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伍献文先生诞辰120周年(之四)
52fw.cn 03-16 次遇见星期天的早晨,我同一位从武汉来的老鱼类学家,在京郊的一条街道上漫步,迎面走来一个买菜回家的妇女。
他突然趋向前去,好象他乡遇故知,指着菜篮问:“这鱼是哪里买的?”
那妇女先是怔了一下,然后举起手里的网兜,指着前面一座大菜市场:“就是那里,要买活鱼,可得快点去!”
“哦,这条鳊鱼真新鲜啊!”我看网兜里那条头尖身阔的鲜鱼,还在翕动着它的小鳃盖。披着银灰色细鳞的鱼身,象一片菱形的镜子,在朝阳里反射着美丽的光彩。
老教授纠正我说:“这种鱼,虽然俗称也叫鳊,陆游的诗句‘缩项鳊鱼晚收钓’,就把它叫作鳊。可在分类学上却是另一个种,叫“团头鲂”,就是《诗经》里‘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鲂,味道比鳊鱼更肥美,它也叫‘武昌鱼’。”
“哦,原来是毛主席吟咏过的‘武昌鱼’呀!”
他邀我一起去逛逛菜市场。我知道“武昌鱼”驯化引种成功,是他所在研究所的一项科研成果。走进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卖活鱼的地方,排的队很长。他一直挤到鱼池边。有顾客提醒他要排队,他还是硬凑到售货员的面前。正好一尾斤把重的“武昌鱼”,
团头鲂(武昌鱼)(翻拍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1972年开始,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散鳞镜鲤(父本)与兴国红鲤(母本)杂交,成功获得中国第一个杂交鲤——丰鲤,并在全国近20个省、市推广。图片显示武汉东西湖渔民喜获当年鱼苗养成的商品鱼,前排三人手持丰鲤,吴清江(左)陈本德(右)是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
本博主附言:《鱼游春水》原载光明日报1978年5月1日,作者黎先耀,科普作家、散文家。曾任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创办并主编《大自然》杂志。本文以散文笔法,描写了伍献文先生及他领导的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工作的几个侧面。原文无图,今日新配两幅相关图片,图源:水生生物研究所图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