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②】一颗茵红李铺就脱贫路
52fw.cn 08-01 次遇见“王老师来啦!这段时间,每天10多车茵红李出山呢!”昨天,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山坳里的水果集散中心停了多辆冷藏车,水果集散中心负责人黄培友正往一辆车上装货,这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赶紧迎了上去。
这位个子不高、两鬓斑白、戴着眼镜、眉宇间满是热心和智慧的人,就是来自海盐的农业专家王金良。
小小茵红李,是当地一种水果,也是一大产业。过去,茵红李滞销愁坏人,如今,一颗小果子身价倍增,让2.5万户果农增收、近4000户贫困户脱贫……而这离不开王金良的帮扶。
“曾经卖不掉的茵红李现在抢手价又高!”黄培友直呼,“王老师巴适得很!”
我的扶贫故事·屏山
人物名片:
王金良,海盐首席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曾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农业部农技推广突出贡献奖、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2018年赴屏山扶贫,至今已延续3期,留守近2年。
“看果农赚了钱,我就很开心”
出了屏山县城,全是山。山高路远,坡陡弯急。
昨天清晨,王金良继续下乡访果农,汽车在逼仄的盘山公路艰难地拐弯爬坡,他却神情自若。
“金沙江流域河谷干热气流适宜水果,岷江流域湿冷气候适宜竹笋,两江交汇雨雾茫茫适宜高山茶叶……”屏山农业的优势,在他眼里放着光。
来到果农李武光家,李武光已卖光今年的茵红李,照管起他的农资店。
李武光家里种了4亩茵红李,过去卖不掉,挑担、背箩筐地沿弯弯山路走半天,一次也就收入二三十元,除去农资等成本,不落钱。后来,他跟人去北方挖煤,每月赚2000多元,在外花销大,也不落啥钱,还无法照顾老人孩子,于是又跑了回来。
王金良来屏山传授新技能,李武光跟着学,以前修长的李树现在像盆景,小而酸的果子变得又大又甜又脆,很受欢迎,“去年落了近2万元钱!”
今年,李武光家的李树亩产4000多斤,客商上门收,每斤约2元,“我家茵红李转眼卖了3万多元!”茵红李不愁销,他又开农资店服务乡亲种茵红李,年收入也有2万元。
“以前不落钱,现在每年有5万多元!”李武光美滋滋地说,因为王金良来了,他从过去的“愁吃愁喝”快步进入“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下一步就准备造新房子啦!”
李武光算的这笔账,让王金良很高兴,黝黑的脸上笑容灿烂,“看果农赚了钱,我就很开心!”
屏山有12万亩茵红李,涉及果农2.5万户。王金良来之前,茵红李总产量10余万吨,年产值只有3.5亿元,有近4000户果农是贫困户。
王金良来后,茵红李品质优了,价格高了,市场大了!
去年,屏山茵红李总产量7万吨,产值5亿元,增收1.5亿元;今年迎来丰收,茵红李总产量约11万吨,总产值将突破6.6亿元。
“王金良带来的茵红李增收,已帮屏山近4000户贫困果农全部脱贫。”屏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斌说。
“农民不增收,我便不撤退”
王金良2018年10月到屏山时,已55周岁。
初来乍到,他就马不停蹄上山下乡高密度调研。脚受伤了,他全然不顾,每天天一亮,就踮着脚,忍痛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直至夜幕降临才返回。
入川10多天,他就摸清了茵红李丰产不丰收的症结,挑灯夜战,写出了实施茵红李提质增效的“六大策略”——创建高标准生产基地、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编制控产栽培模式图、创新农技推广新模式、构建茵红李全产业链、开展茵红李品牌销售。
他用海盐提供的扶贫资金,建起6300亩高标准精品示范基地,制定“七统一分”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把“田间”当“车间”,对茵红李控产;他创新“农技推广零距离”模式,编写标准化栽培模式图,到田间地头演示,为开拓市场东奔西走……
他满腔热血地努力着,起初却并不被果农理解,有人甚至心存抵触。
“多个鸡婆多个蛋!多个果子总没错!”锦屏镇锦屏村党支部书记肖波坦言,起初他就很不理解控产,但王金良耐心解说打动了他,他决定带头做,“产量少了,价格高,果子抢手,群众尝到甜头,争先恐后跟着干。”
转眼首次扶贫期满,王金良觉得“工程”才起步,此时回去会半途而废,“产业不提质,农民不增收,我便不撤退!”
第二次期满,屏山没摘“贫困帽”,他继续留守。
今年2月,屏山摘“帽”脱贫。4月归期再至,他觉得终于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疫情下的水果滞销、价格跳水,合同;精心策划“请进来”品鉴茵红李,一棵“树王”今年产的茵红李拍卖2.2万元;发动全民电商、网络直播,让屏山茵红李美名远扬……
“本来,他的扶贫只有一期半年时间。”让陈斌没想到的是,王金良一头扎下去,就要把茵红李这颗小果子做成农民脱贫致富的大文章,“他已延续3期了!”
“如有需要,我想再留下来”
在屏山,王金良一直忙得团团转,时间总不够用,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茵红李。
#p#分页标题#e#前些天,妻女千里迢迢来看他,他却挤不出时间陪她们领略当地风光。“他忙惯了,其实身体不好,开过刀,还有高血压!”在海盐机关单位工作的女儿哽咽地说,每次见父亲带着药匆匆外出就心疼,每次看四川自然灾害的新闻就担心。
10月,王金良第三次延期扶贫又将期满。
“想海盐吗?还会延期吗?”
“当然想喽!但如有需要,我想再留下来!”翠绿的屏山下,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朴实地笑着,像个孩子。
“我生于农村,也挨过饿,恢复高考的第三年,我考入浙江农学院,后来一直搞农业,就想为农民多做点事!”望着灿烂如画的一片八卦田,他眼里泛着光,“这是我指导农户搞的茶李套种,你看多美,收成一定不错!”
金沙江与岷江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间蜿蜒流淌,一颗颗茵红李在极优的生态环境和科学培育下青里透红,硕大饱满。
在王金良心里,一幅新的蓝图已徐徐展开——
“继续做强茵红李,让果农再增收5亿元!”
“有了茵红李的探索,将全产业链转型经验用到屏山21万亩茶叶、15万亩竹产业上,可让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
●我的扶贫故事·告白
让乡亲早点过上更好的日子
到屏山,3次到期居然3次留了下来,这或许是我与屏山的一种缘分。
很庆幸学农的我能在这两年美好时光里,为屏山果农做一些事。小小茵红李能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帮他们脱贫,是我两年来最开心的事。
如果屏山还需要我,我还会留下来,再做一些事,让屏山乡亲早点过上更好的日子。
●记者手记
三留屏山
屏山县面积1500余平方公里,有突出的农业地理生态优势,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这里发展落后,今年2月脱贫摘“帽”前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
此次到屏山,未见王金良时,就听屏山干部对他好评如潮:“很务实,一天到晚跑田间地头,总有用不完的劲”“业务知识扎实实用,深受群众欢迎”“他来帮我们都那么拼,我们有啥理由不拼”“他3次到期3次延期,是屏山对他的不舍”……
一见到王金良,就被他的干劲和气场深深折服。采访他的两天里,他不是电话响个不停,就是微信响个不停,他一边接受我们采访,一边还要时不时帮农户答疑解惑提供帮助。跟他进山访农户,崎岖的山路让我们气喘吁吁难以招架,他却一直走得脚下生风格外从容。
在屏山,他是异乡人,三留屏山,他的名字已深深印在屏山,印在了果农一声声“王老师”的亲切称呼里;他懂屏山,俨然成了那里的“活地图”。
从王金良身上,我看到红船旁扶贫干部的一种风采、一种情怀,看到一种对土地对人民对事业诚挚的爱!我期待,屏山百姓在他的帮助下,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文字记者:陈强 姜鹏飞
通讯员:范冰洁
摄影: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