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有一千种理由:他为减肥而创业,大获成功
03-12 次遇见前Apple雇员Michael Grothaus为何抛弃Apple,自立门户?舍弃高薪,舍弃良好工作环境,更舍弃了美味可口的餐厅美食,这是为何?这都是因为他要减肥。为了减肥,他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开发了帮助自己减肥的产品SITU。为了减肥,大胖子Michael Grothaus也是拼了!
一年多前,我比现在胖得多,当我说我很“大”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我的“胖”。更直观的说,我体重为280磅(254斤)。美国疾控中心说像我这样身高(1.86米)和年龄(35岁)的人,体重应该在140磅(130斤)到189磅(172斤)之间。显然,我已大大超出最高界限,多出100磅(90斤)。而标准体重指数应该是19到24,而我则达到了38。
考虑到我高达38的体重指数,可能伴随着我的疾病众多,包括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中风、某种癌症等等,数不胜数。但是令人生畏的不是这些恐怖的疾病,而是我的身体已开始不堪体重的重负。在我10多岁和20岁左右,我的体型就已较为“硕大”。但直到我30多岁时,才真正切切感受到体重带来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痛苦——倦怠感。
我意识到我应该改变,应该活得健康,我深信科技对个人健康的助力。但现实并不如此,我发现市面上没有一款专注于膳食平衡或健康追踪的应用,至少对于我而言没有。我明白我所需要的产品要能够帮助我减肥并保持健康,但没人制造出此类产品。这正是给予我的一个契机。当关注自身健康需求,而市面上又无法满足时,你就得自己创造科技。以下就是我的故事,以及我的感悟。
一切从一个新年计划开始
每个人都知道肥胖很恼人,但令你吃惊的是(尤其是你不曾胖过),不同年龄,肥胖恼人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在我10岁前,我还是个瘦小伙。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开始吃得很多,体重迅速增长。当我17岁时,在1994年12月31日,我站在我家卫生间体重仪上称重时,显示我已289磅。我记得我当时就哭了,不是因为这骇人的巨大数字,而是因为当时正值青春期,但由于肥胖,自身难以吸引异性。九个月后,我就将进入大学。在那时,我急切希望我的初恋也会在进入大学时出现。
我记得当时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新年计划:在我8月18岁生日前,一定要减掉100磅。这样我就能在进入大学时,身体健壮,收获自己的初恋。当然,这个目标似乎难以企及,特别是我之前已尝试过各种节食方法(进食包装上明确标注卡路里含量的预包装食品)。我之前知道一项减肥定则:消耗的卡路里要大于摄入的。因此食用这些食品能够使我明确自身的卡路里摄入量。但是,食用这些预包装食品的问题是:食物缺乏多样性,不久我就厌倦了。所以,我没能坚持下来。同时,当我尝试自己用新鲜天然的食材做菜时,我很快发现人无法辨识出正确的食物卡路里含量。最后,以我的暴饮暴食告终。
但机缘巧合下,在新年前夕,当我站在浴室体重秤上时,我想到了解决方法。
1995年1月1日,我到商店购置了一台厨房秤和一本800页的“营养圣经”。接下来的八个月里,每餐都在家自己做饭自己吃,并详细记录每餐的组成部分,然后将每部分称重,再根据“营养圣经”人工算出其营养成分。你可想象,每餐的称重和计算营养成分会耗费大量准备时间(大概30分钟),但这项工作能够确保两件事:首先是我能够吃得有营养够新鲜,其次是我每天不会摄入过量的卡路里。
我的努力总算奏效了。在八个月内,我减掉了100磅并进入大学。我全新形象在大学四年间为我带来了更多女生的关注,这是我肥胖时期所难以想象的。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进入大学后,45分钟准备每餐的日子宣告结束。我进入了一些知名企业工作,这耗费我每个工作日的10-12小时。工作家庭事务、租金学生贷款、每天生活琐事,成天被这些所累,谁还有时间来称重算营养成分?
在Apple食堂诞生的解决之道
时间流逝,体重又重新攀升。毕业后,我就职于Apple总部库比蒂诺。科技行业伙食特好,Apple当然也不例外。当然,他们不会将食物灌入你的喉咙,但当你踏入Caffe Macs(Apple总部餐厅)时,你就会只有一个念头:吃。自制披萨、意大利面、美味的三明治、寿司——只有你想不到的菜肴,没有他们做不到的。所有的食物都由大厨们精心准备。
在2006年,尝遍了Caffe Macs所有美食,为自己的理想企业工作,但我对自己却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受。尽管我成长得更专业更具独创力,但我的生活健康却处于恶性循环。我大量增重,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关节疼痛、胃痛和头痛。
某一吃披萨时,我突然想到,如果我能知道所食用的食品的卡路里,那么我就能像高中时候开始我的减肥计划了。我希望Apple餐厅能为员工提供磅秤和食物圣经。但转念一想,即使我说服了餐厅的大厨,但谁又能像一个大学新生一样有时间去进行那样费时费力的测量活动呢?
对!我需要一款智能秤。只要我把食物放在上面,它就可以显示出食物所蕴含的卡路里。如果我想继续我高中时候的减肥方案,那么这样一款智能秤就是给和我一样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胖子们,最好的馈赠。
勉强算是一位者
在接下来5年内,iPhone诞生了,紧随其后的是iPad,然后是如无线体重计和健康追踪器等个人健康科技的涌现,但都未为我服务,未使我饮食营养健康。
因此,在2012年中期,我35岁而体重再次达280磅时,我意识到如果没有人创造出满足我需求的减肥技术,我就必须得“自力更生”。这造就了两年后我的产品——SITU(智能食品营养秤)面市。
然而,走到今天并不容易。我从未想要成为一位创业者或者一家科技公司的CEO。因为我喜欢撰写有关创业精神和科技领袖的文章,才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科技公司?绝不可能。我创造SITU完全是出于我自身的需求。这就是我对人们说我只能勉强算是个创业者的原因。
说实话,最初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和该项应用的一些草图和以及一片急切减肥的心。我明白,要想将SITU从想法变为现实成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产品,我就需要大量的帮助。最初的帮助来自Jose Farinha。他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也是一位隧道工程师,即使他不需要一款像SITU的工具来减肥,但也对我的想法感同身受。于是,我们决定创办一家企业,来将这款产品带入我们的现实生活。Jose除了极具创造力能够帮我实现我的想法之外,还擅长于物理工程。因此,能够与他这样的人合作大大弥补了我的薄弱环节。
我们成立公司之初,并未聚焦于最终目标——终极产品。因为,一开始这样显得太过于激进了。相反,我们制定了多个短期可行目标:完成应用设计,面试雇佣人才,寻求能与我们想法创造融合的优秀产品设计师,学习了解不同种类塑料对产品的影响,找到制造商,学习如何合理分工分配,等等一系列目标。
SITU的制造过程极其缓慢。其过程有时振奋人心充满乐趣,有时也极具挑战,难以克服。但是,它的制造过程影响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能重拾健康,且不为现实所改变。使用SITU配套硬件与软件帮助我减掉了80磅——正如你能想象到的,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现如今Jose和我已用SITU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他们相信该产品的功效,同时也向我咨询了一系列建议。以下是我对他们的建议:
1.创业的起点,源于为自己打造一款想要的产品;
我创造出SITU仅仅是因为我需要达到我个人的健康目标,这样想来,感觉动机是有些“自私”。
但是仅为自己创造产品最终会成为你的优势。我不会陷入回答类似于“卖给别人的产品”这种无解问题的陷阱。但是这却能够使我反复捉摸推敲产品设计和用户硬件与软件的使用体验,也因此我得以不断优化产品。SITU就是优化的典型范例:发布iPad应用,食物称重,得出营养成分。成功研发出首部SITU耗资5万美金。假如最终没人认可SITU,我可以展示尽管作为厨房秤的SITU价值5万美金,代价高昂,但我对此很满意,因为它确确实实能帮我减肥。
2.产品要为他人着想;
我坚信,正是因为我不太苛求SITU面向用户的设计,也不在乎能否赚钱,才得以将首次产品制造得如此成功,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户。
在首款产品成功帮我减肥后,Jose和我打算在Kickstarter一个月内筹集6万美元资金。我们一发布信息,就极其意外的收到了众多邮件、信息和电话,来咨询的不仅包括与我一样想要减肥的人群,还包括糖尿病人和运动员,也有卫生组织领导人与肥胖研究员。每一位联系我们的人都使得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了一些全新的认识,不仅如此,我们还得到了改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建议。
3.不要灰心,创业之路上总有意外
任何时候你取得了一些进步(不管是减掉了100磅或是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使产品面市),都得明白行进路上总有意外,大多还都是恼人的。
在我使用SITU减掉80磅后,完全变了一个人。毫无疑问,我外形的吸引力增大,但我未曾料到的是一些联系人对待我的差异。我想说,令我惊讶的是人们评判人的能力是基于你的体型大小。打个比方,胖Michael与瘦Michael拥有同样想法,但在人们眼中瘦Michael的想法更好。
这是一个我希望能够忘记的体悟。
4.对那些诚心挑刺的人,说一句“去你妈的”!
尽管我认为最后一点建议极其有用,但我认为并不能完全采纳。2001年5月,我为在戛纳电影节的一个制片厂工作。当我出席一位导演及其演员媒体招待会时,有位记者问到导演其影片是否彻底脱离好莱坞叙事手法与影像技术,取得商业影片成功。在导演还未来得及回答前,另一端的电影主创就站起来回答说:“假如他们不懂,就去他们的。我们相信该片终会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部电影最终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
当我想用户首次介绍SITU时,除了Jose,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大多数都无法理解为何SITU比手动输入所食食品更好。更糟糕的是,这些人都还未得到产品就在问为何SITU不能正常工作。
我频繁听到“我从未使用过SITU”“它不工作”“如果这想法很棒,早有人做出这种产品了”更甚者会说:“你不应该那样做,你应该这样做”。
对这些人,我只想说:“去你妈的”(当然是在我心里说,表面上我仍要笑脸相迎,感谢他们的建议,然后接着实施我的计划)。
我想说的是,在你告诉他人想法时,每个人都成了指点这些事不能做,那些事不能做的“专家”。这大概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具有话语权,每个人都候着他们的次序,即使他们并不充分了解话题本身。
当我告诉他人我要减掉80磅时,他们给我类似的反馈:“你?想减80磅?我看不行”。“没人可以不动手术就减80磅”“你最多减20磅然后又反弹回来,相信我,我试过”“来块馅饼吗?”
如果我在心中不对这些人说去他妈的,然后接着继续乐观实施计划,我就不会有如今的成就。两年后,我成功减肥,我比前20年的我都更瘦更健康,并且我还有一项了不起的科技产品。
所以,如果下次有人告诉你,你无法实现你的个人目标时,你尽管对他们说:“去你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