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富养起来的女生最后都怎么样了
网友 10-03 次遇见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虫蚁。——鲁米
1
小A的婚姻并不美好。从小就被宠着长大的小A,漂亮单纯,学生时代起就是很多男生的女神。
毕业后,小A也早早地结婚了,从父母的保护到丈夫的宠爱,相比仍在为就业烦恼不已的我们,她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但最近一次听到她的近况,她却是处在婚姻破裂的边缘。小A是一个很依赖的人,在家里习惯衣来伸手的她,自理能力基本为零。同宿舍的几乎没有看过她自己洗衣服,从来都是打包回家去洗的。每个学期的开始、结束,都是她妈妈过来帮她收拾的行李、床铺。
我曾经听过她妈妈说:
我从小就不让小A学着做饭,有些事情,女儿会了,就会做一辈子,辛苦一辈子。
父母能无条件宠溺,可是丈夫却做不到。像老母亲一样照顾小A一年多后,被工作和生活压力压得无力喘气的丈夫,终于投入她人怀抱,要和小A离婚。
即使长大后我们不再看童话,却仍然渴望着当公主。我们忘记了童话的情节,却把“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尾烙在心上,甚至奉为人生理想。
可现实的“公主们”从未真正读懂童话,公主想要达到最后的完美的结局,总是要经历磨难。而到最后,公主也已经不是公主了,她们都蜕变成长为皇后。
在心理学上,皇后是一个投影集体意识的理想女性典范,代表的是集体意识当中女性的主流价值。女性必须成长,当公主是别人赋予的恩惠,而当皇后,却是自身成长的果实。
2
格林童话里,有一个被老皇后宠着长大的公主。有一天,公主要出嫁了,极爱女儿老皇后,为她准备最多最好的嫁妆、护身符、会说话的马、侍女。
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能帮女儿想的都想到了,能帮女儿做的都做了,这样的妈妈无疑是个问题——无微不至的背后是对外在世界的不安与焦虑、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与贬抑。
对女儿而言,来自母亲这样的信息会使自己长不出自信的力量,内心脆弱、空洞。当女儿必须走进现实世界的时候,脆弱的心灵状态就被暴露出来,所以母亲才需要准备那么多的嫁妆和一切她能提供的保护工具。
母亲觉得需要为女儿准备得越多,越突显了女儿面对外在世界的能力不足,这些母亲爱的礼物都说明了女儿的脆弱无能。
果然在路上,软弱的公主被野心勃勃的侍女取代:“公主骑着破马,穿着侍女的衣服,而侍女骑着骏马,穿着公主漂亮的衣服”,侍女代替公主嫁给了王子,而公主成了牧鹅姑娘。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牧鹅姑娘》,但你只看到了溺爱公主的老皇后,卑劣的侍女,还有那个好像什么都没有干就被幸运光顾的公主。
其实这个童话,你尚未读懂。
3
《牧鹅姑娘》讲的是女性依循着内在的召唤,进行一场自我追寻的历程,也是讲述女性如何摆脱与母亲共生与依赖的问题的成长故事。
女孩生命发展的历程中,总是会升起一个渴望独立自主的动能。和王子结婚、成为皇后是《牧鹅姑娘》里的公主追寻生命完整的动力,婚约成了一个关键的召唤,公主是为了结婚才要离家踏上旅程的,是女性内心那个渴望独立自主的自我能够被允许发展了。
在故事里,婚配象征着自我完整的想象,这样一个对自己全面发展的梦想,从无明当中升起,引导这个女性开始走向未知。在现代的社会里,爱情与结婚当然不是女性唯一长大成人的方法,很多的理由都让女儿决定离家,例如求学、工作、职业发展等。
关键是女性是否意识到离家的原因里隐藏着内在的信息,不只是说得出来的理由,还有内心的渴望。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童话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于任何问题,都一定准备好了某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等着你。”
情节简单的《牧鹅姑娘》其实浓缩了多数女孩的一生,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度过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长大后,患着“公主病”的我们却没有办法再当“公主”,因为该来的总是要来,波折和不怀好意的人总是在前头埋伏着。
我们总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侍女”那样的敌人。
故事中的侍女是个坏心眼的角色,是公主苦难的起点,但若不是坏心侍女的出现,公主不会长大,只是换了一个城堡,继续无知天真。
我们试想,如果公主说:“你去给我拿水!”女仆马上应答:“是!”然后照办。这样公主会很幸福,她不用付出任何力气,就会有水喝,她的生命可以永远处于被动,女性自我发展的历程将不会前进。
但侍女拒绝用这个金碗替公主盛水,公主只好自己下马来,用双手屈成一个碗,让自己有水喝。
成长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我们再不情愿也早已在摸爬滚打中慢慢成熟。社会对女性并不公平,我们要让自己“有水喝”,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金碗,就要有成熟且独立的人格,从心灵上真正成长。
4
电视剧《归去来》,记录了两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在海外留学的发展故事。
在萧清的家庭中,她的父母早早就培养她的独立意识,让她自己做出每一步选择,学会独自面对生活的难题。她的父母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
而书澈的家庭则相反,他的父母会给他摆平生活中的一切难题,甚至未来的生活都早已为他安排好。他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
在这两种环境下长大,萧清遇事果断、有原则,而书澈则表现犹豫、逃避。
书澈开车撞伤了人,父亲花钱让司机“顶包”。他自己创业开公司,父亲的朋友变相行贿给他注入巨额的投资。甚至他的父亲坦言,自己知法犯法收受贿赂都是为了给他多留点钱……
书澈很痛苦,好几次都挣扎着说:“我只是想靠自己活出个样子”。有一个细节很生动,他苦心经营的一切总是轻易被父母摧毁,他在房间擦去了过去公司的经营计划,写了“田园将芜”四个字。
他写给父亲,也写给自己。
随着剧情的发展,书澈终于意志坚定,脱离家庭控制之后实现了“二次成长”,在心理上主动像“孤儿”一样,开始独自承担自己的人生,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理念,逐步走向成熟。
心理学家吕旭亚在新书中写道:遇到困难后,比如进入一座森林、或掉进一个地洞或者误入一条通道,这是人生的跨越;遇到会指路的人,能像公主一样开口说:“让我活下去,我会报答你。”这是人生的成长;碰到坏蛋、恶魔,接受挑战,伸张正义,是一场庆典……是一趟标准的英雄之旅。英雄之旅是寻找真实自我、完成自我的过程。而迈出英雄之旅的第一步,则是承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儿”,无父无母。
不依附,不执拗,明朗的人生,只属于独立的人。我们每个人都生而有翼,终将开始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
当你终于鼓起勇气走过内心的阴影与脆弱时,你独有的生命礼物就在黑森林的尽头。——by: 《公主走进黑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