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留尔:现代人身上还残留着原始思维
52fw.cn 06-14 次遇见(作者:褚建芳)吕西安·列维-布留尔(Lucien Lévy-Bruhl,1857—1939),生于法国巴黎。187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其后,在外省中等学校(先在普瓦提埃,后在亚眠)教哲学。1884年,列维-布留尔以“责任观念”和“谢涅卡人是怎样想象神的”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1885年受任于巴黎路易一世中学。从1899年起,列维-布留尔一直在索邦(巴黎大学)任教,1905年获教授头衔。1925年,他在巴黎大学创建民族学研究所并任所长。1905年左右,列维-布留尔在阅读了著名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赠送给他的译著《史记》后,对“非西方思维”感到非常震惊,从此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世界各地“原始人”的思维特点。1910年,列维-布留尔出版了代表作《初级社会的智力机能》,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后来,他又陆续出版了《原始人的心灵》(1922)、《原始人的灵魂》(1927)、《原始与超自然》(1931)、《原始神话》(1935)等著作。1917年,他被接纳为法兰西研究院院士。
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关于人类的不同族群是否具有心理一致性的问题历来是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在此方面,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列维-布留尔的成名之作是1910年出版的《初级社会的智力机能》,英译本改名为《土著如何思考》(How Natives Think,1926),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丁由翻译的《原始思维》,这个译本是根据俄文本翻译的,实际上是在《初级社会的智力机能》中插入了《原始人的心灵》的几章内容。我们依据的主要是《初级社会的智力机能》一书的英译本《土著如何思考》,同时参考丁由的译本。在这本书中,他的宗旨是要阐明,原始人的思维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与我们自己的所谓“理性”“逻辑”的思维相同的形式。他们的思维与我们有着质的差别,任何企图解释原始人的观点和行为的理论,越是从我们的逻辑思维的角度讲得通,就可能越是不可靠。他们的思维乃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或“原逻辑”的思维形式,它遵从一种与我们的逻辑思维迥然不同的规律。原始人的思维首先是一种“神秘”的思维,他们并不把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与他们在这种实在中所感知到的主观的、精神的、情感的东西截然分开。对他们来说,纯物理(就我们给这个词所赋予的那种意义而言)的现象是没有的,流着的水、吹着的风、下着的雨,任何自然现象、声音、颜色,从来就不像我们所感知的那样被他们所感知。也就是说,它们从来不被感知成与其他在其前后的运动处于一定关系中的复杂的运动。当原始人感知某个客体时,他是从来不把这个客体与这些神秘属性分开来的。不管在他们的意识中呈现出的是什么客体,它必定包含着一些与其分不开的神秘属性。他们的思维总是固执地纠缠在事物的神秘属性上,而对自然存在的、第二性的属性漠不关心。对原始人来说,被我们叫作事件与现象之间的自然的因果关系的那种东西,要么根本不为他们的意识所觉察,要么对他们只具有微不足道的意义。比如,他们总是坚持认为,一个人的名字或影子具有与这个人同样的神秘的性质,对名字或影子施加影响必然会对这个人产生作用,也就是说,他们把一个人的影子或名字感知成相当于这个人本身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得了疾病或被蛇咬伤而产生不适感,那么原始人一定会认为是有人或魂灵对这个人施行了巫术,他们会竭力寻找实施这种巫术的人,而对引起病痛的自然的客观的原因不予视。当然,他们的知觉的整个心理和生理过程与我们并无二致,但他们的知觉产物立刻会被一些复杂的意识状态所包围。可以说,他们的知觉是由浓厚的一层具有社会来源的表现(representation)所包围的核心组成的。事实上,原始人根本并未感觉到这种核心与裹住它的表现层的区别,这只是我们由于我们的智力习惯所不能不做的区分,至于原始人,复杂表现在他们那里还是一种不分化的东西。在我们自己的所谓文明社会中,迷信的人,常常还有那些信教的人,都相信有两个实在体系即两个实在世界存在,一个是可触可见、服从于一些必然运动规律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不可见不可触的彼岸的“精神世界”,后一个体系以一种神秘的氛围包围着前一个体系,而原始人的思维却看不见这样两个彼此关联的、或多或少相互渗透的不同的世界。对它来说,只存在一个世界,如同任何作用一样,任何实在都是神秘的,因而任何知觉也都是神秘的。
那么,原始人的意识对于这种或那种自然现象应该给予什么样的解释?列维-布留尔认为,这种问题的提法本身就要求先有一个不正确的假设,因为这种提法的前提就是,原始人的意识像我们的意识那样感知现象。我们猜想它一开始就简单地感知了睡眠、梦、疾病、死亡、天体的升降、打雷、下雨等现象,然后受因果性原则所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