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臻:书法界的“励志哥”
52fw.cn 05-04 次遇见去年底,一则喜讯引起了我市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关注:2012年12月22日,“得一晋唐”李其臻书法展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开展。这次活动,把一个在书法世界默默耕耘20余载的书法家推上前台,新浪网、搜狐网、《常德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近日,带着自己新近出版的书法作品集,李其臻来到记者办公室。初见,中等身材、戴着黑框眼镜的他文质彬彬。说起自己的艺术之路,他面带笑容,侃侃而谈。
下岗:22岁的沉重一击
1975年,李其臻出生于鼎城区丁家港乡一个普通农家,儿时在农村,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要贴上喜庆的春联,便会去请写春联的师傅来,好茶好饭侍候。他特羡慕那些会写春联的人,毛笔在手,三下两下,遒劲有力的字便跃然纸上,赢得一片喝彩声。会写春联既受人尊重,又有前途,从小,他便立志要写一手好字。恰巧外公是糊纸扎的民间艺人,家里有写字的纸笔,于是,在不知书法是何物的年纪,他已悄悄练起了字。
虽说字写得好,出生农村的李其臻从未想过以此谋生,和很多农家子弟一样,他期盼考学,跳出农门。初中毕业后,他幸运地考上一所中专学校,学模具专业。两年后,李其臻被分配到市轴承厂工作。
工作不算辛苦,下班后的空闲时间,练字成了李其臻重要的精神支柱。可惜,仅仅上了两年班,企业破产,他成了一名下岗工人。这时,李其臻才刚刚二十出头。年纪轻轻的他陷入无边的迷茫中。母亲见他热爱书法,又有悟性,鼓励他靠着一技之长谋生,并张罗着在鼎城区武陵镇租了一间房,开始招收学生。
这是1997年。从此,李其臻走上书法教学之路。当初,他的学生仅十来名,除开房租外,收入所剩无几。好在练字经济投入并不多,李其臻对物质生活要求也不高,能吃饱穿暖就行。每天,临帖练字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常常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地练。
在李其臻眼中,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吸收古代书家的精髓,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积累,都对书法技艺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作为一名年轻的书法家,更应该学会内敛,甘于寂寞。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书为心画”的说法。“书道千载”,是说这种独特的艺术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兼有隶、篆、楷、行、草等多种形式,形美意深,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书者性情的表达。书法家可以通过书法的写作尽情地表现他的意愿、爱好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