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如何“适销对路”
52fw.cn 06-11 次遇见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如何“适销对路”
★ 向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
★ 动态调整服务事项清单
★ 产品设计依托实际需求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 本报记者 刘子阳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多亏一站式调解,让我这么短时间内就拿到了赔偿金。”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的张先生说。
张先生的家属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由于与肇事方未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张先生想过打官司,但考虑到诉讼程序、审理期限、诉讼费用等实际问题,最终选择了调解。在两名资深调解员全程参与下。半个月后,张先生一次性拿到32万元赔偿金。
作为常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产品项目清单中的一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在圆满解决道交事故纠纷、推动诉讼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务,努力为群众提供“适销对路”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丰富产品目录清单
去年,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龚与前排同学小王发生争执,小龚用钢尺将小王的手臂划出一道8厘米左右的伤口,缝合8针。事后得知,从七年级起,小龚就经常欺负小王。
小王母亲打算找小龚的家长要个说法,但小龚的家长一直避而不见。小王的母亲来到常州市彩虹桥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听取律师建议后,以小龚、小龚的监护人、学校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小龚和小龚的家长向小王一家表示了歉意。
为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从根源上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彩虹桥法律服务中心将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纳入公共法律服务目录清单,向学校、教育局等部门提供法律咨询与建议,代表学校、教育局参加纠纷调解、代理诉讼,努力将校园欺凌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发生阶段。
不仅用得了,还要用得好。近年来,常州市司法局不断完善常州市公共法律服务新产品供给体系,紧密结合群众的现实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定期开展服务产品目录的动态更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分层分类研发,丰富公共法律服务目录清单,是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重要一步。”常州市司法局局长张家林认为,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应加强面向公民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建立公民法律服务档案。同时,要及时更新,健全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层次的法治需求。
精准回应群众需求
“我在一家鞋厂上班,单位没与我签订合同,现在要解雇我,我该怎么办。”前不久,广东的王先生通过“粤省事”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在简单填写必要信息后,得到满意的法律解答。
据广东省司法厅统计,市民进行的法律咨询,大多集中在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与继承、侵权责任纠纷等领域。
“我们发现,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大同小异,解决的思路也基本相同。然而,即使是同样的事项,群众因为缺少法律知识容易遗漏问题的关键要素,律师因情况掌握不全面无法给出精准的指引,从而造成法律服务效率低下。”广东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陈武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