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名校物理奥秘 天府七中用品质引领风尚
52fw.cn 08-10 次遇见中国网12月12日讯(刘杨)今年六月,开办仅仅两年的天府第七中学就被四川省物理学会授予首批“物理学科教育基地学校”的称号,高水准的物理教育教学备受行业瞩目,天府七中在物理学科的课程建设、“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及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的参与等方面,体现出其在办学品质和教育专业上的至高追求。在天府七中“名校”的品牌价值引领下,该怎样去彰显学校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天府七中副校长吴波一一给出解答。
中学物理学科教育的生命价值
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每一个青年时期的学生,都带有哲学家的色彩。而中学生兼有儿童的天真与青年的忧郁,在这一阶段,学生既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兴趣,又饱含着对人与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古往今来的物理学家都试图从纷杂的自然现象中找到简洁而统一的规律,并力求用这些规律去解释整个宇宙的运行,甚至试图用这些规律去理解社会现象。正是由于物理学科的这一特性,很容易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既包含了对自然现象本身的关注,也会引发学生由外及内去思考人的存在。同时,当人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理解自然时,也会折射出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去理解社会。自然是怎样的自然?宇宙是怎样的宇宙?人是怎样的人?在运行的表象后面有没有一个规律在支撑?如果有,又是怎样的规律?人受不受这些规律的支配?如果受,人的存在价值又在哪里?或者说人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因此,物理学科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兴趣,还能引发学生对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有所反思。
吴波谈到,在教学过程中解读好物理的自然价值、学科价值、人文价值就十分重要。不但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人格的塑造。因此,物理课程应该呈现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观念以及科学精神的高度关注。
融合贯通,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
1543年,科学史上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另一件是萨维里的《人体的结构》出版。其中《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真正诞生。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思想的进化史。然而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注重了其知识性功能或者选拔性功能,却忽视了物理学科的文化性功能。对学生来说,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对物理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内在的逻辑性、文化的渗透性,应该具备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吴波讲到,天七物理学科融合贯通的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持续性、系统性、完整性、丰富性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从而也保证了物理学科文化的渗透更为透彻。
天七物理课程不仅着力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科学理性精神的生长与批判思维的养成,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不但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知识的贯通性,还非常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基于此,天七物理在学术课程的开发上有意识地进行横向的融合。校本资源的开发不但融合了人教版、教科版等中外各个版本的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物理学史”以及“物理与生活”等阅读材料。此外,天七物理也非常注重纵向的贯通。学生通过系统性、连贯性的培养,保证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性和物理思维培养的连续性,为学生后续的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
分层分类,量身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下,天府七中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吴波介绍,在初一的课程中,有一门必修课程叫《科学探究》,每周开设一节,主要以项目制、小课题的方式开展,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天七蚊子会这样多?为什么天七不卖薯片?其实这样一些引人思考的小话题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科研性,这些话题几乎具备了科学研究的所有要素:思考、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等。在进入初二、初三后常规课程再进行分层教学,使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大加强,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天七专门开设了高阶课程。高阶课程非常注重大中和高初的衔接与融合,课程的设置也更为立体和连贯。吴波表示,现目前的一些课程,由于时间不够连贯,模块比较零散,导致学生在认知上浅表化、知识上碎片化,也很容易在物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上出现问题。基于此,天七物理高阶课程的设置非常注重融合和贯通,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时更连贯、更立体、更具逻辑性。
丰富多元,为学生打造多维度的“课程超市”
精准的分层教学很好地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并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而两百多个门类,四百多个学习模块和项目制学习则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和课程体验,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例如,把蜡烛放在杯子后面,迎面吹来的风会使杯子后面的蜡烛熄灭,影响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哪些?看似一个很常见的空气动力学现象,却需要学生大量的查阅资料、做实验,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总结出深刻的科学道理,最后再相互对抗、比赛、辩论、提问。吴波谈到,天七在常规课之外,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和项目式学习,IYPT(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便是引入的项目之一。这一竞赛围绕每年不同的17个物理问题展开,参赛者可自由组队,通过实验、撰写论文、团队答辩等方式,近距离完成科学研究,并学会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一年后再现场进行组队PK、答辩。天七在初中便开设了IYPT,如蜡烛论题一样,目的就是让学生能体会科学精神,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思维。
#p#分页标题#e#丰富多彩的课程不但应该在校园里,更在生活中。到自贡盐井观察杠杆;到三峡大坝看连通器;到绵阳风洞体验空气动力学,在天七每年的研学课程中,都会有以小课题的形式呈现的物理元素。在吴波看来,选择多元、体验丰富的课程体系,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需求。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可以选择IYPT,理论功底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学科竞赛,暂时还没有喜欢上物理的学生,也可以就按照常规的学术课程进行学习,或者在选修课中去尝试着感受物理之美。
“软”“硬”皆施,构建优质的教学生态
从第一年探讨“有没有”的问题,到第二年解决分层分类的精准和标准的问题,再到第三年抓住关键词“有效”、“丰富”的3.0版本,不断升级的物理课程,为教研工作从源头上不断带来新动力。针对课堂教学开发了学本,并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教师记录使用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改进和调整;针对课后学习开发了作业本,并实时关注作业分层是否精准?习题设置是否合理?学生反馈是否正常?吴波介绍到,下一步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体系课程,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些有针对性的问题,综合国内外一些课程资料进行读本开发,切实解决现有教材知识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不够丰富等问题,从而保证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和丰富性。
教师是实现高效、优质教学的关键,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3.0版本的物理课程建设中,天七也引进了大量高水平人才,既有传统名校的名优教师,也不乏清华、北大、北师大的硕士、博士。除了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人才的二次成长也极为重要。通过搭台子、压担子、给路子、结对子等多个层面,对融入天七的新鲜血液进行专业能力地不断强化,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能力、有担当的创新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