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应强化理性的课程建设
52fw.cn 07-05 次遇见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人民焕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但是,如何更深入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真正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狠下功夫,则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常常以教育活动的形式停留于一般的情感教育,严重制约着青少年的爱国理性自觉与情感认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强化理性的课程建设。
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就是思政课建设的有力支撑。有了爱国主义的历史支撑和理性逻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认同。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生活中真正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自觉。只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课关键课程中的地位,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有落地落实的主要阵地和渠道。
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重要地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新中国是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建立起来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华民族不但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建设中,必须把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全球多元文化理解、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创新,作为爱国主义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坚实的文化认同基础,才会真正将爱国主义内化为华夏子孙的情感纽带和文化基因。
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课程实践中的实际效果。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般意义的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国家意志,也是民族情感;既是文化认同,也是政治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的价值认同,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价值内化和实践自觉。因此,加强爱国主义理性的课程建设,必须丰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常识、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价值辨析、情感认同和实践体验,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家国情怀和国家信仰。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课程建设的角度,进一步澄清内在的教育逻辑与体系,同时紧密联系时代生活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选择恰当精准的教育方式,采取启蒙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常识性学习、理论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地落实。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西部项目“新时期中小学文化自信培育机制研究”项目成果)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2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