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诗10首: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特特 02-10 次遇见心学大师王阳明被称为 "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在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世界公认的,他的散文成就也不容怀疑,但王阳明的诗在诗坛上却受到了一些冷落。
王阳明一生写诗600多首,这些诗作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人生悲欢离合的艺术概括,是他思想智慧的结晶。
今日我们摘选了阳明先生的10首诗歌,读这些诗,定会对我们了解心学大有裨益。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就有人说山比月亮大。如果有人眼光开阔长远,便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蔽月山房》诗据记载为王阳明12岁时所作。年仅12岁的儿童竟有如此意识,令人感叹,其中"山高月更阔"更是说明山于月相比虽小,但与我却很高大,这与后来的"知行合一"也有预见,或许当年的王阳明没有想很多,但这诗却让今人读来感想颇多。
《喜雨(南赣作)》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贺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欣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王阳明曾任南赣巡抚,他在南赣崇义县打败以谢志山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王阳明就地勒石纪功,于茶寮石崖绝壁上刻石,取名为"茶寮碑"。这首诗写的是战胜以后,在返回路上遇雨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得志后的豪情,以及军旅中依然关心农事的细心。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写这首《泛海》时正是他人生最为困顿危厄、进退维谷的时候。他因为秉公直言,得罪了当时的奸臣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孰料刘瑾还要赶尽杀绝,在他奔向贵州路途中还想暗害他。王守仁急中生智,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骗过了尾随之人,并搭上了前往福建的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王守仁此时毫不畏惧,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泛海》。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泛海》这首诗体现了玩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阳明认为,人人心里都有"良知",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不过,世间大多数人的"良知"被自己的偏见妄见所遮蔽,自己并不知道。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二)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这首诗是说,良知是成为圣人的秘诀,不可被烦恼见闻迷惑,陷入求理于心外的迷惘境地,徒令自己苦恼,应当直指圣学的真髓即良知。大本大源是道是至善,良知是认知道和至善的功能,其一直在我们心中,未曾远离,只是我们日用不知,有时甚至违背了它。错用功就是丢下良知,却向外找寻善恶之判别依据。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告诉我们,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万化根源总在心"这句意思是说,时间纷繁万物乃至万物之间的变化、关系都在人的心中。王阳明自己笑自己,以前没有领悟这个道理,却"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心外去求,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四)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这首诗写得非常形象。"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两句刻画了一幅有趣又略带讽刺意味的画面:一个乞丐拿着钵挨家挨户地去要饭,却不知道原来自己家里有个无尽宝藏。这个无尽宝藏就在人的心里,就是"良知"。
这首诗是说,良知自在心中,不可外求。第一句中的"无声无臭"源于《诗经·大雅·文王》中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中庸》中也曾引用,说无声无臭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第二句中说,无声无臭是天地万物之基础,也可以说良知即是宇宙的根本。因此,王阳明感叹道,我心即良知,其中藏有取之不尽的真理,世人却不知求其于心内,而是将其抛弃,求之于外,所以在后句中吟道,这就像乞丐乞讨一样。
《游靖兴寺》
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
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
靖兴寺在湖南醴陵西山,相传为唐代大将李靖所建。这首诗写靖兴寺"鹤住龙蟠",仙灵之气十足。前三句都是衬托最后一句的。
《示诸生》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问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尽,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示诸生》是王阳明的一首七言诗。主要讲了人本来就具有天然无雕饰的良知,不需要求之于人或书籍。若能发挥良知,便可成就德业。第一句中说的"天真"指良知。王阳明认为,要想成就德业,致良知便可,因为每个人都具备,所以不需要求之于人或者阅读古书。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王阳明这首诗是说,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世人不懂得这种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的奥妙,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饥来吃饭倦来眠"来源于禅宗故事,最早见于北宗禅师、普寂的弟子、神秀的徒孙懒瓒和尚的《乐道歌》,其歌有云" 饥来即吃饭,睡来即卧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