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励志典型] 排浦镇文青村贫困户薛石坚发展养殖等产业脱贫 身残志不短 自强寻富路(配图)
小编 08-29 次遇见贫困户薛石坚(中)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 盘宝盛 摄
据《今日儋州》消息 每天早上7点钟不到,排浦镇昌王村委会贫困户薛石坚准时起床,来到自己的牛舍放牛上山,清理牛舍后,再割草喂羊,忙完这些,41岁的薛石坚才吃上早饭。
“扶贫先扶志。” 昌王村委会文青村贫困户薛石坚夫妻就是在扶贫干部帮扶下成为了有“志”之人。他们不等不靠,充分发挥自身内在动力,通过发展养牛、养羊、跑运输等产业,脱贫摘帽,让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命运多舛未放弃
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薛石坚夫妇两人均是三级残疾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说起苦生活,薛石坚显得有些难为情,他说,“真的很穷,有时候连最基本维持生活都有点难。”看着丈夫如此为难,妻子赵成丹接过话茬说道,那时候穷,我坐月子时,没有任何营养品补身子。“如今好多了,石坚自力更生,不仅有技术,还肯努力,只要我们努力,日子过得肯定不会差。”
“孩子读书花费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艰难。改变这穷困的现状,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伸手要。”虽然夫妻俩身体残疾了,却从来没有向贫困低头。
自力更生寻出路
从一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贫困户,变身为村里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和运输能手,在村里,提起薛石坚,没有哪个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身残但志不能残,我们不能总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早些年在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薛石坚买回了两头种牛,开始了自己脱贫致富之路,积累下了丰富的养殖牛羊经验,2017年,排浦镇党委和镇政府在走访中了解到薛石坚一家的困难情况后,将薛石坚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针对薛石坚家里的特殊情况,精准帮助他们发展扶贫产业。
在镇委镇政府的引领下,2017年5月,薛石坚在农村信用社申请到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购买了5头牛和6只羊,交由妻子饲养。
薛石坚没有闲着,他另找到了一份跑运输的工作,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雇主一个电话,薛石坚都会勤快的跑去送货。平均每个月都有2500元收入。有了收入后,薛石坚又把钱投入到养殖产业中,继续做大自己的产业。
“虽然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但发展产业的愿望特别强烈,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努力改变生活,不愿等、靠、要。”提起薛石坚,邻居羊秋燕的评价是:身残志不残,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自强不息奔富路
如今,薛石坚家的牛已经发展到26头,羊也发展到了11只,再加上薛石坚勤劳肯干,跑运输口碑越来好,收入也越来越多,利用空闲时间,薛石坚夫妻俩还养上了鸡、种了菜,一家人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
妻子赵成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合计着,挣钱就开始着手装修家里,把家里过道泥地升级为水泥地,在购买一些家用电器,让日子过得更舒服。
虽然是残疾人,但薛石坚靠自己的双手给家庭增收,从不主动提要求、讲困难,还多次向镇政府提出退出贫困户,让镇政府帮扶更多贫困家庭。“薛石坚夫妻,这种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撑起了脱贫致富的梦想的精神状态,非常难得,是村里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这种自强不息,勤劳创业的精神值得表彰和宣扬。”村级包点干部赵三勇说。
虽然现在的日子很忙碌,薛石坚却忙得不亦乐乎。中午一点左右,就在记者还在采访的时候,薛石坚接到了运输老板的电话,他又如往常一样开着农用车出门运货,朝着脱贫致富这条宽阔笔直的康庄大道进发。好日子也正如同夏日清凉的风,环绕在这穷苦不穷志,一心一意要脱贫的小家庭。(记者何万常 盘宝盛 编辑熊铁辉)
记者手记:
有一种苦难,叫命运多舛;有一种责任,叫养家脱贫;有一种志气,叫自立自强。这就是贫困户薛石坚夫妻的现实写照。身体上的残缺,不是他们放弃的理由;脱贫致富的梦想,是他们奋斗的目标。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志。薛石坚夫妻身残志不残,不等不靠,自立自强,自食其力幸福相守 ,积极发展养牛、养羊、跑运输事业,用自己的努力谱写了一曲脱贫致富的励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