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改造Lazada 东南亚电商升级
52fw.cn 05-08 次遇见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在3月27日迎来七岁生日。在中国,七岁意味小孩子脱去乳齿,长出恒牙。为了迎接这样一个特殊生日,Lazada策划了一系列节目展示其雄心壮志。
这些“节目”包括:3月以来不断释放的加速成长计划,开放新卖家自助申请入驻系统、新加坡本地网上杂货平台RedMart与Lazada 合体;LazMall宣布加速孵化品牌优质商家。
来自消费者端的庆祝活动则与“双十一”相当类似:长达一星期的线上促销、用户通过互动游戏赢取优惠券与礼品,3月26日晚间,在印尼雅加达上演的超级派对在Lazada的APP上同步直播,正式引爆购物狂欢。
不过对外界,更为关心的是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Lazada如何代表这家电商巨头征战东南亚,在形势复杂的东南亚,阿里巴巴如何复制中国式的成功。
并非复制淘宝、天猫
一直以来,阿里对Lazada的改造都颇为神秘。
从资本层面看,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对Lazada的投资额总计已达40亿美元。其中,2016年投资10亿美元收购Lazada 51%股份,2017年投资10亿美元增持其股权至83%。2018年3月,阿里巴巴又再追加20亿美元投资。
看不见的改变则来自技术、人才、架构等内部调整。真正的改造运动则始于2017年,来自淘宝、天猫、技术、物流、产品等阿里核心人才开始大量外派东南亚六国。
谈到阿里巴巴对lazada的影响力,Lazada CEO皮尔·彭龙(Pierre Poignant)反复提到技术与赋能。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lazada眼下的主要竞争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建物流带来的优势,在东南亚共有30个仓库,80%的包裹通过自己的物流处理;其次是阿里在科技、金融、大数据等方面的赋能,这些支持能帮助lazada更有效率地应对市场;在外界看来,lazada似乎越来越像一个东南亚版的阿里巴巴,皮尔·彭龙则透露,“阿里巴巴不同的商业单元我们都有”。每个月他都会跑一趟杭州,和阿里各个业务单元的负责人开会,一起讨论东南亚战略。
此前一度盛传频繁的人事变动给lazada带来影响,不过至少目前你看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团队。作为lazada的创始人之一,皮尔·彭龙接任彭蕾任Lazada CEO并向彭蕾汇报。在皮尔·彭龙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