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诸葛亮的研究报告: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
52fw.cn 06-15 次遇见内容简介:千古良相诸葛亮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的 诸葛亮,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在《三国演义》里,他未出茅庐..
本文《有关诸葛亮的研究报告: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由小学生作文大全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千古良相诸葛亮的研究报告
一、 研究目的
诸葛亮,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在《》里,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退敌,具有呼风唤的本领,可谓智圣。但是在现实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
2、观看百家讲坛
3、询问、、等
4、阅读他的文章
三、 研究内容
1、隆中高卧定三分
诸葛亮相貌、出身:
《三国志》记载:“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中如此描写:“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由此看来,无论是史料还是小说,对诸葛亮的定义均为身长八尺、气度不凡,可见其才气。
诸葛亮出身官吏之家,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父亲名叫诸葛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
躬耕陇亩:
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随叔父诸葛玄居于荆州。叔父去世后,他们就隐居隆中,耕田为生。诸葛亮与徐元直、崔州平等为好友,常自比管仲、乐毅。后娶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黄氏为妻。
隆中对策:
建安十二年,刘备在数败之后依附与荆州刘表,屯兵新野。徐庶前去投奔,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称其为“卧龙”。于是刘备亲自登门拜见,三国志记载为“凡三往,乃见”。而后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天下局势,规划了三分天下的蓝图,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自此,诸葛亮踏上了征程。
2、鱼水相随永安梦
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听信佞言,闻听曹操南下,便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得到消息,率领百姓、军队南逃,曹操派五千精骑兵追赶,在长坂坡大破刘军。
刘备败走夏口,又正值鲁肃前来打听曹军情况,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做说客。到达柴桑后,诸葛亮智激孙权,孙刘结成联盟,在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曹操。
演义中又加了许多使人津津乐道的,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虽然不是事实,但都体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特点。
三分天下:
赤壁战后,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建安十六年,刘备占领益州,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诸葛亮在率军入川时,曾告诉荆州守将关羽:“东和孙权,北据曹操。”入川后,每逢刘备出征,诸葛亮就留守后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次年,刘备登基,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永安托孤: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猇亭之战中战败,撤回永安。次年,刘备病重,召诸葛亮来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则回答:“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命刘禅兄弟三人父事丞相。刘禅即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候,开府治世,领益州牧。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为平息南蛮叛乱,率兵南征。《三国志》中写道:“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出师北伐:
建兴六年至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先后六次北伐,出祁山两次,与魏国将领司马懿展开了一系列智斗。造出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军事器物。却因操劳过度病重。
长使英雄泪满襟:
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谥号忠武侯,葬于定军山。墓葬极为简朴。
4、赢得生前身后名
开拓农田,兴修水利: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
治国严明,公开公平公正:
作为蜀国丞相,诸葛亮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通过“挥泪斩马谡”可以看出,在法律前面,无论对方是谁,他都会毫不留情,依法处置。同时他也谨遵法律,不利用职位去得到一些利益。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用易中天教授的话说就是:“绝对公开公平公正。”可谓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成就:
诸葛亮是个军事家,这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认可。唐太宗多次与李靖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和八阵图。唐朝时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享同等地位。
诸葛亮也写了许多军事著作,如《南征》、《北伐》、《北出》、《武侯兵法》等。他还推演阵法,作八阵图,改良连弩,造木牛流马。受到后世极高的评价。
艺术造诣:
诸葛亮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都有研究。南朝陶弘景的《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原文来自苹果网,转载请保留,谢谢!)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从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
《三国志》中写道:“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舆地志》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
四、 生平总结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在世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时因其才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p#分页标题#e#诸葛亮精于战略规划,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为之后蜀汉政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更是尽忠尽责,被后人称为千古良相。陈寿评价他: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五、 作品评析
接下来我就浅谈一下对诸葛亮作品的理解。《诫子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原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全书围绕“静”字加以论述,最后把失败归于一个“躁”字上。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修身治学的精髓:要从淡泊宁静处着手,用俭朴节约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坚定,切忌怠懒险躁。此可谓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本文虽篇幅短小,却意味深远。
六、 研究收获
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三顾之恩,是你后半生的全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你永不改变的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你的精华。
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上方谷顶,一道天雷,击碎了你的;五丈原中,一阵秋风,化作了一声叹息。
君虽已离去,可是历史不会埋没你的姓名。当天下大乱,你悄然规划了三分的蓝图,手指轻点,便把矛头指向西川。可叹浮生一梦,永安塌前,君臣相望,泪满衣裳;六出祁山,屡次战败,数番午夜梦回之时,月光冰冷,你心的依然滚烫。
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亦随着那杯浊酒,付诸笑谈。
只是,你的执着,你的公平,你的忠心,将被后人刻在脑海,永不会磨灭。
总结:
演义中的诸葛亮,鲁迅先生说为:“状多智而近妖。”通过对现实中诸葛亮的研究,发现历史上的诸葛亦不缺乏睿智精明之处,明白了做人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执着是的垫脚石。
另:附上有关武侯的几篇文学作品:
《出师表》、《诫子书》、《诫外甥书》、《隆中对》
还有几:《卧龙吟》、《哭诸葛》、《浮生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