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之心,挖掘远古生物瑰宝
52fw.cn 06-20 次遇见有关5.2亿年前古生物的一项发现,让云南大山里的一隅小镇,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即将建成迎客,古生物化石,如今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金字招牌,然而在30年前,当地人曾希望把那座山移开开采矿石。”一见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就与记者分享“澄江生物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基础科学”就像城市发展中的“山水城林”一样,是发展的“根基”,是科学的“富矿”,值得以敬畏之心相待。
在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很多人都知道,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有一个“视若珍宝”的牛皮纸信封,里面是30多年来,他野外勘探写下的6本日记。翻开1984年7月1日的日记,有这么一句话——在帽天山(云南澄江县)采集到叶虾类化石。
“就是这块化石——纳罗虫化石,拉开澄江动物群发现的序幕。1985年,侯先光和他的导师张文堂,在中国《古生物学报》上报道此类化石,并命名了澄江动物群。”赵方臣说着从化石标本盒里翻出一块化石,“这就是当年采集的一块,你看!5.2亿年前没有生物矿化外壳的软躯体生物——长尾纳罗虫就长这样。这里是背壳,两侧有腿肢漏出,这里是触角,它保留了完整的消化腺。”在澄江动物化石群被发现之前,中国地质界几乎没有见过如此清晰、完整的“软躯体动物”化石,动物软体部分在死亡之后,很容易被氧化降解,如果不是经历特殊环境下的“快速埋藏”,几乎不可能被保存下来。然而在澄江县帽天山,一大批类似的软躯体化石、海洋生物化石不断被发现,这对研究现生动物起源、演化的意义重大。
赵方臣说,1984年至今,老一辈科学家从未放弃对这一化石群的研究,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陈均远积极牵头“申遗”,把澄江化石研究推向了世界——经过30多年“接棒式”的勘探,从澄江县陆续带回的数万枚化石,记录了5.2亿年前近300种、20多个动物门类的早寒武纪动物群,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个极为壮观、丰富的全景式“远古世界”。
2001年1月出版的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认为,云南澄江化石使脊椎动物出现提前6000万年,这些化石解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世纪谜团。“澄江动物群”研究意义重大,很多成果都发表在《Nature》等国际期刊,国际媒体争相报道。纽约时报称之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国际科学界将其誉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和“世界级的化石宝库”,专门研究早期生命的一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说:“只有一种事实是非常清楚的,澄江动物群化石,永远是科学的大厦。”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陈均远与云南大学教授侯先光、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共同研究的“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每一个‘星辰大海’般的伟大科学进步,都少不了‘扎根大地’的基础科学研究。”赵方臣深有感触,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地质勘探工作也得到了地方政府、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而类似“帽天山”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发展的轨迹中。 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帽天山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