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用打骂教育孩子,到底是孩子不听话还是你无能?
网友 09-23 次遇见只会用打骂教育孩子,到底是孩子不听话还是你无能?
01
“让你乱跑?你跑啊!去!你去!” 在颐和园的昆明湖边,一位妈妈用高分贝的声音朝一个八岁左右的小男孩怒吼。此时,我正陪好友一家游览颐和园。妈妈和小男孩之间隔了有四五米。妈妈站在桥头,孩子站在湖边。我们正朝桥头走去,离那位妈妈更远,也还是能清晰地听到她歇斯底里的喊叫声。
小男孩在湖边把头埋得很低很低,看着地面,仿佛恨不得钻进地里。那位愤怒的妈妈还在继续训斥:“ 到北京了,你还这样!” 周围人来人往,小男孩依旧埋着头,一言不发,不知道此时他的自尊心受损到了何种地步。这样的局面从我们看到起,僵持了半分多钟。
那位妈妈突然气愤地跑过去,拉着小男孩的胳膊到一边,举起手在小男孩脸上狠狠的抽了两下。边打边喊:“你还乱跑吗?我让你乱跑?!”
我们正走过去,我听到了手掌打在小男孩脸上发出的声音。我和朋友简直震惊了。我当时在想,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一个妈妈如此丧失理智,河东狮吼,还上手扇耳光。可能是带孩子来北京玩,孩子不听话,乱跑,家长找不到了,很焦虑。也有可能是乱跑,差点掉到湖里,家长非常担心。这种焦虑着急和担心,表现出来的是极度愤怒,没有了理智,也没有了方法,只能选择打骂孩子。这样,家长心里才会平衡,才会安宁。才会放心的认为孩子应该以后再也不敢乱跑了。
那位妈妈盛气凌人的架势,和打骂孩子的嘴脸,至今都让我不寒而栗。而比大人低了几个头的孩子一定看到了更大的嘴巴,感受到了更加严厉的训斥,并记住了那两个大巴掌。
朋友说,如果在澳洲,这种情况父母一定是要被投诉的,严重的会暂时剥夺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抚养权。
用打骂来让孩子记住教训,在中国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正是在这种观点之下养育长大的。父母打骂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 越是严重的事情,就被打骂得越狠,因为这样才能记忆深刻。是啊,这样的打骂,让孩子的自尊低落谷底,难道不是记忆深刻吗?
只会用打骂教育孩子,到底是孩子不听话还是你无能?
我们从来不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那位妈妈也一定是爱孩子的。担心孩子的安危。但是,当我们用打骂让孩子记住教训,用打骂来诠释我们的爱,当孩子感受到的只有自尊的极度贬低、挫伤、受辱的时候,我们还谈什么是爱?
02
美国教育学家,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说:“我永远不会说惩罚不管用。从通常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
当你作为一个在力量和高度上相对于孩子都有着绝对优势的成人,还要用压倒性的打骂方式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为的是让孩子感觉不好。在当下,此时,孩子除了屈服,还能做什么。所以,我们误以为这就对了,孩子害怕就吸取教训了,再也不敢了。就这样,很多人强烈地感觉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荒唐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首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简•尼尔森
简单、粗暴、当下有效的打骂方式让我们忘记了我们口口声声所说的爱与尊重,我们把平等抛在一边。换以我们所认为的“都是为了你好,我也不想。” 我们被当时的效果所愚弄。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长期效果是什么呢?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写到,
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 ——“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 ——“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 ——“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 ——“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 ——“我是个坏孩子。”
如果我们难以信服和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请静下心来,深呼吸两次。给自己满满五分钟的时间,去回想在你自己小时候,那次被长辈打骂的场景。回想那次家长对你说的话,做的事情,你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那些感受和想法是否落在4个R之中。我们当时觉得自己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是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做改变,还是那四个R中之一?
当孩子们因为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而“不得不”变“好”的时候,在我们看来,问题得到了解决。然而,孩子们的自尊和自爱却正在被一点点的瓦解。
03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孩子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
关于自身,我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
关于他人,他们是令人鼓舞的,还是使人挫败的?
关于世界,这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
只会用打骂来教育孩子,能够让孩子有什么感受?我没有能力,我太失败了,这里危险,我不敢这样做。当孩子的自尊心被这样一点点的瓦解,孩子都觉得自己不好,不知道怎样爱自己的时候,他如何懂得爱周围的人?而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肢体暴力无一不是瓦解孩子自尊心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网上曾传过一段《拒绝语言暴力》的视频,视频来自于沈阳市心理研究所。由6名沈阳看守所的少年罪犯讲述他们那段痛苦的童年。而他们的童年都有着不堪回忆的被打骂的经历。
#p#分页标题#e#
其中一个少年,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经常将怨气撒在他身上,经常骂他“怎么不去死”。导致后来,中学辍学的他在发廊给人洗头时,不小心将顾客烫伤,被理发店店主骂“怎么不去死”,点燃了他埋藏心底的恨意,最后他用匕首将店主杀害。
另一个小时候,父亲因为酗酒,时常骂他“废物”。之后,他外出打工,被车间主任骂“废物”,让他回想起父亲的无端责骂,他怒火中烧,用弩射伤对方,致其瘫痪。
这些少年犯的犯罪原因都无一例外都在小时候遭受着父母的辱骂,长大后因为周围人的一句辱骂,揭开了他们儿时的伤疤,触碰到了他们那本已低到谷底的自尊。
很多时候,家长会说,除了打骂,我无计可施。所以,试问,当你只会用打骂来教育孩子,到底是孩子不听话还是你无能?此处的无能,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没有理性思维的能力。为什么,因为情绪失控,大脑出现暂时的功能丧失状态。失去了理性思考,才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另一个是缺少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技能。而这些你都是可以学习的。
当你无能到只会使用自己那可怜的高高在上和盛气凌人,还有作为“父母”的幌子和你所谓的“爱”的名义。你认为孩子学到的是什么?
曾经在我的一个课堂上,一位家长非常苦恼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每次打骂孩子后就后悔,我会跟孩子道歉,和解。然后孩子也答应好了会做到。但是他下次还是这样啊。我说了不管用,我忍不住我就又会开始打骂。” 我笑了:“你做到了吗?你既然已经道歉和解,那么你自己为什么下次还要打骂?” 她紧接着要问的话似乎吞了回去,开始沉默。不知道是不是有所觉察。
我们总是在盯着孩子看,他怎么又这样不听话了,他怎么又开始跟我对抗了,他怎么又犯这样的错误。怎么打都没有效果,那就狠狠打。既然这么多次没有效果,为什么你还在用无效的方式?你不能改变吗?我们有没有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能不能自己先开始改变。不能因为自己的无能,而通过瓦解孩子的自尊来达到目的。这本也不是我们的育儿初心。
说好的要养育出期待中的那个独立、自信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