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那个少年
52fw.cn 07-10 次遇见2020年的夏天,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年代。
那批生于2003年“非典”时期的孩子们,要在“新冠”肆虐的这一年,参加高考了。
如果说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那么高考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时刻。
20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是高考,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高考,是我人生唯一经历的升学大考。
高考之前,我是幸运的,成功通过重点高中的保送生考试。在同学们中考结束的后一天,就到了县城读高中。
高考之后,我是幸运的,大学四年的勤奋苦读,让我惊喜保送到了中科院硕博连读,从此再无经历人生大考。
回想起来,感谢20年前那场高考,让我从一个农村放牛娃,到了京城大都市,从此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然而,我的高中生活和高考经历,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正式就读高中前的那个暑假,我们60名保送生提前报到,开始了为期28天的集训,原来主要目的是弥补“城乡差距”。那时的我,才重新学会英语音标的准确发音、物理化学实验的上台操作、语文成语典故和文学刊物阅读,因为这些在初中三年从未学过。6月30日那晚,我们从班主任家里搬来彩电到教室,一起观看了香港回归的全过程,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民族自豪。班里的同学告诉我,去那个小巷子里的县图书馆旧馆,花十块钱可以办一张借书证,世界名著免费看。就在那个时候,我才开始学着说普通话,学会看小说。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
转眼暑假结束,正式的高中生活来了。我才发现,60名保送的同学们,被均匀分配到了年级的8个班。我连他们的名字都还没有记全,就形同陌路了。我们的各自的命运,在高考的分水岭里,千差万别。有人考了年级第一名,有人考了班里倒数第一,有人上了大学,有人出门打工,有人高中之后杳无音信。
高中三年的学习,是最累的三年。因为我们属于极为稀少的“试验教材区”,拿到的教科书和师兄师姐的完全不一样。由于倡导“素质教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一共9门课,全是主科!还不止如此,主修课之外,还要求开“选修课”,于是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就是大家满楼跑着找各自选修课教室。为了保证课程能修完,课程难度大大下调,内容也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看起来很美的教育,就在一脸茫然的学生中和一脸无奈的老师中开始了。
从正式高中的第一天开始,每个月只能休息半天,用于坐车回家取生活费。高中的第一周考试,我们就见识了当年高考题,一道化学方程式配平,考了45分钟,全班没一个人答出来了,集体零分。高中的第一学期期中大考,我们见证了9门主课的轰炸,每门课只考1小时,上午下午各考2门,三天考完。语文只考一篇阅读理解+一篇作文,数学只有几道大题,化学只有单选题+判断题,物理考的主要是多选题,至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估计纯靠背。900分的满分,我记得考了750多分,全校第二十几名。校长说,你们呀,别骄傲,虽然说折算成750分的满分,可以20个上清华北大。但是,以往我们学校也就1-2个清北的,你们这成绩不代表真实水平。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果不其然。最大的痛苦在于,上到教育局,下到班主任,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作为“试验田”的高考形式是什么样的。有人说3+0,有人说3+N,有人说3+X,有人说就是9门主科一起上…… 也许,唯一清醒的是校长,他说:“坚持老原则肯定没错!”于是,我们不仅要学习新教材里画蛇添足的内容,比如古典文学赏析、向量与线性代数、微积分初步、相对论入门、有机合成...,还需要把以前当做“副科”的认真学,还需要把教材里删掉的那些非常难的内容(如函数和圆锥曲线)捡回来。总之,就是新教材和旧教材都得学,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后高考里考不考、怎么考。我们高中的每一天都遨游在题海之中,难度从一开始就是和历年高考题匹配的。
累,是肯定的!即使高二文理分科,我们却依旧是“学不分科”。直到高三上学期,9门主科依旧还是主科。我还记得一次期中考试我的政治考了90多分,超过了文科班里的第一名,那是花了我三天三夜死记苦背的结果。终于,在高三下学期,有了确切消息。我们的高考形式,不改! 依旧是“3+2”!语数外之外,理科考物理化学,文科考历史政治。听到此消息的我,慌乱托一下早已熬成高度近视的眼镜,不知道是喜是悲。
事实上,高中的所有课程,我们都已经在高一高二两年基本学完了。高三的那一年,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高考形式的确定,无非就是复习的负担,可以小一点了。我高中三年的成绩,也并不很稳定。高二的文理分科,是按照高一期末考试来的,那一次我排在年级100多名后。高二下学期,我给班主任递交了“辞职信”,不再担任班长,努力把成绩维持在了班里第一和年级前十。高三下学期,和初三那年一样,我经历了一场重感冒。退烧完了又发烧,吃完西药喝中药,扎针扎的满屁股小黑点,熬了三个月才好。
等待高考的日子里,大家似乎都很平静。原因很简单,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清楚该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而是“考一步、算一步”吧。幸福的是,因为我们是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所以大家都不需要去另一个考点参加高考。这对于住校门口外廉租房的我,是极利好的。
高考的前夜,就这样来了。南方的夏天,有点些许闷热。高三生活的最后一天,大家依旧像往常一样在上晚自习。班主任找我到教室外谈话,问我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可以跟他说。我想了想,确实没啥,心情还算平静,等着考试就好呗。末了提了一句,可能我租的房子里蚊子太多,晚上可能有时睡不好。我没告诉他,其实一晚下来,每只手都要叮30个包左右。班主任毫不犹豫说,跟我走,去校长办公室!吓的我仿佛犯了什么错似的紧张起来。原来,老师是要我用办公室的电话通知家里,连夜送一床蚊帐过来。我家里没有电话,打到了邻居那里,邻居跑去叫我父亲接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就说了一句:好,我马上送来。从家里到县城,晚自习结束时,父亲就到了。帮我支好蚊帐已是快夜里11点了,他说:你快睡吧。就骑上那辆破旧的二手摩托车,回家去了。从家里到学校,全程约30公里,从田间小道到破败国道几乎没有路灯,往返60公里。我完全无法想象,父亲是怎么摸黑过来,又怎么摸黑回去的,一路上还有可怕的超速大货车。我只知道,太阳再一次升起的时候,就是我的高考开始的时候。
就这样,我稳定地度过了三天的高考。和平时的模拟大考,感觉没什么区别。接下来就是估分和填报志愿的日子。满分750分,我大约估了615分左右,不比平时成绩好,但也不算差。我和一位从学前班到高中同班同学约定,一起到同一个学校读大学,为此我们的重点第一志愿都填了浙江大学,一般本科第一志愿已经不记得填了什么了。回家和父亲商量的时候,我们都认为,不应该把“提前批”的志愿一档空着。因为我高度近视,显然军校是不能报的,父亲是多年的小学教师,对师范有着自然的好感。最后,我在提前批里加上了:第一志愿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志愿 华东师范大学,纯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至于专业,我们想的是,师范专业出来得能够教书,所以选择了物理为第一志愿。
等到分数的日子里依旧平静。农村里的夏天有无数农活要忙,收稻子、嗮稻谷、耕地、插秧、收稻草、拔花生、摘花生、晒花生……日子就像白云一朵朵飘过。到了电话查分的日子,我紧张地在邻居家输入了我的准考证号,电话里传来我的分数:语文121、数学128、英语112、物理116、化学148,总分625(注:大约印象,具体已不记得了)。我听了两遍,心想,重点大学应该是稳了。
没过几天,就收到学校通知说去拿录取通知书,有点小兴奋。拿到通知书的一刻,我才知道被北京师大录取了。作为提前批,我是学校里最早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之一。班主任看了我的通知书,说:很好,据说北师大毕业出来的都能去大学教书,你以后就是大学老师啦!随后他带我去见了全校唯一的一位特级教师,那位老先生叮嘱我,在北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持低调、认真学习,不要瞎凑热闹。
就这样,2000年9月,在父亲凑齐我的学费之后,我俩挤上火车,一路坐行李箱到了北京。从此,我在北京,度过了整整20年,包括2003年的“非典”时期。20年里,学习了很多,见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