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
网友 03-19 次遇见大學,自我教育的逐夢之旅
文/邱政政
每年九月,帶着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都會跨入夢想中的象牙塔。或許,你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支配自由……不過,也不要忘記:這四年,可能是你們踏上工作崗位前可以“肆意揮霍”的最後四年。因此,如何充分享受這四年,精彩規劃這四年,是擺在你們面前的一道問答題。我給它的答案就是“我的四年我作主!”
學習:不僅僅是那兩個星期
也許,你會認爲大學裏的老師平日隻會照本宣科,作爲學生也都疲于應付,因而平日聽課與否都無大礙,隻要考試及格即可。有同學竟總結出應付門道:一個學期滿打滿算四個月,真正留給考試的就集中在最後的兩個星期。所以,做兩個星期的“拼命三郎”,劃劃重點,背背筆記,攢攢論文也就大功告成了。其他三個多月的時間,都是學習之外的“歡樂假期”.其實,這是個巨大的誤區。
大學的四年,畢竟是接受正規系統教育的四年(等你踏上工作崗位就很難再有這樣寶貴的機會了),所以還是要以學習爲主。有同學可能抱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大學的專業并不是自己的最愛,沒有興趣哪來投入?而我要說,我們在“選我所愛”的同時,也要學會“愛我所選”.能按照興趣選擇專業是幸叩模??⒉淮?韺λ鶎W專業不感興趣就憤懑懈怠,以緻于肆意揮霍大學光陰。要知道,興趣是可以逐漸培養起來的。
至于如何學習,很多同學都走入一個消極的誤區:他們疲于應付老師,學得被動、教條、無奈。實際上,學習是自己的事,我們應該變被動爲主動,學得積極、靈活、放松。其實,《禮記 ? 中庸》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博學之,審問之,慎問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就是要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詢問,謹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實地履行。當然,除此之外,多數大學生還忽略了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預習。
在大學裏,每堂課的信息量都是超大的,涵蓋課本上十幾頁甚至幾十頁的内容。如果在課前做好預習,就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課堂的精髓。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對所學專業的興趣,還能提出具體的問題跟老師請教。要知道,大學裏的老師願意聆聽,願意給大家啓發,與你們探讨。能把學生教到不斷提出新問題才是老師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英語:任何專業的必修課
無論你大學讀的是什麽專業,無論畢業後你選擇就業還是出國留學,英語作爲交流的工具都是一門必不可少的技能。對于廣大中國學生而言,聽、說能力普遍弱于讀、寫能力。要克服這個問題,我建議将input和output結合起來,也就是把“輸入”和“輸出”相結合。
“輸入”指平日注意積累語言素材,多看原版電影,多聽英文廣播,有意識地給自己營造出一種國外的語言環境,強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語。這樣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語感,糾正發音,以至厚積薄發。“輸出”是指大膽開口講英文,養成勤做presentation的習慣,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輸入”的時候要有身臨其境的融入感。比如,在學習這些視頻時,要時刻把握在“看”中“聽”,在“聽”中“說”,在“說”中“學”的原則。因爲隻有如此,聽說能力才可以相輔相成,全面升級。
親情、友情和愛情都不能少
跨入大學,很多同學都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父母和兒時的玩伴,此刻也更能體會到親情的可貴。建議大家常跟父母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彙報下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分享下校園裏的趣事和見聞,親情在此時會變得更濃、更醇。
同時,大學意味着集體生活的開始,而集體意味着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友情。愛迪生說過:“友誼能增進快樂,減輕痛苦,因爲它能倍增我們的喜悅,分擔我們的煩憂。”大學生活若是沒了友情,就好似缺乏了人生路的傾聽者,勢必會變得孤獨而乏味。試想,從大一的青澀和懵懂到大四的成熟和穩重是個怎樣的蛻變過程,你身邊的同學無疑是你成長的見證者和相随者。可以說在大學結下的同學情誼彌足珍貴,甚至可以貫穿人的一生。
當然,要獲得真正的友情也并不容易,你要學會随和、謙虛和包容。古人說得好:“人道惡盈而好謙。”朋友相處,一定要态度謙和。縮小自己的同時,努力發現和欣賞他人的優點,才會讓你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至于愛情,人們總說那是校園裏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甚至還有人笃信沒有戀愛過的大學不算完整的大學。對于大學生而言,戀愛并不算“必修課”,而是“選修課”,因此愛情要随緣。
其實,戀愛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足夠的自我認知是戀愛的前提。隻有了解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麽,你才知道想要找什麽樣的人,才能懂得去追求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在戀愛中,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戀愛本身所帶來的幸福和愉悅,更重要的是能在戀愛中學到怎樣與人和諧相處,如何珍惜彼此的感情,學會體恤和關心對方,而不再是以自我爲中心。一段戀愛無論好與壞,都能使一個人逐漸成熟。
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是一種責任,每個人在大學的四年裏都應該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隻有用心負責才能修得正果,而用心負責的态度更應該成爲每一個人的人生準則。
自我教育:大學四年的真正目的
愛因斯坦曾經對教育下過這樣的定義: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在大學“放羊式”的四年時光裏,除了學好專業課,我們還應該把多數時間投入到各種興趣愛好中去,從而實現對自我全方位的再教育,而這種再教育也許是大學四年教育的真正目的。
自我教育可以是知識累加,可以是情操陶冶,也可以是人格完善。爲了達到這些目的,我們可以泡在圖書館博覽群書,可以參與社團将興趣升華至技能,可以積極做慈善,學會給予、收獲恬靜;或者到各種公司機構打工實習,提高與人溝通的交際能力;又或者參加各種比賽,練就自己的膽識。當然,也不要忘記天天鍛煉以強健自己的體魄,畢竟健康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本錢。總之,我們在大學四年的目的就是發掘出自己的潛力和閃光點。正如哈佛大學Tal Ben-Shahar教授所說:你的潛力埋藏在你的心靈深處,當你找到它時,它将光芒萬丈。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教育的方式之一--網絡,其作爲一種快捷靈活的知識獲取手段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我們生活的多個層面。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查閱資料,通曉天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比如微博、人人網、開心網,認識更多的朋友。總之,網絡讓我們的世界變小了,也更親近了。惟一要警惕的是:凡事皆有兩面性,網絡也是把“雙刃劍”.大學生活給了我們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時需要學會的是如何管理時間,而非虛度光陰。千萬不要過度沉溺網絡,尤其是網遊。有句話算是老生常談:玩物喪志!
所謂夢想,不是你睡覺時想到了什麽,而是想到什麽令你激動得無法入眠。大學四年就是個追夢的過程,确定了目标,便風雨兼程吧。
文/邱政政
#p#分页标题#e#
每年九月,带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都会跨入梦想中的象牙塔。或许,你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立生活,第一次支配自由……不过,也不要忘记:这四年,可能是你们踏上工作岗位前可以“肆意挥霍”的最后四年。因此,大学里的老师平日只会照本宣科,作为学生也都疲于应付,因而平日听课与否都无大碍,只要考试及格即可。有同学竟总结出应付门道:一个学期满打满算四个月,真正留给考试的就集中在最后的两个星期。所以,做两个星期的“拼命三郎”,划划重点,背背笔记,攒攒论文也就大功告成了。其他三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学习之外的“欢乐假期”.其实,这是个巨大的误区。
大学的四年,毕竟是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四年(等你踏上工作岗位就很难再有这样宝贵的机会了),所以还是要以学习为主。有同学可能抱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大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最爱,没有兴趣哪来投入?而我要说,我们在“选我所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爱我所选”.能按照兴趣选择专业是幸运的,但并不代表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就愤懑懈怠,以致于肆意挥霍大学光阴。要知道,兴趣是可以逐渐培养起来的。
至于如何学习,很多同学都走入一个消极的误区:他们疲于应付老师,学得被动、教条、无奈。实际上,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学得积极、灵活、放松。其实,《礼记 ? 中庸》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博学之,审问之,慎问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就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实地履行。当然,除此之外,多数大学生还忽略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
在大学里,每堂课的信息量都是超大的,涵盖课本上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内容。如果在课前做好预习,就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课堂的精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还能提出具体的问题跟老师请教。要知道,大学里的老师愿意聆听,愿意给大家启发,与你们探讨。能把学生教到不断提出新问题才是老师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英语:任何专业的必修课
无论你大学读的是什么专业,无论毕业后你选择就业还是出国留学,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技能。对于广大中国学生而言,听、说能力普遍弱于读、写能力。要克服这个问题,我建议将input和output结合起来,也就是把“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输入”指平日注意积累语言素材,多看原版电影,多听英文广播,有意识地给自己营造出一种国外的语言环境,强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语。这样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语感,纠正发音,以至厚积薄发。“输出”是指大胆开口讲英文,养成勤做presentation的习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输入”的时候要有身临其境的融入感。比如,在学习这些视频时,要时刻把握在“看”中“听”,在“听”中“说”,在“说”中“学”的原则。因为只有如此,听说能力才可以相辅相成,全面升级。
亲情、友情和爱情都不能少
跨入大学,很多同学都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儿时的玩伴,此刻也更能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建议大家常跟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汇报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分享下校园里的趣事和见闻,亲情在此时会变得更浓、更醇。
同时,大学意味着集体生活的开始,而集体意味着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友情。爱迪生说过:“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忧。”大学生活若是没了友情,就好似缺乏了人生路的倾听者,势必会变得孤独而乏味。试想,从大一的青涩和懵懂到大四的成熟和稳重是个怎样的蜕变过程,你身边的同学无疑是你成长的见证者和相随者。可以说在大学结下的同学情谊弥足珍贵,甚至可以贯穿人的一生。
当然,要获得真正的友情也并不容易,你要学会随和、谦虚和包容。古人说得好:“人道恶盈而好谦。”朋友相处,一定要态度谦和。缩小自己的同时,努力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才会让你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至于爱情,人们总说那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甚至还有人笃信没有恋爱过的大学不算完整的大学。对于大学生而言,恋爱并不算“必修课”,而是“选修课”,因此爱情要随缘。
其实,恋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足够的自我认知是恋爱的前提。只有了解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你才知道想要找什么样的人,才能懂得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在恋爱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恋爱本身所带来的幸福和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在恋爱中学到怎样与人和谐相处,如何珍惜彼此的感情,学会体恤和关心对方,而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一段恋爱无论好与坏,都能使一个人逐渐成熟。
#p#分页标题#e#
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是一种责任,每个人在大学的四年里都应该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用心负责才能修得正果,而用心负责的态度更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准则。
自我教育:大学四年的真正目的
爱因斯坦曾经对教育下过这样的定义: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在大学“放羊式”的四年时光里,除了学好专业课,我们还应该把多数时间投入到各种兴趣爱好中去,从而实现对自我全方位的再教育,而这种再教育也许是大学四年教育的真正目的。
自我教育可以是知识累加,可以是情操陶冶,也可以是人格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可以泡在图书馆博览群书,可以参与社团将兴趣升华至技能,可以积极做慈善,学会给予、收获恬静;或者到各种公司机构打工实习,提高与人沟通的交际能力;又或者参加各种比赛,练就自己的胆识。当然,也不要忘记天天锻炼以强健自己的体魄,毕竟健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本钱。总之,我们在大学四年的目的就是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和闪光点。正如哈佛大学Tal Ben-Shahar教授所说:你的潜力埋藏在你的心灵深处,当你找到它时,它将光芒万丈。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教育的方式之一--网络,其作为一种快捷灵活的知识获取手段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多个层面。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通晓天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比如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认识更多的朋友。总之,网络让我们的世界变小了,也更亲近了。惟一要警惕的是:凡事皆有两面性,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大学生活给了我们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时需要学会的是如何管理时间,而非虚度光阴。千万不要过度沉溺网络,尤其是网游。有句话算是老生常谈:玩物丧志!
所谓梦想,不是你睡觉时想到了什么,而是想到什么令你激动得无法入眠。大学四年就是个追梦的过程,确定了目标,便风雨兼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