蚊子,绝对是一个避暑消夏的好地方。为了保暖防风,有条件的人家往往在正面外墙的最上部,或者是从二楼卧房位置起改砌砖墙——砖头也是取山上的粘土自己打坯烧制的,而其他几面墙仍是石墙到顶。也有墙体上部四面都用砖头围护的,但这样的房子为数极少。
石屋的正门一般都朝东,考虑到门框对石墙的承受力,门一般不大,以朴素的单扇木板门为主。窗口也设计得很小。一楼的窗以石窗为主,用碎石块搭出一些简单的镂空几何图案。这些漏窗除便于采光通风外,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在许家山,在这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在宁海同一时期的民居建筑中最常见的雕花石花窗,这可能与铜板石的石质不适宜雕镂有关。尽管门窗都偏小,但由于进深浅,屋架高,屋里的光线倒是不错的。屋顶均为硬山双坡屋顶,一层向外侧推出一进檐廊。石屋比较耐火,所以都不设封火墙。
许家山的美,在于她的宁静和从容,仿佛是一个桃源洞天,与世无争。那一种原始的气质,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真正的纯净。当年陈逸飞导演选择此处作为电影《理发师》的外景地,把它作为当年抗战时游击队的营地,也是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村民们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将山泉引入村内,串起整个村落。山泉水顺着地势,沿着巷道边空出的沟槽,从每家每户门口流过。部分槽段放大,形成汇集的水塘,或将泉水积蓄沉积成水井,作为村民洗涤及生活用水之处,同时也起到防火作用。站在高处眺望许家山村,整体风貌基本保持完整。青瓦、石墙随着巷道和石阶高低错落地排列,融于周围的大自然中,呈现出一派原始朴实的景象。
下井街 有道是:有路必有桥,有桥必有村,有村必有人,有人必有井。这口井,村子里年老的长辈都说那是一个好风水的地方,从没有干涸过,村民们仰仗着那口井,洗菜、烧饭,把它叫作“仙人井”。关于这口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一位寡妇,带着一个孩子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清贫日子。尽管是勒紧裤带过日子,寡妇仍是安分守已,从不逾规。
一天傍晚,一个手持龙头拐杖,颜容苍古的老人来他家求宿。他对孩子说:“小伙子,我要去的地方还有二十多里,现在晚了,想借宿一宵!”母子俩十分好客,把家里仅有的两只鸡蛋和番薯都拿煮熟招待老人。老人得知家里用水要到山脚的小河去挑,路途遥远,便笑着说:“我没有什么送给你们,你们喝水困难,今晚老夫帮你们挖一口井吧!”寡妇以为老人老糊涂了,这么大年纪,就是白天也很难挖到井,何况是晚上!但她还是客气地说:“谢谢您老人家的好意!”
第二天早上,老人起床后对小伙子说:“昨晚我为你们挖好了水井,你去挑回来用瓷罐储一夜,试一试是什么味道。我告辞了。”
主人母子出门送别时,老人却不知去向了。看见家门前有了一口新井,井水清澈,味道甘冽,他们非常高兴,挑回井水就照老人的吩咐去做了。第二天一早,小伙子去尝了一口井水,真奇怪,自己挑回来的井水怎么变成了上等的纯酒呢?莫非这老人是仙人变的?母子俩并不声张,挑着酒沿村叫卖。顾客饮了上等的美酒,交口称赞。不满一年,她们家便富裕起来,盖起了新房,还给儿子娶了媳妇。
一天, 那位老人“回访”来了,主人盛情款待。老人开口了:“你的酒好销吗?”寡妇开心地说:“好销,好销,可惜无酒糟养猪!”老人说:“唉,天高高,地高高,不比人心顶顶高,井水化美酒卖,嘿,主人还嫌猪‘无糟’”(指猪的饲料)。老人说完飘然而去。从此,井水仍是井水,不再是美酒了。当然这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就是心不能太贪,心一贪,好事变成坏事!
许家山地处偏僻之隅,人数又不多,所以形不成规模庞大的商业街。但由于这里处于宁海通往象山的官道上,来往行人需要歇歇脚,喝喝茶,或用些点心,所以形成了一条不长的老街,也因为这口古井,这条街就叫老井街。老街上有小店、小饭馆,以及土酒坊、制面等手工作坊。
这里的番薯面以高山上种植的纯天然红薯为原料,采用独有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加工方法是将新鲜番薯洗净、去皮,经隔水蒸熟,稍微晾干后与磨细的薯粉及其它添加物混合捶打,制成面团;将面团研展成片,经蒸汽蒸熟,风干冷却;加工成各种形状;进一步风干后即可包装成成品;该面条由于无农药化肥污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具有晶莹透亮、洁净韧滑、营养丰富、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的特点,能全面保存番薯的营养物质及原汁原味,可煮可炒,属低热能、低脂肪的健康绿色食品,口感好,风味独特,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赠送亲人的最佳礼品。备受宁波、温州等地客商的青睐。大家如有兴趣,不妨买一些回去。
大道地 许家山石屋,石材是主体,只在梁柱、门窗、栏杆和楼板等处用少量木材。石屋采用穿斗式木结构承重,大木作上基本没有雕刻,只作一些简单的梁柱交接。它们一般在同一层面上呈横向排列,有的联排相连,形成“一”字形条状格局;有的组合成“U”字形平面,形成内向的半敞开式生活庭院,庭院基本都朝南。庭院内拼成各种图案的鹅卵石或大小不规则的石板,大道地是典型的代表建筑。2009年8月,这里已被评定并公布为宁海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点。
张氏宗祠 这个宗祠的祖上相传为汉富平侯张良之后——玉山张万五,赘居宁海白峤赵氏。复传之十三世祖张芝山,仕温州通判,乃迁居缑邑之白鲤塘,就是东山派的始祖。再传十九世张永机(1456—1541),于成化十二年(1476)至此定居,生三子,名宗田、宗九、宗十。张氏与叶氏和睦相处,共建许家山。我在洪天庙已经给大家讲解过的乡贤张纯诚也是他们的祖上,在宁海都是颇有名望的人。
现在我们来看许家山十大谜之一,这个道地就叫燕窝地,是自然形成的。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培养人才的宜居宝地,但前面的山形象一条蛇,蛇头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大门,好象要吞吃出门的燕子。“蛇窜燕窝”,必生祸端。为了解煞,把道地的卵石,弹出一把大剪刀的形状,直对蛇头,想置蛇头于死地,使蛇头不敢放肆,以保证燕子的安全,这就是古代风水学“五行生克”原理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牛棚 “牛棚”顾名思义,指养牛的牛舍,和猪圈、羊圈、马厩同属一类,是牲畜住的地方。 “文革”时期,非法关押所谓“牛鬼蛇神”的地方也被称为“牛棚”。古人认为牛只吃草料,却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是人们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所以,这里的村民对牛非常尊重,牛棚都是用石头圈起来的,显得比较高档一些,和村民住的房屋相差不大,可以说,人畜享有同等的待遇。
六畜屋 祖先早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选择了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六畜各有所长,从古至今,为村民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了保证六畜安全,养殖的时候一般都会用石头圈起来的。
古黄杨树
学名叫黄杨,别名有小叶黄杨、锦熟黄杨、黄杨木、瓜子黄杨、千年矮、乌龙木等。黄杨叶色终年常绿,特别在春季嫩叶初发,满树翠绿,十分悦目。古人咏黄杨诗:“飓尺黄杨树,婆要枝千重,叶深圃翡翠,据古踞虬龙。”黄杨生长速度慢,故民间有“千年不大黄杨树”之说。黄杨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虽说其叶的毒,但经历加工处理后,它的药用价值不可小视,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痢疾、胃痛、疝痛、腹胀、牙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病。由于黄杨叶色绿,耐修剪,寿命长,枝条柔软,便于造型。所以园林中常作绿篱、大型花坛镶边,修剪成球形或其他整形栽培,点缀山石或制作盆景。黄杨木材坚硬细密,是雕刻工艺的上等材料。我们看到的这株黄杨树胸径达30厘米,高5—6米,据传,在建村前就生长在这里,至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石碾 石碾是旧时碾谷的工具,曾经广泛分布于宁海城乡各处。一个完整的石碾由碾轮与碾槽两部分组成,碾轮一般重达五六百斤,直径一般达一米五至一米七左右,碾槽直径一般可达四五米,主要由畜力推动。旧时每当秋收稻熟之时,农村随处可见石碾碾谷的情景。建国后,随着碾米机器的使用,石碾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处石碾于2009年8月,被定为宁海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点。
石浪奇观
石浪景点座落在佃田山之中,累累石头,层层石浪,一路绵延铺下来,简直成了石头的河流,好不壮观!这么多大巨石,从山上到山脚,错乱有致地排列着。非常人的力量能排起来的,从上到下足有100多米长, 30多米宽!巨石旁边的山长满了树,而巨石堆上没有长出树来,不过,有的巨石被古藤覆盖了。 石浪翻滚,千姿百态,有的硕大无比,有的小如鹅卵,令人目不暇接。你看,那呆头呆脑的“大海龟”,憨态可鞠的“猪头石”,那维妙维肖呼之欲出的“青蛙石、海豚石、卧牛石”,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告诉大家,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许家山在古代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地方,有一位仙人为了解决本地村民能够便利出行,决定造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