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物理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52fw.cn 07-22 次遇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有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与人类生活、社会、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物理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才是中学物理课程的价值所在。聚焦物理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弄清物理学科的本质
物理是科学学科,而不是工具学科。物理以感知为基础,需要有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方法和态度,不是简单地给出学生一套逻辑规则。它从起始阶段就扎根于活生生的认识过程中,需要从丰富的感知中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探究活动。它强调科学知识是暂时的、主观的、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所以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但这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所以物理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能力和科学情感。
二、认识和理解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物理学科课程的学习来落实。因为物理学科要研究本学科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什么,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制定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从学科本质出发,对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要求,明确本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
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发展,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化。一句话,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物理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物理学科的教师,要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这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素养核心时代”的必然要求。
三、在教学中落实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实现由“重知识”向“重过程”的转变,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科学态度放在首位。
《课程标准》过程方法目标与学生能力的关系: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具有初中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经历信息处理过程、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学习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所以学生的能力与过程方法是不可分离的,关键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才能得到,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态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一)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物理概念为基点,以物理规律为主干,经过科学思维建立起来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实验学科。其特点决定了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力的概念的形成:首先,搜集大量现象:人掷铅球、运动员举杠铃、马拉车、鸡啄米、磁铁吸引铁钉、手提书包;接着,分析概括归纳上述现象的共同点:两个物体,一个动作;最后,用恰当的物理语言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学生所经历的过程是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所用到的方法是概括归纳法,培养的能力是分析概括能力。
(二)重视实验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交流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落实实验原理的教学,首先要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提出科学探究问题,之后放开实验思路,让学生设计多样化实验方案,再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交流评估拓展实验。
例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一种是直接实验,教师敲击音叉、拔动钢尺发声,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一种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让学生体会所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工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作图原理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作图题,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多的是反映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不能为了作图而作图,而应该把其变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习惯。
例如:很多学生会作光的折射图,但不会解释“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鱼叉为什么不是正对他看到的鱼?应该怎样叉鱼?”这一生活问题需要学生先画折射光路图,然后按照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完成或说明。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通过一步一步的光路图来解释,这样就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光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
所以,作图题,不是教会学生如何作图,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作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力学问题时先习惯画受力分析图,分析电学问题时先习惯画电学分析图,分析杠杆问题时先习惯画杠杆示意图等。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
物理教学不能“为知识而知识”,而应将知识作为育人的载体,充分挖掘知识建构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内在价值。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教学:可以通过播放一则交通事故的新闻及事故现场的视频,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速度快就比较容易发生车祸?为什么对车辆要限速限重?高速公路有时会发生追尾事故,如何求出汽车行驶时的安全车距?(了解人在正常情况下的平均反应时间)为什么不允许酒后开车?为什么乘坐飞机或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除了交通事故外,汽车行驶时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如何做一个文明司机?如何在大街上行走?为什么在道路上要远离、避让运输危险品的车辆?让学生感悟到任何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
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培育并非易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滴做起,切实把“新课标”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重视方法、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让物理教学质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