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座的两代设计师
52fw.cn 07-08 次遇见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1936.1.5——2020.7.2)是继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1916.4.3-2000.4.29)致力于北斗一号之后,专注于北斗二号的星座设计的科学家(教授)。
在致力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顶层设计方面,两人可谓殊途同归。许其凤院士是大地测量出身,本科是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北京:1953-1958);陈芳允院士是无线电电子学家(父陈立新,毕业于保定军校,母许氏。),专业特长在在卫星通信和测控方面,大学是1934年进入清华大学读的。两位大师的最终归宿都是军旅(享年84岁)。差别在于许其凤院士为17岁入伍,从军、从教60多年;陈芳允院士为60岁从军。60岁从军,成为某研究所副所长的经历,让他的军旅生涯跟加富有“传奇色彩”了。甘愿成为“少帅”的副手和搭档,显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从军目的是——更好地从事国防领域的科研。
第一颗北斗试验卫星(2000.10)上天时,陈芳允院士已经逝世半年;而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刚刚发射(6.23)不到十天,许其凤院士也逝世了。当人们提及这两个科学家时,有庆幸也有惋惜;有敬佩,溢美之辞脱口而出。
2000-2020年,二十年间,北斗一代、二代、三代卫星不仅牵动着数十万科技人员的心,也被亿万民众和国际友人们(和用户)关注着。2000年,35岁的“青年”人,已经成为55岁的准老年人,用老泪纵横形容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科技人员的心情,绝不夸张。20年,足以使一个蹒跚学步的幼童成长为俊男靓女,足以使仅只有区域导航定位能力的北斗试验卫星成长为具备导航、定位、授时、搜救等功能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年,会有多少人才涌现出来?会有多少新发明、新专利?
40年前,有“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美好期待;20年前,仍然有同样的美好被期待;20年后,仍然还会有。到2040年,回眸2020年的时候,那时的人们心境和现在是否颇为相似?
随着老一代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们因为年事已高逐渐淡出一线,“晚生代”的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和21世纪出生的科技新秀们逐渐挑大梁、崭露头角了。老一代曾经痴迷于其中的光辉事业,后继有人。仙逝者看到后人把事业推进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可以安然瞑目了。他们的天之灵,也可以微笑了。
物质条件,一代比一代改善了;科技,越来越进步了。老一代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们,尤其是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出生的先行者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痴心奉献和甘为伯乐的品格和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他们曾经高扬的旗帜,不会褪色。他们曾经深入钻研的学科,会不断得到拓展。
两代北斗导航卫星星座设计师曾经倾心的事业,仍然需要耕耘者、奉献者和奋斗者。无论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论是拿来主义、善于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无论是不为高薪和各种优厚待遇所动、扎根于中国大地、在中国大地上做实事、写论文,还是用非母语论文征服同行、打动世界,过去需要“知识英雄”,现在需要,将来仍然需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卫星导航领域如此,笔者相对更熟悉的(空间)大地测量也是如此。两代设计师、两代科学家,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这样的“知识英雄”“大地豪杰”还会不断涌现出来。或许,在你(的朋友)、在我的(朋友)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