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金融危机03 应对金融危机到底做了什么?
desoon 09-03 次遇见他的回忆录有这么一段:通常来说,总体喜欢保持一种轻松的会议氛围,在正式开会之前,会先说几句俏皮话,或者跟一位关系密切的顾问开个善意的玩笑。但那天下午却没有出现这番情景,他直言不讳的问道:“我们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应对金融危机到底做了什么?
全书确实完完全全回忆录的形式在讲述伯南克先生金融危机应对过程前中后的故事,讲述所做的每项决策时候的场景和艰难。那归纳起来,究竟是如何金融危机的呢?主要如下:
1、 我们不会让更多的雷曼兄弟,也就是更多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倒闭。(美国实施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践行了这一承诺。)
2、 我们将“解冻”融资市场(美联储的商业票据融资机制践行了这一承诺。)
3、 我们将为银行注入资本,促进信贷流动。
4、 我们将落实存款保险制度,保护普通储户,维持市场对银行的信心。
5、 我们将重启证券化,让抵押贷款和其他形式的信贷可以吸引投资者的资金。
伯南克对于做出决策的看法
保持决策过程的神秘感是一件利弊兼有的事情。一方面,它有利于让中央银行家显得无所不知,有利于提高短期政策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它会让公众感到困惑,让市场手忙脚乱,为阴谋论铺就了温床。
当今这个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日益注重透明度和问责制的世界上,伯南克觉得美联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神秘色彩已经过时了。伯南克还相信,神秘色彩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果美联储能够同公众和市场进行清楚的沟通,那么货币政策就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决策所承受的压力与风险
这次行动究竟是属于防止金融市场系统性崩溃而采取的合理救助,还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放着为房贷苦苦挣扎的民众不管,而用成百上千亿美元来救助那些华尔街公司?确实,反对者最具实质性的依据是,无论救助行为在短期内产生什么好处,如果一味地保护企业,使其免于承担风险行为造成的后果,那么从长期来看,就会导致风险更大的行为。
此外,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伯南克认为某机构是否值得他们提供贷款无关紧要。关键是如果提供贷款,就会颠覆美联储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一直惯例,即不要动用《联邦储备法》第13条第3款的规定贷款。该条款授权美联储在面对“异常和紧急情况”下,可以向任何个人、合伙企业或机构发放贷款。
不过,伯南克等人依然坚持着其认为最有价值的正确决策。
归根结底,伯南克等人采取措施确实可以避免金融体系出现灾难性的的崩溃,有利于美国经济,符合每个人的利益。伯南克相信,一场重大的金融危机期间一味地强调道德风险,会产生误导作用,也是非常危险的。
伯南克回忆录中的雷曼故事
雷曼兄弟倒闭之时,阿平还在围着当年的高考打转,对此并不关心什么。即便如此,也还是记得吃早饭的时候CCTV2在不断报道一家叫雷曼兄弟的公司要倒闭了。
雷曼兄弟疲软的财务状况对任何市场收购这而言都是一个大问题,无论获得雷曼兄弟的业务会带来什么样的长期收益,就短期而言,雷曼兄弟的亏损肯定会给收购者造成很大的压力。
他们确实为救助雷曼奔走努力过,并且这个过程是双管齐下的。一方面,专家团队将评估雷曼兄弟的资产,努力确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沟通华尔街的首席执行官们配合美联储、财政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雷曼兄弟制定其他可行的救助方案。这让伯南克想起十年前救助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情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供会议场所和咖啡、三明治,召集金融行业的一群首席执行官们开会,最后在美联储出面协调的情况下,那些首席执行官们才算凑齐了资金解决了问题。
但这次,这些首席执行官们更加担心的是自己公司的稳定性,而且美林和美国国际集团的压力逐渐凸显起来。一些与会者担心雷曼兄弟只是多米诺骨牌当中的一张牌。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出钱去救助竞争对手,难度非常大。与此同时,美国民众、政界和媒体界的看法日渐强硬,反对美联储为了防止雷曼兄弟倒闭而采取特殊行动。大家只愿意我们帮助雷曼兄弟从私营部门寻找一位买家。
后来,挤兑开始发生,原先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刘易斯当初对雷曼最感兴趣,也是雷曼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即专业知识、信誉和业务网络。雷曼兄弟的客户以及具有专业知识的雇员已经开始放弃了它。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美联储给它贷款,依然挽救不了它,因为雷曼的信用已经崩塌,而且它的不良资产最后还会拦在美联储手上。
9月中旬,华尔街的一些老人肯定会产生一丝怀旧感。雷曼兄弟和美林(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这两家偶像级的大公司,曾经挺过了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却在一个周末就烟消云散了。但是伯南克及他的幕僚们则还在办公室加班,以期减少对该公司破产后的混乱。
事实表明,即便百年一遇的经济和金融灾难,也不足以让很多议员超越意识形态和短期政治顾虑的束缚。所以虽然雷曼兄弟倒闭后造成了严重混乱,而且可能对整个美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但国会仍然视而不见,还是会耗费两周多时间举行两轮投票就议案进行表决。显然,如果没有某些大公司倒闭,如果不是整个经济体系都会遭到拖累,国会断然不会行动起来的。换句话说,雷曼兄弟那样的倒闭事件很可能是在所难免的。
建立新的金融体系
伯南克自信的称道,“我们很有朝前意识,在金融危机的熊熊烈火持续肆虐之际,我们就开始考虑火势减小之后需要做什么。为此,我们需要想想下面这个难以回答却关系重大的问题:旧体系涅槃重生之后形成的新体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伯南克团队较为鲜明的提出了“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原则。回顾过去,不难发现金融兼顾几乎完全陷入了“微观审慎”的误区,即过于关注个别主要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这一做法背后的理论就是,如果照看好了个别大叔,那么整个森林就会安然无恙。相反,“宏观审慎”原则既照看个别大叔,又着眼于整个森林;既注重个别机构的健康,又看到足以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因素,包括不同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可能同时影响多个机构和市场的风险因素。
“宏观审慎”原则的目标就是及时发现和消除涉及面广,但在个别机构表现不明显的风险因素。
#p#分页标题#e#为了真正落实“宏观审慎”的监管原则,伯南克呼吁建立一套新的全面的监管体系,其团队成员还提出专门设立一个负责金融稳定的机构,以便于帮助雷曼兄弟和美国国际集团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实现有序破产。
毕竟,不要白白浪费掉这场严重的危机!
故事来到了奥巴马和盖特纳这里
接替小布什的奥巴马总统上台,新总统宣誓就职的确标志着伯南克应对危机的行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的团队提出了不同的理念,但当时危机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金融危机,而是开始更多地变成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美国的实体经济也遭受了冲击。
这也就有了奥巴马所提名任命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后面的故事(美联储和财政部的角色此处就不赘言了,伯南克是美联储主席,盖特纳是财政部长)。奥巴马总统不失时机地将第一个重大政策用于遏制灾难性的的经济收缩。在奥巴马后就职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签署了一个重大的财政刺激方案,即一个接近万亿美元的《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方案》。
盖特纳就任财长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资金究竟怎么分配就取决于他了。但最后盖特纳放弃了伯南克之前评估过的很多选择,转而支持比较简单的方案。即后来所说的“压力测试”,这样做的目的是评估这些银行需要多少资本才能挺过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恶化的金融市场。没有通过压力测试的银行将获得融资机会,如果无法融资,财政部就用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资金去弥补它们的资金缺口。
笔者读后感
如果没有猜错,伯南克这部回忆录和盖特纳的那部回忆录是在同一同一背景下推出的。说实话,从写作风格的角度,笔者更喜欢盖特纳先生的著作,其中伴有很多关于决策前后和决策本身的思考。也有那种尝试抽身出来看问题的大局观和格局。伯南克先生的回忆录好处是很具象,仿佛在看一部精彩的商业小说,置身在作者伯南克的肩膀上走进美联储的办公室,与诸位高级幕僚甚至还有总统,在豪华考究的大理石建筑中端着咖啡就着三明治在讨论问题。喜欢看的读者很容易会被伯南克带入到那个时间、那个会议室、那个话题,甚至与会者的表情和呼吸你也能清晰的地感受到的。
以上是笔者读盖特纳所著《压力测试-金融危机反思》和伯南克所著《行动的勇气-金融风暴回忆录》后的感受。二者的职位和所共事的总统都不同,但都能在金融危机中顶住压力坚持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笔者认为这就已然很好。而不是服从于公众与媒体的声音,而不是屈服于选票压力的影响,他们只坚持在总统支持下对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