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什么了不起,兴趣而已!为什么金庸却说他读的书其实很少?
runsly 12-08 次遇见经常会在书店显眼的位置看到他们摆一大堆红楼、三国这类书,当然我不是说他们摆放的是真三国,真红楼梦,而是什么职场红楼,权力三国等等,这类的名著解读、励志书籍,我不知道这类内容该划分为文化解读还是文学解读,不对,文学解读根本沾不上边!
这种解读或者以这种理解方式去读书,也算是我们把中国“学以致用”的文化精髓用到了极致吧,文以载道、学以致用曾一度被很多人标榜为座右铭,我不知道这种座右铭在读书的行为范围内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从小受到这种熏陶,就是不读无用的书,所有与目标无直接联系的书都是无用的书。
因为这样,我们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就留给了像职场这样的人看,纯文学书,就只有想成为作家的人看,哲学书籍就成了想成为思想家的人看,不然就没有了销售渠道和购买读者群了,这也真算是一种我们所独有的读书境界!
还有一种人,看似博学多才,知识渊博,但总有一些让我感到怀疑,他们似乎总在炫耀什么,他们的博闻强记的目的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有一种炫耀的资本,他们好像总是把分类的知识有意无意的隔离了起来,单纯谈一类,他很厉害,如果要融会贯通,却不是他的强项,偶尔还会看到他们读书的那种痛苦感,我不知道也无法理解,可能是我的误解和狭隘,如果不是为了文凭,那这种读书方式似乎有点痛苦。
我是随着乐趣而来,这个乐趣的其中一部分是刨根问底的乐趣,就如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及的,比如读加缪的书,我就想去看看存在主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读关于封建家族的书,我就像去研究一下社会科学的一些内容,如果不是以这种追问的形式去读这些哲学和社会科学类的书,我估计总会让很多人感到非常痛苦!
乐趣的另一部分就是那种类似欣赏一幅画的快感,不总结,不强记,就是让文字从心底流过,看过了,心似乎清净了很多,但让我总结一下,有时还真不好总结,一旦总结似乎又要去套用什么理论,总感觉别扭和不切合内心的感觉,不套用什么方法论,别人又无法理解你说了些什么,文学类书籍,读了好像不是让你感觉有多强大,而是有多柔软!
我有时总感觉读了书越多,自己留下的线头就越多,每个线头都是一个疑问,我都想去追问其源头,于是慢慢的会带给自己这样一种感受,发现自己越来越无知,因为发现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和很多人好像完全相反,很多人读了书越多,他们就越觉得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一般。
记得看到马云的一次演讲,他提起一次和金庸聊天的情景,金庸向马云表达一些见解,马云佩服的说,你读的书真多,金庸却说他其实读的书很少!马云对金庸的这句“读书很少”的解读,是按学以致用的理解方式,说金庸懂得将自己的锋芒藏起来,这是我们当今生存的哲学!
而我理解的却完全不同,就如我上段说的一样,金庸说的这个很少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书读多的很少,而是他对未知世界的无知感,与读书的数量之比,比如无知量是100,读书数量是100本,那两者之比是1,如果金庸的无知量感觉是1000,同样读书量是100本,那两者之比却是10。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前者与后者的读书量是一样,但后者却会感觉自己读书太少,认为自己无知的还有太多,于是就说自己读的书还很少,如果要保持两者之比像之前的1,就需要自己再多读10倍的书才行,因此我认为金庸说他书读的不多,应该是出于他对自己无知的边界认识,而不是像某些人对已经知道的知识的一种自我陶醉感!
读书读到这种状态,是不是比那些标榜自己有多博学好的多,记得有位文学评论家的一句话,其内涵与之相似,他说:(大意)有学识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甚至是木讷的,他们大多不会去与人争锋、争胜!我想这也应是真正文人的基本特征吧,话回到文章开头了,那种文学类书籍“学以致用”的读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