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诗》 与纯真的句子相遇很幸运
网友 09-18 次遇见致敬辞
你们写“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你们写“猫用尾巴遮住眼睛/不看这个人间”;你们揭示“我们的骨头穿上了人肉”;你们喟叹“我曾在春天把冰砸得头破血流/但是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情忘了/真正原谅了我”。
你们是3到13岁的孩子,当大人世界以为一支冰激凌就可以困住你们的灵魂时,你们扬起童真的脸,告诉世界你们的深刻与痛苦。独到精准的措辞,窠臼化的语言规范尚未在你们的词语上形成烙痕,不加掩饰的热爱与恻隐,则是站在人生最初的你们最具普世意味的关怀。
我们致敬抱有诗情的孩子们,你们以童真之心与率真之口揭示了人生的真相与奥秘。如果成长是人生必经的溃烂,你们让我们回味了生命之初我们对于世界蓬勃的热爱。
答谢辞
现在回想起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写的诗句,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和这么纯真的句子相遇,并把它们编选出来,分享给读者。
成年诗人的诗句,如果没有在特定场合传播开,或许会在历史长河中流失。孩子们的诗句,如果没有被打捞起来,可能在他自己的生命里就流失掉了。看到这些句子,不禁会希望孩子们都能在诗里慢一点长大。有人说未来AI也可以写诗。AI学得会这些孩子写的诗吗?
郝景芳曾说,未来所有有套路的、简单重复的工作,人工智能会比人类用更简单的方法更快完成。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把创造性思维贯穿、融入到每天生活中的教育,不再把创造力当成小众的、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发挥自己创意的教育。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最后养成一种创造性的人格。
感谢孩子们,是你们创作出了这些诗句。感谢我们的合作方:天空城儿童原创兴趣社区,感谢它的创办人蒲荔子。感谢果麦的出品人路金波和吴畏先生,给我机会去开发这个选题、并执行到底。感谢读者,感谢评委,感谢《新京报》和腾讯网。谢谢你们呵护孩子的童真!
曹卓彧(果麦文化编辑)
(原标题:《孩子们的诗》 与纯真的句子相遇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