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研究会
小编 08-28 次遇见2017年12月6日,广播剧《山楂红了》终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出,至此,这场让我纠结不已,丢心不下,憋了十八年的一桩心事总算结出了果实,也算给社会众多爱心人士交了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多年心结: 春娥让人欲罢不能
《山楂红了》起初名叫《春娥》,取材于一九九八年采访的真实故事。当时,我还在《渭南广播电视报》当副总。是冬日的一天下午两点左右,时任渭南有线台记者高红星带来临渭区龙背派出所长曹树让,想走后门在当时家喻户晓的家庭生活服务报一一《渭南广播电视报》刊登300多字的表扬稿。内容是派出所为一个叫春娥的乡下孩子找回了离家出走的弟弟。为感谢所长,春娥送了块牌匾。记者的职业习惯多问了几句,这一问让我感到,围绕春娥送牌匾所发生的故事应该是一一老鼠拉锨把,大头在后面。
从曹所长口中得知,春娥12岁,姐弟四人,最小的妹妹才6岁。父亲三年前与邻居打架致人伤残判刑劳改,母亲精神受刺激离家出走。春娥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三天前,大弟有龙惹大姐生气,春娥打了有龙,有龙负气出走。村长报了警,两天后派出所在城里找回了弟弟。第二天,春娥冒着寒风,步行十多里,给派出所送匾表示感谢。
对春娥深深的同情与职业的敏感让我立即做出决定: 去采访春娥,去挖掘春娥的故事,用手中的笔尽力帮助春娥,帮助四姐弟走出困境。
下午三时左右,我带着广电报记者在曹所长陪同下匆匆过了渭河,来到春娥姐弟上学的陈滩小学。从校长和教导主任处了解到:春娥姓陈,非常懂事,正上初一,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大弟有龙四年级,二弟春龙三年级,最小的春慧刚上一年级。自从家庭发生变故,孩子们一年四季见不了一星肉,平日吃菜多是邻里相帮或是春娥从地里捡拾的菜叶。为了照顾弟妹,春娥学会了做饭洗衣。刚开始学蒸馒头时,还把锅烧干把蒸笼烧糊过。这几年,学校虽可能减免四姐弟学费,但陈滩村和陈滩小学条件有限,春娥姐弟日子还是令人揪心不已----
放学一小时后,校长陪我们来到春娥家。眼前的家让人心酸而震惊: 一个多高的院墙摇摇欲塌,几间厦屋上有毛毡盖着,两块破门板把院子与街道隔开。春娥在黑漆漆的灶房做饭,土炕上仅有的两床被子单薄而破烂。寒风中,手指红肿的三个弟妹趴在院内的石板上写作业,屁股下是缺肢膊短腿的破板凳。吃晚饭了,春娥端出三碗上面漂着萝卜叶子的面糊糊和几个馒头。问春娥为何不吃,春娥讷呐地说,我不饿----听得此话,在场记者再也忍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采访春娥后知道:三天前,弟弟有龙偷了邻家一只鸡,用卖的钱给大姐买条了红围巾,春娥生气打了有龙,有龙负气离家出走。找不到弟弟的春娥只好求助村长,村长报了警,两天后,有龙被曹所长送了回来。春娥为了答谢,用捡破烂卖的零钱买了牌匾送给了所长。
记者责任:著文倡导人间大爱
采访回来的当天晚上,我和记者史星文饱含泪水赶写出了3000多字的通讯《四个孩子一个家》,次日在广电报第八版”社会聚焦“栏目加编者按推出,有线电视台”有线传真"栏目也做了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冬日的渭南立即掀起一场救助春娥姐弟的暖流。全国扶贫状元、教育局,妇幼院、爱心特教学校、服装厂以及众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了援手。三天后,我带着"暖冬行动“一行十数人再次来到春娥家里。这次,志愿者送来了5000多元爱心善款,送来了米面油,送来了棉衣棉被,送来了桌椅板凳,送来了学习用品,送来了免除四姐弟学费的政策----
五天后,"社会聚焦“栏目再次刊发3000字通讯《没妈的孩子有人爱》。社会各界更加地的爱心行动一浪高过一浪-----
第三次见到春娥,春娥说出了埋在心底秘密与心愿: 父亲服刑后,四姐弟一直没去看过爸爸。因为我有警校毕业从事劳改警察的经历,而春娥父亲服刑的监狱我也很熟悉。记者的责任感促使我策划了一次特殊的接见。在多家媒体和多位爱心志愿者见证下,春姐四姐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父女见面,哭声恸天。这次特殊的接见对入狱后破罐破摔的春娥父亲触动很大。当他知道社会没有因他犯罪而歧视孩子,反而在危难时纷纷捐款捐物帮助春娥姐弟的事情后,这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当场发誓从此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接下来,第三篇系列报道《爱心无价》,记者用笔用心用情传递出满满的社会正能量与人间大爱。
独特魅力:声音艺术让《春娥》定格
后来的十多年间,我虽换了几个岗位,但始终有种要把春娥故事以某种文艺方式呈现出来的冲动与想法。2012年,我开始接触广播剧这一独特的声音艺术,并且很快熟悉了创作规律。《永远的老腔》,《迟开的野山菊》双双被列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双双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银奖等多项荣誉。广播剧也让曾经一度迷茫颓废的我再次焕发出对文学创作的激情,并且日渐充满了自信。
#p#分页标题#e#2014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春娥的故事突然间再次在脑海中闪现。我意识到,自已多年来苦苦等待的用来表现春娥故事的艺术形式不就是广播剧吗?《春娥》剧本两天完成了初稿。剧情围绕春娥面对逆境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刻苦求学,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故事展开。为了剧情需要,我进行了艺术上的适度创作,把春娥妈留在了剧中:丈夫入狱,思念心切的春娥妈探监路上遭遇车祸。春娥在日复一日的困境中,与弟妹相依为命,悉心照料母亲,为母亲寻医问药,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了这个风雨飘摇家庭的重担-----《春娥》剧本五易其稿后,收入2017年初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的《花开的声音》剧作集中。
独具慧眼:文化公司看上《春娥》
新媒体时代,各类文化传播公司业务也在与时俱进,广播剧的制作播出也不再是广播电视台的专利。 2017年仲春,陕西资深广播剧人王宝琴带西安文化公司总经理刘飞、副总经理毛航超专程来到渭南,说从《花开的声音》上看到《春娥》剧本,当下被春娥四姐弟的故事深深打动,愿意出资录制《春娥》。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春娥》终于可以用广播剧这种艺术样态面世传播了。
九月下旬,在《春娥》即将完成录音合成之际,我突发灵感,在剧中增加了一场戏:[秋天到了,春娥家院里那棵山楂树上的果子红了,春龙,春慧闹着要吃山楂,春娥说每人只能吃三颗,剩下的山楂摘下来卖钱要给妈妈买药]。这场戏也为最后一场戏埋下伏笔,让剧情前后有了呼应:[春娥初中毕业考上技术学院,开办“春娥山楂红"网店,把家乡出产的山楂果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她还把挣来的第一桶金捐给了母校-----至此,春娥这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发生了嬗变,她如山野间不起眼的山楂果一样,历经风雨,终于红透了,成熟了,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了。基于此,我把《春娥》剧名改为《山楂红了》,这就有了另外一种寓意与深邃的意境。
严把关口:挑选演员费尽周折
《春娥》剧中需要三个6到10岁的小演员。盛夏的8月骄阳如火,在持续40度的高温中,王宝琴和演员寇铭连续奔波了一个多月,先后目测面试了65个孩子。演员寇铭得到备选资源信息后,不论远近,一次次开车前往考察并负责接送孩子。听说剧组选演员,有的家长带孩子上门毛遂自荐,宝琴导演始终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认真对每个孩子进行试戏甄别,力求贴近角色、符合剧情需要。功夫不负有心人,第32天头上,剧组终于确定了乖巧懂事的有龙、活泼调皮的春龙、聪明伶俐的春慧三个角色的小演员。
演员虽有着落,可他们毕竟是天真烂漫、充满好奇而毫无演播经验的孩子。为让他们尽快熟悉剧情与角色,导演不厌其烦一遍遍辅导。要求他们必须熟悉台词、情感表达务必准确到位。
剧中三弟妹到位后,可本剧的主角、演播大姐春娥的毕颖华却在国外学习难以归来。为了等她,实录日期只好一次次地顺延。不过,这反倒为几个小演员赢得了更多的排练时间。开始时,小演员虽对剧情有所理解,但表达总不到位,注意力一不注意就会游离于剧情之外。每当此时,宝琴导演和寇铭就耐心地示范鼓励,并先后四次进行了实地集中排练。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春娥》开录后,录音环节一气呵成,小演员性格特征鲜明,个个演播到位。
同舟共济: 录制力求精益求精
《春娥》录制过程状况不断:从国外等回来了大姐春娥,可演播三个弟妹的小演员却开学了,只有双休日才能录音;演播四姐弟的演员到位了,可录音师又有重要任务不能分身。探监那场戏,四姐弟都来了,可扮演父亲的王军又差旅外地。不过,情急之下,导演只好拆分录制,最后拼接,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录音师的工作量。
录音师王嘉寅具有多年的从业经历与良好的职业素养,除了操控录音还着眼全剧。为了整体效果,他一秒秒的剪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合成,力求避免任何瑕疵。音乐编辑焦咏毕业西安音乐学院,有多部获奖作品,工作中不慎扭伤了腰,为了不影响录制进度,几乎是匍匐在调音台上完成了音乐与音效的合成工作。
让我们记住《山楂红了》这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广播剧团队吧。
导 演:王宝琴 、殷满仓
编 剧:殷满仓、殷 晨
出品人:刘飞、毛航超、赵刚
演 员:毕颍华、张睿洋、朱语晨、王梓涵、李继华、王 康、
王劲一、刘明珂、寇 明。
解 说:王 艺
监 制: 周泽洋、王瑞兵
录音制作:王嘉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