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11-05 次遇见篇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_优秀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师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分析林冲的性格
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2.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理解本文
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3.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
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导入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一、课前预习
小说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
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 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
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作品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
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
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
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水浒传》各章回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
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
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
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
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
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
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
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推荐 《水浒传》的版本以很多,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
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
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
《水浒传》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
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
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
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
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二、初读感知、整体理解课文(情节、性格、主旨)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
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
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
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
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
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
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
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
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
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
此为止。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
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
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酒店”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
的?
①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
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
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
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
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
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
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②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
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
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
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
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
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
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
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
“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
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
求全。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4.布局已然铺就,下面就要继续发展了。在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又是
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呢?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
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
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
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
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
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
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
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
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
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
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
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
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
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
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
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
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
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草料场 ”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
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
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
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
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
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
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 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
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
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古庙”部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
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
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
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
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这样的:草
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
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
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
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
者的道路。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
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
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
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9、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
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
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
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
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
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板书设计
酒 雪
火
酒店草
料场古庙
(1~6) (7~9) (10~12)
情节
信息交通 严势相逼 手刃仇敌
前奏发展 高潮
逆来顺受 随遇而
安忍无可忍 性格
委曲求全 心存幻想彻底绝望
奋起反抗
官逼民反主旨
篇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质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水浒传》 2、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历程
3、赏析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4、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能力目标 :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把握人物性格,并初步形成表现能力
3、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德育目标: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的眼光来看问题。“和谐社会”“民生社会”的经典价值
二、【教学重点】
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现实。 2、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认识林冲性格质变的社会意义。
三、【教学办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法设计】:介绍《水浒》,重点研讨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完成的。
在分析林冲性格时,抓住他的“忍”做文章,引导辨证地看待林冲的“忍”,认识到他的
“忍”中有“不忍”,才有最终走向反抗的合理内因。突出林冲的“忍”,最终帮助学生理解《水
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
1.教学重点是指导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水浒传》 2、交代与课文有关的情节3、归纳课文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李逵下山”、等等。 以上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都出自古典文学名着《水浒传》,那么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二、介绍作者及《水浒传》
1、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着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着了一部着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文学地位: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
着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3、创作过程:
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4、背景: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5、主题思想:
《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
三、初步认识林冲
《水浒传》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英雄号称“一百零单八将”,有“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等,今天我们认识其中的一位英雄,就是绰号“豹子头”的林冲。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
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着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四、通读课文,归纳情节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 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
篇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一、导读
1、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学习小说。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必修③曾学习过哪些小说?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题,考了不少的外国小说,我们在课外阅读时还得注意这一点。
2、本文导语: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个个叱咤风云、令后人无限敬仰。大家能说出水浒的哪些英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解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辛酸史。
二、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课件】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2、《水浒传》的译本【课件】
1872年英国译为《中国人历险记》
1927年德国译为《强盗与士兵》
1934年又译为《梁山泊的强盗》
1922年法国译为《中国骑士传》
1933年美国译为《皆兄弟也》
1956年意大利译为《匪徒》等
互联星空网站:《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作品简介【课件】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上反抗的道路。
三、知识梳理
1、字音
2、字形(课后补充)
3、词语(教材勾画)
四、文本探究
(一)梳理情节
1、基本知识:【课件】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主要人物:林冲
典型环境:风雪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请大家根据本文情节划分段落层次并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 开端
第二部分: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发展
第三部分: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发展
第四部分: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高潮结局
3、按地点把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酒店(1~6) 草料场(7~10) 山神庙(11~12)
(二)分析人物性格(讨论交流)
1、分析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
(1)此部分中对林冲和李小二相识经历的插叙和林冲与李小二的对话在情节上的作用是什么?(讨论汇报)参考:
①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
②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
③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2)林冲被高俅陷害,仍称仇人为“高太尉”,并对李小二“坦言”自己是“罪囚”,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对诬陷自己的人不气愤、不痛恨,还恭敬地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他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分析第二部分: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派陆谦、富安等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进门两个“闪”字及出去“低着头”表现了什么?)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
①大惊――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害自己
②大怒――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③复仇――上街买刀,带在身上,团团寻了一日
◆性格:强烈反抗意识
④松懈――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就“自心下慢”(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
◆性格:反抗不坚决委曲求全
◆这两个“闪”字和“低着头”用得很形象,说明他们怕暴露身份,躲躲闪闪。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3、分析第三部分: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①心有疑虑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②听从安排――林冲自来天王堂??
③打算安稳过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
④祈求庇佑――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
◆性格: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4、“余有叹焉”: 【课件】
为什么酒葫芦总是与林冲形影不离?酒壮懦夫胆,酒消英雄志啊。酒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妥协的又一个理由和条件。
东京的温柔乡住不成了,住到牢城营的天王堂;天王堂住不成了,住到草料场;草料场住不成了,住到荒郊古庙:虽然被人家逼到了世界的角落,但只要还有立锥之地,林冲都会苟且,都会妥协。
他让我们心中有一种绝大的反差,绝大的遗憾,绝大的感慨。在这种反差中,我们为他不平,为他愤怒,为他洒一把同情的泪!
5、分析第四部分: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先看出门买酒的一段细节描写――
向了一回火, 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明确:林冲对这个世界是小心的。赔着小心地呵护着这个世界,虽然它如此寒凉(大雪),如此残破(崩坏),如此寂寥,但他不愿冲突。板书:
将火炭盖了――希望平安,不再出意外。
拿了钥匙,带了钥匙――深信世界的大门会随时为他而开,让他栖身。
反拽上锁了――呵护现有一切,抱残守缺。
(2)买酒回来,发现草厅被雪压倒了,又有一段细节描写――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这段细节描写你能读出哪些信息?(性格、作用等)
①写林冲的责任心。
虽然他此时站在大雪迷漫之中,不知道今晚安身何处,但是,他先想到的是草料场的安全:搬开、探、摸。认定安全了,才想“怎生安排”自己:卷、挑、拽、锁。
②写林冲的软弱和随遇而安
没有怨恨,没有激愤(管营不是说可以弄些盘缠吗),将就着过。
③埋下伏笔。起火是人为。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浸灭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么一个细节?
①伏笔。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②继续写性格。
一个临时栖身地,他都有一种恭敬、一种小心。
◆据说,女性读者最爱林冲。原因:不幸+英武+超强自制力、冷静判断力
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他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别人可以出卖他而他不会出卖别人;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对这个集体负责对自己上司负责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非非。
(4)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荒山古庙。在这样的地方,林冲有什么表现呢?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①有力量。在这样的狼狈和仓皇里,仍然有条有理从容不迫,耐得住性子,心不烦意不乱,有定性。――深藏不露的力量。
②无反心。没有过激的言论和举动。
③再次强调林冲所拥有的六大件:花枪、酒葫芦、絮被、毡笠子、白布衫、钥匙。
(5)杀前两个,一点都不罗嗦,杀陆虞候,为什么要罗嗦几句?
“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 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这段终极对话,林冲要告诉他:
①杀他的不是林冲,是天道!他违背了基本的为人之道。山神庙里杀人,是否也含有这意思。
②杀他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害林冲,恶贯满盈。
(6)结尾一句再次提到林冲的六大件,且看他复仇之后的抉择: 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第一,写到了白布衫、搭膊、毡笠子。这些是穿了,系了,带了。肯定式写法,这是出行的。
第二,写到了葫芦和被。这些是丢了不要,否定式写法。它们象征着安寝和享受,象征着与这个世界的和谐相处。
第三,写到了枪。“提了枪”,肯定式写法。枪是冲突与决杀,是与这个世界决绝、复仇的东西,现在紧紧握在手里。从此,花枪上就不再挑着酒葫芦了,挑着什么呢?
一部洋洋洒洒的《水浒》写出了一群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而其中的林冲,更是让人感到了人生的无奈与人性的抗争。课文的结尾:“??入庙里来??东去。”每当我读到这里时,眼前总会浮现这样的镜头:大雪纷飞的荒野,林冲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知道,他拼命想挣扎到回去和他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没有了。林冲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含热泪迎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地前行,雪地里一串深深的脚印延伸到远方??
(7)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变化:【课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