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往事钩沉》┃泪奔
52fw.cn 09-11 次遇见【题记】今天是我的授业恩师杨叔子老师的生日,今年的情况特殊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导师了,刚才师母徐老师发来微信“你送的鲜花收到,感受到你对老师的一片真情,再次谢谢。“这真的是太客气了,今生有幸遇到杨老师和徐老师做导师,得到老人家长期关心和指点,真的是三生有幸!他们奋斗的故事一直是激励我前进的榜样,身正为范、德高为师,这两句形容杨老师和徐老师最恰当不过了!再贴两年前写的文章,祝杨老师和徐老师健康快乐!
夜读《往事钩沉》,泪奔
2018-09-17
晚上跑完步,拿起书架上恩师杨叔子老师最新的自传《往事钩沉》,看着封面上杨老师睿智而温和的笑容,想起前几天是他的生日,给他和师母快递了鲜花过去,电话那头应该也是这样的温馨笑容。这是今年70年,杨老师对徐老师仍然是毫不掩饰的一往情深,书中也多次深情诉说了这段旷世恋情,他们自高中相识后就分别两地,杨老师59年的国庆节做为“卫星”成果被选送参加国庆十周年全国大跃进成果展!杨老师刚刚入住北京华侨大厦,没想到已经两年多未见也未通音讯的徐辉碧老师就来找他了!
“你怎么知道我来了?”
“我知道你一定会来!”
这句话真的堪称爱情剧本里的经典!我知道你一定会来!包含着怎样的爱和信任啊!
#p#分页标题#e#
还有一段很感人的经历,杨老师的父亲是跟孙中山一起闹革命的早期仁人志士,江西地方的要员,解放后在台湾有亲戚关系,所以,文革开始后,在学校一直是“红人”的杨老师也不能幸免,1962年18日徐辉碧老师从北京调到华中工作到现在,1991年当选学部委员成为华科的第一个院士,后来仅机械学院就培养了近十位院士(校内30年的故事更是华科校园里的一段传奇!
#p#分页标题#e#杨老师和徐老师在事业上有多拼,看看这一段,12月12月7天,杨老师到10个工厂妥善安排了实习的相关事宜和师生的食宿,包括:北京第一、第二机床厂,天津机床厂,沈阳第一、第二、第三机床厂,洛阳拖拉机厂、轴承厂!要知道那是一个没有高铁和飞机的时代,棉衣都没有带的杨老师“奋不顾身”地睡在火车上“转战三千里,飞驰只七天”圆满完成了任务!75113,没有老师,杨老师一个人负责到底,有关教学和业务上的事情他一个人全包圆,除了外语课,其他的课他都上!整整一年多,他把这届本来就是“张铁生交白卷”一样的学生带得非常出色,75113班考上了好几个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他和徐老师相继出国,徐老师11月1981年5日出国,杨老师则是12月……
#p#分页标题#e#
读着这样的诗句和澎拜的人生,我真的是放不下来,一口气读完,抬眼已经是凌晨三点!最后一页的后记,是徐辉碧老师写的:
#p#分页标题#e#6月2015年他坚持每天写20万字的时候他感到头疼,脑力不支,但是没有放弃,在徐老师的帮助下,坚持完成了这本<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font-family: "&font-size: 17px">318页的厚书!
看到这里,我泪如雨下,杨老师,徐老师,做为你们的学生,真的是三生有幸,我只想说,我爱你们!祝福你们!也会向你们一样去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