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用小说讲天津人的文化
52fw.cn 04-27 次遇见2017年由林希先生亲自编选的自选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这套丛书又推出两个长篇《桃儿杏儿》《买办之家》,这些当时在市场上反响很好的作品,再度引起了读者的关注。2018年,林希先生在今晚报副刊的专栏文章也结集为《犄角旮旯天津卫》一书,成为副刊文丛中洋溢着天津风味的大菜。林希先生的作品就像旧时代天津的风俗画,生动、隽永。他的小说比博物馆的史料更翔实,比人们口中传说的故事更鲜活,把那个远去的天津的缩影,深深地镌刻在了当下人们的记忆中。日前,著名作家林希先生在天津寓所接受本报独家采访,讲述文学创作背后的故事。
津味小说风靡至今
本报:您在美国的家里有好多书么?
林希:家里人不让带,多重啊。勉强带过去一本影印本的《红楼梦》,那个是我最舍不得的。我在美国通过网络看书,网络上什么书都有,把内容下载之后阅读,但是看电子版和看纸质书的感觉不一样,没有那种亲近感。看纸质书是直接跟智者对话了,看电子版就像听别人讲故事,不能激发内心的感悟。我最近在看流沙河的书,他是大学问家,也是我的老朋友,我送了他这套自选集。
本报:您的作品的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为什么这样的语言风格会被市场认可?
林希:我大半辈子写作。第一,不追风。我开始写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期间,中国文学界有多少新流派、有多少新潮流、有多少新主张?又有多少可以留下来的作品?文学写作就得老老实实,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和人们直接沟通的渠道,只讲标新立异不行。这是我们中国的特点。到了日本,越是没有人看过的东西,越是看不懂的东西越时髦,美国的摇滚乐常常能吸引千人万人疯狂参与,尽管他们一点英文歌词都听不懂。那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中国人成熟,一定要自己能够接受才会喜欢。我在这一点上说得过去。第二,不要哗众取宠。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哗众取宠得到的微乎其微。只有老老实实做事情的人也许还能做出一点事情。比如听歌,流行起来像一阵风,那这个音乐的目的是什么?文学也是一样,哗众取宠最没出息,你自己坐不住,怕别人看不见就出来蹦跶,是没有出路的。过去唱戏的人有句话:“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戏。”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训是永远流传后代的。我写作坚持的是,无论外面多热闹、无论别人多不待见我,我就写我的东西,写大家喜欢看的东西。多少人以大师自居,一脸教训后辈的态度,吓唬人是没有用的。写作是永久的事情,这是我唯一的教训。
不久前,我给流沙河先生寄了这套书,他好久没看小说了。流沙河先生看了以后发来短信说:“好啊好啊。这个小说把我吸引住了。现在很多小说都把最重要的东西忘掉了,就是不抓人。”这个是实话。我的小说,追求的是雅俗共赏。普通人也能看出点故事来,看过故事之后还能领悟一点内涵。有文化的人也挑不出外行来,觉得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东西。要找到自己站得住的角度,最怕是自己不自信,东一脚,西一脚,最后一场空。我写作时遵循的规矩是不要忙,不要急于求成,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本报:津味文学创作的语言特色有哪些?您文章中的语言生动而适合书面呈现,怎么才能既“接地气”又有文化味儿呢?
林希:语言的问题是大学问。文学第一位的是语言。为什么有些小说看不下去?干干巴巴。因为语言没有特色,或者是只有书本语言或规范语言。小说要运用地域的语言。但小说中的语言不是地方语言而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有文化品位的语言。写小说也不是说相声,有些相声语言听起来也许并不反感,但印成文字就恶心了,那样的语言是没有文化品位的。
所以,语言首先要有文化内涵,要使用规范用语,最后重要的要有自己的特色。老舍先生的语言是老北京的,但他的语言和北京土语是不一样的,还是有规范在前,有他自己独特的行文方式。我的小说语言也不完全是天津话,而是有中国人共同的语言规范和自己的行文方式。外国人叫“造句的方式”,造句听上去是低年级小孩做的事儿,其实造句是建立一种语言模式。读外国小说也是一样,即使是翻译过来的,仔细一品仍能体现作家自己的特色。我选择的这种语言是为了叙事方便、沟通没有障碍,没有特殊的地域用语,用最通俗的方法叙述自己的故事。
本报:写小说的技巧有哪些?
林希:写小说,语言是一道大门,大门开不开,就进不去。还有非常重要的是要有故事,要有情节,要懂得营造故事。不停地给读者制造悬念,让读者关心你作品里每一个人的命运,个人命运的变化才是吸引人的关键。这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关键。
如果人物定型化,很难制造悬念,谁还会读下去?我读过的俄罗斯二战小说很多,很多书在写作上给人的悬念,绝对在常人的意料之外。《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写了十个青年女性战士的青春美,这是一个最最感人的故事,那么美丽的青春,那么美丽的女子,在战争中一个一个地死掉了,而且死得那么美丽。为什么死得美丽?每个人都在尽到自己的最高使命后被杀害。而艺术就是要选择美。
我写作遵循的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写作规范。以《西厢记》为例,美丽的崔莺莺遇到了可爱的张君瑞,遇到了不通情理的老太太,而聪明可爱的小红娘在两人之间起到了那么关键的作用,人物的命运和情节发展要给读者以期待,这是需要技巧的。
巴金说写作没有技巧,但是他写出来了,把你征服了。这就像会打枪的人根本不用瞄准,因为他练了多少年了,不会打枪的人,没有技巧不可能打得准。写作技巧要从观察社会、生活积累中获得,还要有一点小聪明。小说可以设计得很宏大也可以很正统,但是没有技巧,故事就没办法说得圆。吸取中国传统写作经验也是一个有分寸的东西,死板地学章回体也不行,要真正把握叙事技巧和情节设置。
比如,我的《相士无非子》写相面算卦,反响还不错。这里有我的一点见识。我们家败落之后,最大的事情就是相面算命。动不动就是找人看看什么时候才能时来运转呢?所以,从小我经历了很多。曾经有一次父亲很长时间没回家,母亲就找师傅看香。师傅点上香念起了咒,一会儿眼泪鼻涕就下来了,一阵冷风嗖嗖地,看香先生说,人没事儿,还活着,在上海呢,快回来了。其实,就是装神弄鬼,房顶上放一块冰,制造效果。折腾半天,家里人就信了。那个时候,一个花花公子在天津玩够了,能去哪呢?只能是去上海。他带的钱也不多,玩不了多久,肯定就得回来了。这是一种心理学、统计学再加上推理。
再比如,劝业场紫阳里有个白胡子老头刘铁嘴,算命特别准,不用你说话,进来就告诉你,你要问的事情怎么样。他有自己的相室在里屋,外屋是看相的人等的地方。他每天挂三个号。有的人第一天没挂上号,第二天又没挂上号。等号的人互相搭话,这个问,你为什么来呢?那个答,想算算家里老爷子的病什么时候能好。老爷子咳嗽,是老病。转天挂上了号,算命先生告诉他,你家里人的病再过两个月就好了。都觉得是算命先生料事如神,其实他知道当时是冬天,再过两个月就开春了,老病自然就不犯了。新中国成立后,组织过江湖骗子的自我揭秘,我因此知道了好多这样的事。我就是用我自己的经历、野史里的边角料还有这些故事,堆积成一个个小说的题材了。我认为小说的技巧就是要把故事编圆了,让人们相信又要保持悬念,我的写作靠的就是这种小聪明。
读过的书化成了心中的故事
本报:据说,您酷爱读书,能否谈一谈您的读书偏好?这些阅读偏好对您的写作有哪些影响?#p#分页标题#e#
林希:我虽然没有专门学习写作,但小时候看过太多中国传统小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优点,如果有优点的话就是过目不忘。只要我看过的东西,多少年都不会忘。我二十来岁时在编辑部里,方纪是我的领导。他说有一篇文章找不到了,我抬头看看码好的期刊,拿个凳子上去一抓就找到了。只要是看过的文章,什么时间在哪一期刊物上发表过,都能记得,都能找到。所以大家都离不开我,我是他们的“活字典”。
我的创作与我的生活经历有关。我们家是个败落户,大家族里各种各样的败家子我都见过。我正处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我1935年出生,1937年“七七事变”,等我上学时就挂日本旗子了,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宣战,美英公司都关门了。我家在美国洋行做事,财产都被查封了。那个时候天下大乱。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天津人爱起哄,满街追日本人,抢日本人的仓库。日本人的仓库是分类保管物品的。赶上抢的那个仓库都是趿拉板。满大街都是卖趿拉板的在吆喝,“小日本倒了霉了,买吧,买吧,回家烧火去吧”。
我小时候确实爱读书。我的母亲是书香门第,她和邓颖超是同时代的人,那时已经有女校,我母亲家属于老式的家庭,不让女孩子出去读书,就在家里立学馆讲学,读四书五经之类。她从小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属于最早的知识女性。我母亲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从我11岁时,母亲卧床不起。那时候我父亲在山西做事情,我在家守着母亲,不能出去。母亲的床下有一箱子书,我就把她的书从床底下拉出来,阅读武侠小说和《镜花缘》等。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看半白话书,小孩子很喜欢模仿。你能写,我也能写,我就在家里写着玩,是一种小儿科的理想主义和小儿科的乌托邦。再加上我看的杂书很多,特别是明以后的笔记小说那几年里我大体上全都读过来了,例如《明记南略》《明记北略》。宋代的笔记小说稍微久远一点儿,看得少些。再加上我过目不忘的小本领,看过的故事能记一大堆,编起故事来自然就信手拈来了。
有故事的人钟情于天津的老故事
本报:据说您家里也是天津卫的大家族,这对您的写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林希:我的家族是个大家族,四辈不分家,老太爷一个人挣的就够全家的开销了,家里的四个儿子都不出去工作。
我的祖父是严修在严氏家馆基础上创立的敬业学堂的第一届学生(南开中学前身),是中国第一代会说英文的学生。他学英文学到28岁,拿了老太爷的信找了一位爷,那位爷让他去了美孚,一个月800大洋交到家里,还有额外的补助自己花。我家家谱里定了十八个字,也就是十八代,我的祖父是晋字辈,我的父亲是凤字辈,我是虫字辈。我从小就不服气,后来才知道虫是虎,但是不好听啊,我改成侯红萼。
我经历过大家族,见过四堂五堂的大院子,家里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子孙们不努力。除了个别人出去上“新学”,大部分人都在家里当“吃饭虫”,这种环境下出来的孩子能有几个向上的?
我祖父行三,他讲过他哥哥的事,就是二爷。二爷旧学底子厚,经史子集读得多,字写得好,但读书读得人“傻”了,见到外边来人就往后院躲。那时候有跑书馆的人带来笔墨纸砚和字画古董,有一次带来一幅黄山寿的《百菊图》,二爷花了一大笔钱,视如珍宝。结果发现是假的,被人骗了,就扔了。我还见过各种各样的败家子,赌的、嫖的,做各种坏事的。有一个败家子去饭店吃饭,一个不高兴就把人家桌子给踢了。老板问哪个地方伺候得不对呢?他嫌饭店的海参切的块儿不一样大。饭店赶紧收拾,重新做。过去的饭馆,一年三季不付现钱,年底算总账,家里一看,饭钱怎么那么多,人家连毁家具碗碟的钱都算上了。我的父亲爱赌博,钞票像小山一样堆着,天天用扑克牌赌博,每副牌只用一次,他们把扑克牌用钉子穿透,就是为了防止作弊。我们这些小孩,就在旁边等着拿他们用过的扑克牌来玩,就是荒唐到这种程度。国民党货币改革时,不允许老百姓手里拥有黄金。一个大家庭几年时间就败落了。
另外我还有特殊的经历。我的父亲荒唐,轻易不回家,回家就这个来请,那个来请。母亲就不放心他,每次有人请我父亲出去就让我跟着他,除了去下处时候不跟着去,饭店酒楼舞场牌局,到了七八岁的时候我就什么都见过了。这是我比现在的作家有长处的地方,就是见过好多旧时代才有的东西,包括跳大神、看香好多我这个年龄的人都没有见过,而这些东西都曾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本报:您的作品写了不少天津卫的野史、民俗风情、码头规矩、江湖黑话,您是怎么了解这些市井生活的?
林希:我从1957年开始反右被波及,到1980年平反时已经是45岁了。那个时候,我20岁就到工厂在车间劳动和扛活的体力劳动者混在一起。在牛棚的时候,几十个人里牛鬼蛇神什么人都有,有国民党的团长、有土匪,有小偷,每天晚上交代的罪行千奇百怪。他们讲的这些给我增加了广泛的社会知识,没有广泛的社会知识,没法编故事,至少编出来的故事不那么吸引人。我什么人都见过,这个经历让我知道没饭吃的人是怎么回事,知道有饭吃的人是怎么回事。所以,我的社会知识比一般人广泛,“文革”对我来讲也是个知识积累,尽管这个积累很不舒服。
我拉过小袢,就是几个人排成一队把上百斤的东西拉着走,这个活儿最怕停下来。旧社会,拉小袢的时候通常是掌柜的小儿子拿着马灯在前面走,白天也点灯,为的是叫别人让路。远远地见警察过来就要给警察一个红包,里面是两毛钱。因为警察一喊停大家就很难再拉得动。这个活儿非常辛苦,大棕绳拉一会儿肩膀上的血就出来了,一周后就结痂,最后变成老茧。有一次,我冬天蹬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