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特色之路调研报告
小编 03-31 次遇见甘孜藏族地區新農村建設特色之路調研報告
一、調研背景
(一)建設的内涵
新農村建設理解關鍵的是在“新”字上,重點在“建”字上把握。黨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是在一種新的背景、新的理念,提出新的目标情況下解決“三農”問題的,過去也有“三農”問題,現在也有“三農”問題,現在的“三農”問題是在統籌城鄉發展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二是新理念。按照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按照可持續發展,來解決新農村,不是單打一。第三是新目标。新農村建設有一個目标,目标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定量目标。比如說對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組織建設、村容村貌都有一些定性的目标。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農村經濟産業化、農村建設新型化、人居環境優美化、公共服務社會化、農民教育組織化、穩定機制長效化、村務管理民主化、鄉風民俗文明化爲标準,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爲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标。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經濟建設,增加收入。這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前提。即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産的基礎上,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優化農村産業結構,加大農村科技普及和推廣,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同時落實國家農村經濟政策,加大對農村的扶貧力度,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二是推進政治建設,擴大基層民主。這是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證。要求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實行村務公開,接受廣大群斜O督,真正讓農民群挟敿易鲋鳎?{動廣大村民參與村事務管理的積極性,引導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主動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三是加強文化建設,培育農民,提高素質。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農村先進文化,開展多種形式的、體現農村地方特色的群形幕?顒樱?S富農民群械木?裎幕??睿?岣叽迕袼枷氲赖滤刭|和科學文化素質。
四是落實法制建設,提高法律認知。做好法律宣傳工作,進一步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提高農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的覺悟和能力,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整體建設。同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依法進行,因此把保障農民利益和維護農民權利的相關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來,是依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
五是推進社會建設,完善社會保障。要求加大财政對農村公共事業的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發展農村的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提高農民的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以期實現農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願望。
六是重視環境建設,創造良好農村環境。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對農村生态環境的保護,包括土地治理與利用、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村莊綠化等,使髒亂差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實現村容整潔,改善人居環境,推動人與環境和諧發展,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設的背景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西部的一個地級的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總面積15.3萬平方公裏,州府駐康定市。甘孜州是我國的第二大藏區,也是康巴的核心區。同時,又是連接内地與西藏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處于“穩藏必先安康”的戰略前沿。近年來由于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推動,甘孜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改善民生爲根本,以建設新型村落爲核心,以公共服務爲先導,以設施配套爲基礎,以民主管理爲保障,以體制機制創新爲動力,注重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民俗文化傳統。緊緊圍繞集中力量打赢扶貧開發攻堅戰,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标,按照“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全面實施扶貧解困、産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五大行動”。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科學規劃布局現代農牧村新形态,發展特色産業,完善村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構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村鎮體系。通過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讓廣大農牧民群凶∩虾梅孔印⑦^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但是由于曆史以及當地自然環境等多種因素的限制,甘孜的新農村建設存在諸多問題,我們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感受了甘孜地區新農村建設,較爲深刻地理解了政府和國家爲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做出的努力。
二、建設前的概況
甘孜藏族自治州從1950年建州至今的60多年來,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過順利也有過挫折。1978年以前,甘孜州對國民經濟的計劃管理基本上堅持“統一計劃,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直接計劃、指導計劃兩種形式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整個20世紀80年代,在實施東部沿海開放戰略過程中,甘孜州和其他西部地區一樣主要是服從沿海地區先富起來這一大局,以提供能源、礦産等資源性産品爲其主要任務。自20世紀90年代起,在形成全方位對灣開放大格局的過程中,甘孜州也和其他西部地區一樣,加快了改革、開放和發展步伐,長期嚴重滞後的基礎設施在國家的支持下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其發展的主導思想還是放在如何适應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快速、超前發展的需求上。進入新世紀,使甘孜州加快經濟發展、縮小與其它地區差距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甘孜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三、建設現狀
(一)建設的實踐(政策)
1、努力保持經濟較快增長。始終把加強經濟咝泄芾矸旁谥匾?恢茫?钊胙芯渴玛P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2、項目投資工作再上台階。多次赴京到省專題彙報,獲得國家和省上更多支持;減少審批環節,精簡申報材料,縮短審批時限;全面清理已下達計劃尚未開工的項目;積極探索建立項目監管長效機制。
3、積極參與優勢産業培育。助推旅遊優先發展,加快生态能源步伐。
4、全面深化改革與開放合作。起草系列推進改革工作的文件,積極推進全州改革工作。
5、全力破解基礎設施瓶頸。快速推進交通建設,進一步加快電網建設,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設施。
6、紮實推進民計民生改善。積極做好災後重建,加大民生改善投入,加強市場物價監管,強化糧食調控管理。
7、不斷壯大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抓思想教育,擴大黨組織號召力;抓制度落實,提升黨建工作推動力;抓服務基層,增強黨組織創造力。
8、強化項目投資支撐作用。把項目作爲投資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加強彙報銜接,争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計劃盤子。
9、促進優勢産業發展壯大。堅持優先、有序、加快的産業發展思路,加強特色資源開發,優化産業區域布局,促進産業聯動發展。
(二)建設的成效
#p#分页标题#e#與2005年相比,至20××年中等專業學校數目由6所減少到3所,教職工人數由295人減少到291人,學生人數由2584人增加到6204人。普通中學數目由45所增加到51所,教職工人數由2613人增加到3352人,學生人數由34612人增加到45049人。然而在職業中學方面,學校數目未變,教職工人數由56人增加到110人,學生人數卻從3624人減少到1211人。究其原因,許多學生更願意選擇普通中學,參加高考,進而進入大學,而不是進入職業中學學習技術後參加工作。這表明甘孜地區的學生素養有了很大提升。
至20××年,甘孜地區的小學學校數目由803所減少到465所,教職工人數由5476人增加到7457人,學生人數由101748人減少到97063人。大學數目仍爲一所,教職工人數由468人減少到342,本科與專科學生人數增加到8633人,預科生454人。幼兒園由363所增加到369所,教職工人數由918人增加到1230人,學生人數由19011人增加到25644人。
由以上數據可見,甘孜地區學生和教職工人數在不斷增加,而教職工人數的增長趨勢卻低于學生人數的增長趨勢,所以甘孜地區的教職工缺口還比較大。
至20××年,衛生機構已增加到2725所,醫院41所、疾控中心19個、衛生監督機構19個、婦幼保健院19個、鄉鎮衛生院334個、急救中心1個、采供血機構3個、社區服務機構2個、醫學在職培訓機構2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7個、运?t務室139個、村衛生站(室)2129個,衛生人員總人數9064人、床位達4918張。
草原保護與建設得到加強。組織實施草原生态補獎、退牧還草、草地鼠蟲害綜合治理等草地生态建設工程,草原生态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複和改善,草原生态持續惡化局面得到緩解,全州草地植被蓋度平均提高5%,全州草原植被蓋度達到75%。進一步強化草原生态法制化進程,出台《甘孜州草原管理條例》,天然草原保護、建設和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科學化的軌道。特色畜禽養殖較快發展。按照全州“2423”的農牧業發展思路,圍繞“牦牛、藏羊、藏豬、藏雞”特色畜禽品種,進一步強化優勢品種提純扶壯和産業基地建設,全州特色畜禽養殖得到較快發展,大渡河和金沙江河谷地帶,藏羊、藏豬、藏雞産業基地帶已初具規模,群叙B殖的積極性高漲,養殖收入不斷提高。畜牧産業化進程持續加快。按照“企業 合作社 養殖戶”的産業發展模式和 “飛機” “互聯網 ”發展路徑,目前全州建設養殖專業合作社168個、家庭農場110戶,注冊資金總額4985萬元,入社成員4781戶,從業人員2萬餘人,擁有畜産品加工企業14家,年生産和加工各類畜産品2000餘噸。目前我州生産各種肉、奶、蛋等生态畜牧業産品類别達20餘個,創建有聖潔甘孜、青藏谷地、甲居藏寨、張大哥李大姐、康巴情人、達折諸等10餘種品牌,産品遠銷日本、韓國和歐美市場。
新村示範片建設成效顯著。甘孜州雅江縣在八角樓鄉、呷拉鄉、河口鎮兩鄉一鎮的9個村進行了新村示範片建設。總投資爲335.1萬元(其中縣财政補助175.9萬元、群凶曰I159.2萬元),重點發展特色産業和牧民圈舍改建工作。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