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读后感2篇
特特 01-12 次遇见读《大秦帝国》有感
李沛
历经六个月,终于读完了《大秦帝国》这部长卷历史小说,它描述了秦帝国兴亡生灭的过程。在那个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面临亡国之危的秦国于山东六国的环伺之下,从秦孝公开始,断指立碑,变法图强,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政令,经过秦六代君臣一百六十余年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终于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帝国革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中国农业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这虽然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但是在今天看来,也能带给我很多启迪。
首先,变革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长远宏大的志向。强国有强人,强人之所以强,是因为强人皆有强大的意志。秦孝公以六国卑秦为国耻,断指立碑,树立变法强国的决心和志向,然后才有了商鞅变法一系列的行动措施,为秦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要组织变革是极不容易的,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要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更是难上加难。这就要组织领导人有强烈的变革之心,能自始至终、矢志不渝,以铁腕手段推动,全力以赴;当然还要有好的变革方略,如何变?变向何方?分几步走?谁来出谋划策,谁来推动变革,担当重任?此两者是连在一起的,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没有好的谋才,不会有因地制宜的变革之法,没有强有力推动者,光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能执行到位,也不会有好的成效。
第二,人才很重要。从秦孝公到秦始皇,除了有明君,更有像商鞅、范睢、张仪、吕不韦、李斯、郑国、白起、王翦、章邯、蒙恬等能臣武将的辅佐。而在秦孝公即位初,是秦国处于非常困难时期,秦孝公为图秦国能够像秦穆公时期一样与其它诸侯国并列争雄,向天下发布了秦国的"求贤令",吸引了不少山东士子前往秦国"面试".他对士子们说"依六国惯例,士达则任职。然秦国与列国素来少往,山东士子对秦国知之不详,难确职掌,请各位持国府令牌,遍访秦国三月,后出治秦之策,后确认职掌",他让士子们下基层,然后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再制定自己的策略,然后再确定岗位。这是筛选优秀人才的好办法,第一,可以测试人才的态度;第二,可以筛掉急功近利和无学慵才;第三,让员工适应人文环境,让未来的优秀骨干更加了解基层。在许多入秦士子们眼里,来到这穷乡僻壤已经自感降尊纡贵,内心期盼着来到秦国便能立即做个高官,没想到这位国君非但不立即任官授爵,竟然还要他们在这穷乡僻壤呆上三个月,因此,许多士子都纷纷离去。但秦孝公对这些士子们并无半点指责,还给每人送了黄金资助前往他国。此举不但使留下来的士子们更加敬佩这位国君,还让离去的士子们给秦国散布好口碑,以使秦国更加凝聚人才。
第三,制度也很重要。商鞅入秦之后,立刻执行变法改革。他执法严明公正,制度完善,任何一个国民都有立功受爵的机会,任何一个人触犯国法都将受到制裁,商鞅为了护法,不计自身安危,坚决惩处违法的储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他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秦孝公的哥哥赢虔因太子犯法而被割掉鼻子,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王也被驱逐流放十多年,这种铁腕手段不但让国民心服口服,还让国民知道一个道理:秦法无情。在企业里,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执行力,能发挥企业最大的潜力。
读《大秦帝国》有感
王小五
历时近四个月终于读完这套孙皓晖先生的巨著--《大秦帝国》。选择读《大秦帝国》仅仅是想对自己国家的每个朝代历史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期然却真的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秦朝,是个不同于以往教科书中"苛政猛于虎""天下苦秦久矣"的秦朝。诚然历史有的时候是会被歪曲,但是纵使隔绝了几个时空,历史的原本面貌依旧存在,不会因为人为原因而泯灭于世。
读《大秦帝国》的同时,观看了《百家讲坛》中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战国说客双雄》、《战国七雄》,《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回顾》、《丹砂女王之谜》、《真实秦始皇》、《先秦百家争鸣》、《孟子的智慧》。看的越多,觉得自己的历史越是匮乏,越是对那些辉煌的过去着迷。我想从我看到的秦国历史、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军事、以及众多人物和历史谜团说下自己浅薄的看法,谨以此读后感献给自己这几个月的苦读,更献给让自己膜拜的作者孙皓晖。
一、秦朝发展史
西周初分时并 有秦国,在周孝王时秦人部落有一首领叫非子,养马养的很好,孝王很是欣赏,就封了甘肃陇西一带,继承祖先的 姓,这可以看做是赢世一族的起点。后来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时有了叛乱,在没有多少诸侯救援的情况下,秦襄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拼死护主。虽然西周灭亡了,但东周时的周平王感念秦襄公救国,将西戎之地镐京,及甘肃陇西之地赏给秦国,此时的这块封地西戎之兵占领着,秦襄公多次征战都没有取下,后秦穆公在由余的帮助下得到了此封地,这就是所谓的"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秦穆公去世后经过了15代国君,秦国均碌碌无为。在后来的三家分晋,战国时期到来之时,秦国并不强大,直到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后,秦国崛起成为大国,由原来的封锁函谷关之内变成可以抗衡六国的大国。但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为时,商鞅惨遭车裂。此时也出现了战国时期的有名说客双雄―苏秦、张仪,对这两个人物出现时间,史料是有争议的,姑且按照此二人师出同门,并师承鬼谷子。此时苏秦在游走于合纵攻秦,张仪则连横破合纵,在这样的大争之世,政治外交手腕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后六国合纵未成。秦武王即位因举鼎而死,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即位,这个时期有流传后世的宣太后、魏冉、白起,更有提出长策"远交近攻"的范雎。秦昭襄王在位时间56年,熬死了长子,只能机缘巧合的立安国君为太子,而这个即位仅三天的安国君就是秦始皇的祖父,如果没有阴差阳错的安国君即位,也就没有后世的始皇帝。安国君是短命的皇帝,其子异人在商人吕不韦的协助下由赵国的人质变成为秦国国君。三年后异人死嬴政即位,经过赵姬之乱后,嬴政杀 一党,吕不韦饮鸩自杀。嬴政正式掌权后任用李斯等一班大臣,一统六国,秦王朝成为史上第一个集权国家。在嬴政归天后,二子胡亥在赵高、李斯策划下杀长子扶苏即位,史称秦二世。在这个昏君统治下,煌煌帝国大业葬送。先是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后是刘邦项羽一征天下,至此秦国大业终。
二、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军事
不管秦国的结局是什么样,终究抹杀不掉那段历史在时空长河中灿烂的痕迹。从春秋到战国,各色史上有名人物悉数登场,谱写着华夏最伟大篇章。原生文明、社会意识形态、被后世称为"苛政"的秦法、流传至今的百家争鸣思想、礼乐制度等等无疑不是那一段文明存在过的证据。纵观整个历史长河,诸子百家思想争鸣是文化最灿烂夺目的一刻。只有在那样的大争之世才能碰撞出如此璀璨的思想。儒家讲仁爱、礼乐;墨家讲兼爱、非攻;道家讲求自由、无为;法家讲求维护统治者权威,用严刑峻法统治国家。这个时代成为流传后世的思想孕育的土壤。军事方面更是耀眼夺目,之前自己对古代战场自己一直都所知不多,读过《大秦帝国》后,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由最初的"鸣鼓则战,鸣金收兵"扩大到当时的武器,扩大到极具魅力的战法。人类到底是性恶还是性善姑且不论,但人类为争取生存地盘和一己利益就会暴露出人性最丑恶的一面,所以很多史学家称战国无义战。战争这一古老但却貌似是永恒的话题一直追溯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文明也没有取代掉战争。如果不论及正义和人性,我想古代的战场精彩更要胜过于现代。几万甚至于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决战一地,是何等的场面。仅就调度而言,非一般人能做到。战国随着铁器的使用,战场上的兵器更是品种繁多,不得不感慨我们祖先的智慧。云车、大型弩、铁蒺藜、甚至是兽战无不彰显古人的智慧。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长平之战、水淹大梁这些战法更是给古代行军作战画上重重一笔浓彩。
三、人物评判
1、始皇帝
首先当说的一定是始皇帝,这个最具争议却又最具魔力的一个人物,纵然身死两千多年都逃不掉后人各种的评判。功过是非留给后人,但每个人的评价却不会做到如过去所发生的事实那样真实、确切,或多或少都会包含个人的情感因素、政治取向以及前人评判的影响。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犯错,何况肩负历史重任的一代伟人,我们不能过于苛刻的去评判,仅从始皇帝能够一统天下,使华夏不再陷于争端,我个人就觉得他符合历史的潮流,是个不折不扣的胸怀天下的智皇帝。他能在掌权之后因郑国事件而一怒下"逐客书",后在李斯的《谏逐客令》下能敢于承认错误,就不得不承认始皇帝是个明君圣主,一般人肯于直面自己的错误都很难,何况一朝之主。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能知贤善任,统筹全局,更彰显出始皇帝的睿智果敢。在善用李斯后能坚持商鞅的变法之路,能在一统大业之后统一度量衡、车轨同行、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给华夏建一个稳定的根基,所有这些伟大的功业不能被后世的寥寥数语以及攻讦湮灭。后世的评判终究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比如张耳、陈余之说,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谣言止于智者",我想今天应该让更多的人去看到是与非,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但公道还应该存在于人心。在小的时候读《三字经》,有句"司马迁撰史记,不掩恶不虚美",不知是何种原因,这句话根植在我的心里,让我一直觉得太史公说的都是真理,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不能否认太史公为《史记》所付出的的辛苦,但是太史公也是人,他也在秦氏之后,不是当事者怎能说清当世事。太史公如此,其余的史料更值得去斟酌去深究,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否认始皇帝也有很多的过失,但是人无完人,如果非要按功过是非是评判,那我想始皇帝也只有在皇陵地宫下摇头叹息了。他下"逐客令",那也是被时势所迫,韩国的郑国疲秦政策,一群老世族的聒噪,始皇帝也许是逼于无奈也许是一时糊涂,不过好在始皇帝敢于承认和担当。对于我们众所周知的"焚书坑儒"事件,仅此一件就让我们不问具体因由把始皇帝打入"暴君"行列,就连教科书中都是这样,当看到"焚书坑儒"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皇帝真是残暴,可事实呢,事实却是这个"儒"到底是儒家,还是说儒士和术士都有。孔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分量的一个,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思想,但是也不能全盘接收,孔子尚且这样,那难保他的弟子里没有一些利己的异类,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已经将一部分儒士封官,可这些人终究还是要将郡县制回归到诸侯制,且不说始皇帝,就算当今,有哪个政党允许异样的声音存在于庙堂之上。回看历史,郡县制是社会发展的大潮流,而那些吵嚷着回到诸侯制的儒士们,也许是为了一己之利,也许只是当时六国复辟力量的唇舌而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那样的时代,生发出"焚书坑儒"我不觉得是倒退、是残暴,而是必然,是顺应潮流,更是那些儒生术士自找死路!这里引用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判"秦始皇的焚书事件,在岁月流逝的长河中,一场反复辟反倒退的政治战役,被偏狭的演绎成了一场恶意毁灭文化的暴行,这种评判折射着我们民族时常痉挛性发作的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刻意失察,至少人们忘记了,焚书事件是帝国新政面对强大的复辟势力被迫做出的反击,是新文明彻底摆脱旧时代而付出的必然代价!"还有种声音说秦朝税负繁重,服役过多,可始皇帝做的件件大事都是为了一统华夏之后稳定根基而做,只能说有的工程也许是操之过急,有了劳民的嫌疑。建长城为的是防范蛮夷,华夏再乱,那也是自家的事,如果被外邦侵占,那就真的是国将不国了。修驰道,给后世带来的利益更是多多,据载在始皇帝陵寝中现挖掘出的车轴,兵器一类,都是标准化作业,这些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就算汉高祖推翻秦政,但是都不能否认秦制的伟大。始皇帝陵直到现在都是一个谜,也许是大家咒骂的一个点,但是论及哪朝哪代帝王不是给自己修建陵寝,就算我们现代人死去都要讲究风水,买块好地葬了。情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得不承认皇陵修建很是劳民伤财,但是也给后世留下了享誉世界的瑰宝,当咸阳城付之一炬的时候,起码还有个皇陵存在。始皇帝陵的记载是那样的壮观和不可想象,直到今世我们都不得不感叹这一壮举。以水银为河流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兵马俑的千人千面又是怎样的震撼。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等这些直到现在都让后人惊叹的丰功伟业,怎能被虚掩!相比项羽掘秦始皇陵、将咸阳城付之一炬以及之前的六次大屠城,我们怎么能将残暴,能将苛政猛于虎加于始皇帝身上,而秦二世的作为又是始皇帝身后之事。真相不允许掩盖,历史不允许颠倒。对于秦始皇也许会一直是个争论的迷,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而我更是沧海一粟,我更倾向于始皇帝是个胸怀天下、有高度有深度的真爷们!
2、商鞅
这个对秦统一和后世有着不朽功业的人,却死于极其残酷的车裂,历史没有因为这样极刑而薄待了商鞅,直到今世我们都在为他的建设所折服。可以说始皇帝的统一不是一个朝代的功劳,和他先祖们的打拼是离不开的,秦孝公知人善任用了商鞅,能视商鞅之法制为至宝,为商鞅扫平法制路上一切屏障,这个君王就是值得称赞的。商鞅的法被后世,尤其复辟势力鼓吹为"苛政",究其实是一些人基于自己的政治权利和欲望而故意将历史歪曲,但历史总是能撕碎那些企图蒙蔽事实的面具。如果完全尊奉孔子的"仁政",那才是统治阶级愚民的政策,百姓一定更倾向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不是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毁阡陌,废井田,最后使耕者有其田,这才是百姓想要的安居乐业。如果一个国家最后连国人都想逃亡到别国去,那是国家的悲哀,是统治阶级的坟墓。而商君的变法威慑到了老世族的利益,终究难逃最后的惨刑,如果秦惠文王能如秦孝公一般重视商鞅,那又会怎么样,可终究历史没有给秦国这个机会,正如始皇帝再英明也架不住上天安排了胡亥成为他的继承人,煌煌大业终究付水东流,此时想想老子的无为思想很是有的韵味,值得去揣摩深思!
3、李斯
人们对李斯的评价也众口不一。我个人觉得李斯是和赵武灵王有的一拼,都是属于先明后暗。前期功劳昭著,后期把持不住。有人用"仓鼠厕鼠"理论来评判李斯,我个人不赞同,就像王立群教授所讲,人的心理状态,个人秉持的理念都会因时因地而异。如果真的有泉下,我想李斯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那个他曾效忠的始皇帝,该如何跟始皇帝论及身后事。人的一生就像小船行驶在大海,努力没有方向重要。谁都不能否认李斯对大秦帝国做出的贡献,但是却因后期的政治理念抑或者是个人私欲而一错再错。读史使人明智,无非就是想通过史料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一生功过都会发生,不使自己走错路很重要,怎样使自己迷途知返更重要。如果李斯不走错路,历史是不是会重演,但历史不容许假设,李斯还是走了错路。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懂当事人是如何的思考问题,一个决策一步路就葬送了整个帝国大业,不得不让人想到了冥冥之中。
4、赵高
这个断送大秦江山的阉人,是万世所唾弃。何以一个阉人能有如此祸患,实在是天意如此。一个始皇帝生前侍奉之臣,忠心可鉴日月之人,仅仅在始皇帝死后就能一手策划了立二世之谋。权利能达到指鹿为马,能攻李斯软肋,合谋步步葬送秦帝国,纵如始皇帝,都没能看清赵高的真面目,不得不说人总是会变的,总是在你措手不及之时,让你知道什么叫人心难测!也不得不说赵高真是上天派来改朝换代之人啊!
5、白起
白起是我读这本书里面流泪的三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始皇帝和商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战神,后世人称"人屠"."人屠"我认为这不是白起的错,他兼任国家重任,在秦国这样一个注重战场杀敌封爵的国家,他只是尽自己该尽的责任,天下纷争,总归要统一,总归是要有杀戮,战争的杀戮带来的是历史车轮的前进。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是要败给战无不胜的白起,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战争就是残忍,虽是历史车轮但也会把人类带入深渊,走向灭亡,所谓物极必反,如同峰谷,有低必有高,达到顶峰必下滑。长平之战的坑杀,我个人认为不是白起最心底的主张,秦昭襄王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这样大的决定一定是经过秦昭襄王许可的。同时现实的条件是秦国没有办法处置降卒,接纳没有地方,一旦降卒再一次死灰复燃只能让秦国又一次陷于战乱。但战争残酷的事实还是存在的,在今天的我真的不敢想坑杀四十万人是什么样的场面,不敢想,不能想!白起最后自杀,而这种自杀是一种大义,明知不可为不去为,是种智慧,而帝命不可违,就只有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了却此生,宁可自杀不去领明知是败仗的战争。白起的一生是传奇的,为了国家大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白起更是悲剧的,一生的丰功伟业却又都是建立在鲜血之上。可悲可叹!
6、苏秦、张仪、范雎
这三位在秦国的发展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说苏秦效力于合纵抗秦,但其对张仪的举荐却使得秦国能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苏秦和张仪这两个战国时期的说客双雄,有着过人的智慧,尤其张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独到的运筹帷幄技能,令人堪为叹止!当看到苏秦锥刺股的学习时;当看到张仪被认为是"仪贫无行"而被指为偷盗之人时,当看到范雎被打成重伤所有人撒尿在其身上时,这三位的出身和成大事前所经历的磨难坎坷,都应了孟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必是有大忍之心的人,蛰伏而后出。一个人的才华不仅仅是先天的,更重要的还在后天的努力和挖掘。人需要别人认可,但是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所有的才华都是要厚积薄发,不会是一朝一夕成事。诚然读史使人明智,那就该反省下自己,是否肯与古人做朋友,肯在古人身上学习到一些我们现今缺少的东西,为了心中那份坚守,是不是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7、荆轲
荆轲这一根深在我们心中英雄的形象,在史学界也备受争议,到底荆轲是一个时势英雄,抑或是一个地痞无赖,甚至是一介莽夫。也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荆轲刺杀秦王,是身负使命,纵使行刺失败,但其不辱使命,可以说是英雄。然从历史发展趋势,天下一统势不可挡,阻止这一历史大势者必死于历史车轮下,逆势而行显然又是愚蠢至极。可人无完人,不是所有人都具有长远的眼光,能看到历史前进的方向。荆轲在刺秦王的那一刻表现出的果敢,是我们不能否认的,而秦王命不该绝,或许也是天意,也给赵高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谁能说这和冥冥之中没有关系,历史总是因为其灰飞烟灭却依旧带着一层梦幻般的色彩而让人目眩神迷!
四、历史谜团
1、秦始皇的父亲是谁
在这个众说纷纭的观点上,我选择支持作者孙皓晖先生和王立群教授的观点,始皇帝的父亲是异人而不是吕不韦,从王立群教授的解析中,以及女性孕育生理这些方面,赵姬根本不可能跟吕不韦怀孕后嫁给异人。从推理方面说,吕不韦不可能在医疗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就能知道赵姬以后会生男孩,同样异人更不会不知道自己所娶之人到底是否怀孕。而针对这一谜团,我相信王立群教授的分析,六国被统一,复辟势力心有不甘,如果始皇帝是吕不韦之后,因吕不韦是卫国人,究其后不是秦灭六国而是六国灭秦,我想这也是六国复辟势力的自我慰藉的一种方式吧!
2、始皇帝为何不立后,不立太子
我想这个谜团真的是只有始皇帝自己知道了,也许有天皇陵的地宫挖掘后会有线索,但一切都是未知。作者有句话"历史形成的基本谜团,其根源往往在于我们无法理解当事人的思维方式".就像前明后暗的赵武灵王,最终饿死在沙丘宫;始皇帝明知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依旧要出巡,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导致最好的继承人扶苏自杀,庸才胡亥即位,断送大秦江山。我想始皇帝不立皇后是由于母后赵姬之乱给自己造成的打击,不敢去轻易相信女人,不想后宫牵涉到政权,不想赵姬之乱再次重演。不立太子也许是始皇帝不想死,总觉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这些都是也许,都只是猜测而已,所有的谜底都被历史的当事人带进了棺材。
3、不可思议的魏国和韩国在被灭六国中,最不能让我理解是韩国和魏国。魏国错失了多少英才,吴起、孙膑、商鞅、张仪、范雎、尉缭等等,都是大争之世的不二之才,但魏国却没有留住一个,仅就商鞅而言,当初公叔痤都已经说到不用商鞅就杀掉的话,魏王还是我行我素,这也是历史跟魏国开的一个玩笑。韩国更不用说能想到将上党做为烫手山芋给赵国,而使秦赵发生长平之战,后又用郑国修郑国渠做为疲秦之计,当真是天下最蠢之策,整个韩国的庙堂几乎都成了浆糊,韩非也为此断送了生命。也许真的是上天助秦,但我们总是忽视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六国争权于庙堂,眼界如井底之蛙,荒淫无度时,秦国却在几代明君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上天总是眷顾那些值得去眷顾之人!
五、个人小建议整套书不得不说作者真的是用心在讲述一个大秦帝国的历史故事,语言运用很到位,不过细究文字上,我更喜欢将整个秦朝历史完全真实化,也许是过于苛刻,史料毕竟都不全,作者肯定要有虚构成分在里面,但是还是不喜欢每次总是用"飞身上马,人立马嘶,额头汗涔涔、软倒在地"等等重复的用语,不过想想也理解,历时十六年的巨著怎么能没有重复在其间。也觉得个别地方有些神话,会让人偶然就有种不可信的感觉,也不赞同说始皇陵是胡亥二世建,我更倾向于始皇帝在位时已经开始修建。这些仅仅是个人意见和感受。作者更多的是带着我们从该有的视角去审视那段历史,更多的是尽量把大秦帝国真实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能辛苦16年写出这样巨著的人是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的。
六、感悟
原本有很多的想法,但当自己提笔时,却不知道到底都有什么,想了很多,但是都不系统,更不深刻。没有想过意识形态,更没想过作者说的原生文明,所有都是追随着所看到的从自己的狭隘角度想的,仅仅是想想而已。读《大秦帝国》感慨着我们祖先的伟大,被已为远古的时空遗落在今世的一切文明财富所震撼,深深懂得了不要用今世的眼光去衡量已逝的过去。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结尾了,只能用一首很符合战国大争之世的词:风卷狂沙,兵临城下。气贯长虹,金戈铁马。韶华易逝,落尽多少残花,且问苍生,谁能一统天下。醉看几度落霞,泪洒谁家铠甲。王于兴师,厉兵秣马,与子偕行,修我兵甲,与子同仇 ,且为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