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青春励志书这么火说明需求很大(图)
采集侠 08-28 次遇见(原标题:艾力:青春励志书这么火说明需求很大(图))
关于艾力
1989年出生于乌鲁木齐,毕业于北京大学,新东方最年轻的集团演讲师、培训师、英语教学专家、《奇葩说》《超级演说家》人气选手、当红青春励志作家。2015年出版畅销书《你一年的8760小时》,获第10届中国作家榜金奖·年度新锐作家奖。日前以推出新书《人生的84000种可能》再登作家榜主榜。
从痴迷《魔兽世界》差点猝死在北大南门网吧的“网瘾少年”,到作为中国唯一官方邀请采访嘉宾去好莱坞参加《魔兽》全球首映礼;从两次被新东方“拒绝”到新东方顶级集团演讲师、《奇葩说》人气选手,每年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演讲近200场;从送情书被女生当面扔垃圾桶的180多斤的胖子到有六块腹肌和人鱼线的精英男神,所主持的网络节目《酷艾英语》《老外看东西》播放量超5000万次……艾力不仅变身新锐男神作家,作品也受到俞敏洪、蔡康永、高晓松、马东、罗振宇等人的激赏推荐,更鼓舞了无数读者。上本书叫《你一年的8760小时》,新书叫《人生的84000种可能》。接受采访时,艾力笑言:“再写的话就要写十万个为什么了。其实我对数字特别感兴趣,大冰老师说过,幸福有84000种可能,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我只写7种或者8种可能,大家会觉得太少了;我写84000种,大家就会觉得,嗯,那我可以尝试一下。”
最想建足球学校赢得世界杯
新报:你觉得自己人生最大的可能是什么?未来三五年的目标是什么?
艾力:希望人生最大的可能是建立一个足球学校,帮助中国男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赢得世界杯。这不是一句玩笑,我真的热爱足球,一度梦想成为职业球员,还在学生时代专门去足球学校训练过。到现在足球依然是我热爱的,休假去看世界杯、欧洲杯。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同时,为读者带来更多故事和打动人心的文章,让大家体会到世界不止一面,人生不止一条道路。当然也希望我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可能,尝试更多新鲜的事物。
新报:因为《奇葩说》,更多人认识了你,上节目让你有什么改变和收获?
艾力:当初导演组找我的时候说这是一档很严肃的辩论节目,我是冲着辩论去的,因为我真的酷爱辩论,喜欢就事论事的辩论。可是第一次录制时,我被尺度吓到了,口味太重了。刚开始非常不适应,我的“老师包袱”太重,而且也不知道还有后期剪辑,以为现场录的都会播出来。第一天录完,还跑去找导演说,能不能给我打个马赛克,要不以后还怎么为人师表。最初我总找不到那种恰如其分的娱乐感,跟不上队友的节奏,显得嘴笨,很多梗一时也接上,闹了好多笑话,有好几次我都想直接离场。如今,我从马东老师身上学会了打开自己,要好好说话,说人话,端得太久自己也会累。从蔡康永老师身上学会了说话之道,有些人说话像机关枪,速度快但是杀伤力不强,有些人说话像放箭,箭箭穿心;和高晓松老师气味相投,喜欢读书,喜欢经典,喜欢搞学问。录制节目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在不同舞台上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上课要有老师的样子,录综艺节目就要娱乐大众。
新报:各种跨界尝试会影响本职工作吗?
艾力:涉猎不同领域会带来经验和思维上加倍的扩充,这是好事。你跨界受欢迎,是因为你保留着原来“界”里的优点。如果因为跨界而迷失自己,就没法保持原来的优势了,那就不是跨界,而是越界了。我的日程安排得很满,上午上课,下午录节目,深夜赶回来,哪怕凌晨3点到家,转天也会6点起来。除了认真完成在新东方的教学工作,我还坚持每天6点起来发微博带领大家早起,每晚给大家发中英文版的睡前故事。
不介意被当“心灵鸡汤”
新报:做公益捐钱捐到自己没钱打车、衣服不超过300块,会不会太过了?
艾力:我还是有一件450块的衣服的,捐钱到没钱打车,也就那么一两次。去年为了帮助大家养成早起和读书、健身的习惯,大概捐了40万元,给坚持下来的朋友寄礼物,希望他们的人生因为这些好习惯而有所不同。之前我主要在新疆、西藏偏远地区捐助了一些学生和需要帮助的人,以后也会更多地捐助全国各地需要帮助的人。我是喜欢帮助人,我希望能做出一些超出生命长度的事。去年有个读者坐着轮椅来见我,他握着我的手感谢我,说他的人生因为我而有了好的改变。他曾觉得自己是累赘,因为看了我的书而试着变得乐观积极,现在他也每天写文章鼓励别人。他的这句谢谢,让我终生难忘。我真的觉得,要是有人或事情因为我,哪怕有一点点美好的改变,我就心满意足了。
新报:介意作品被当成“心灵鸡汤”、自己被当成“鲜肉作家”吗?会怎么看青春励志书火爆的现象?
艾力:不介意,如果“心灵鸡汤”是褒义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就好。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把自己的作品当成“心灵大盘鸡”,因为其中不仅有激励,更有具体行动和改变的方法。我这个颜值,不适合叫“鲜肉作家”,即将变成老腊肉作家。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会一直写下去。作家这个称号对我而言,光荣无比,我会珍惜。青春励志书这么火,说明需求很大,如果没需求的话,写的人再多,市场也不会消化。这类图书需求很大,证明大部分年轻人都有一种想要改变自己的强烈渴望。越来越多的人不甘于现状,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认为这是好事,如果一个人觉得这辈子就甘于现状了,那他也没有太多进步的空间和动力了。但是当大家发现自己过的并不是想要的生活,还没找到改变的方法时,那这类书会对他有所帮助。
新报记者 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