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全球视野下的历史写作
52fw.cn 04-09 次遇见刘文明:我先来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这本书的作者麦克尼尔。麦克尼尔是1917年出生的,去年7月份去世,到今年如果在世的话是100岁。他整个人生历程比较长,著述非常多。他的成名作是1963年的《西方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全球史”兴起的重要标志。麦克尼尔祖籍是加拿大,他在十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到美国芝加哥,一直在那里上学,从中学到大学,后来在芝加哥大学教书,他在芝加哥待的时间非常长。他在二战期间还曾经服役,当过炮兵,人生经验也是比较丰富的。我们大家都知道,麦克尼尔在整个学术生涯当中有很多著作,也有很多已经翻译成中文了,比较有影响的著作,如《西方的兴起》(1963),《世界史》(1967),以及七十年代的《瘟疫与人》,一直到2003年出版的《人类之网》(北大出版社此次出版中文修订版书名改为《麦克尼尔全球史》)。麦克尼尔对于“全球史”这样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公认的贡献非常大的人物,所以一般将他视为“全球史”领域的奠基人。
彭刚:说到当代史学的发展,的确是非常难描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者,要描述几千年来传统学科的发展,要描述古代、要描述中世纪、18世纪、19世纪都相对比较简单,可是到20世纪情形就变得非常复杂了。我想我们在座的听众,无论是对历史专业有多少了解,大家可能都会有所耳闻,或者有不同程度的了解,那就是现代历史学在19世纪以后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从前的历史学家,远的比如中国的司马迁,希腊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现代之初的休谟、孟德斯鸠、吉本,他们这些人是政治家、法官、思想家,同时客串历史学家的角色。可是到19世纪后期之后,就像哲学家开始变得主要身份是大学哲学系教授,历史学家的主要身份也成了大学里的历史学教授。现代历史学开始专业化之后,加上别的各种各样的因素,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越来越专门,对历史学家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换句话说,用今天人们经常听到的略带贬义的话说,历史学家不再像以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整个人类历史都有所了解,而是变得对越来越小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对某一个历史片断了解得越来越仔细。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担忧,历史学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历史学知识也越来越碎片化。作为历史学知识的创造者,历史学家也变成了各个小的领域的专家,的确,事实在很大情形下正是这样。
前不久我在清华校内听到一位工科出身的教授说,现在学科分野越来越厉害,这件事挺麻烦的。他举例子说,你到医院,固然是头痛有管头的医生,脚痛有管脚的医生。如果你的手指头出了问题,你当然不能看口腔科医生。可现在情况是,处理不同的五个手指头的医生,最后都会不一样,因为每个手指头很不一样。历史学科有时候也变成了这样一种情形,一个学科内部,也变得隔行如隔山,人们之间可能互相不太了解。
我想,这样一种专业化、碎片化的情形,其实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也就是说,从19世纪后期开始,人们就在感慨,历史学家不再能够给我们提供整体历史的图景,他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是那个时候人们对这种情况不太担心。为什么不太担心呢?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还普遍相信,人类归根结底有一个整体的、统一的历史。什么意思呢?就好像我们先认定了人类的历史最后是可以从整体上了解的,只不过限于每个历史学家的精力,限于每个历史学家所关注范围的大小,他总是只能够在一个既定的领域内收集史料,提出自己的解释。用一个我觉得非常恰当的比喻,历史学家群体就好像在共同面对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每个历史学家只负责面前的一小块。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你在这一小块做拼图,他在那一小块做拼图,有无数的历史学家做了无数次拼图,最后终归会拼出一个巨大的、完整的、有意义的图景来。
说到这儿我想起,这样一种信念特别像前些年北京办奥运会的时候,满大街都能够看到的那句标语所讲的,历史学家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他们干的还是同一桩事。可是最近几十年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历史学家仍然在做自己很专门的、很细部的研究,然而他们不再相信,或者很多人很难再认定:我干我的活,你干你的活,最后我们干的是同一桩活;我们做着非常有限的事情,但我们的结果最后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景。所谓宽泛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讲的主要就是这件事,讲的就是整体的、统一的图景,那个宏大的叙事不存在了,所以碎片化就成其为问题了。但是无论怎样,历史学专业化的发展、多元化的发展还在进行当中。这种专业化、多元化,一方面是现代学术体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反映。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正在从事写作和研究的历史学家和要完成博士论文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他们要不断朝着不同的方向来做。
但是与此相并行的,我们也看到另外一种趋势。在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细小的研究很盛行的同时,人们也分明看到了,一方面,公众有这样的需求:历史学家还是应该给我们提供一个整体的图景,让我们对人类整体历史能够有所了解,有所把握;另一方面,专业的历史学家也有很多人从不同角度来做出这样的努力,而这样的努力也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麦克尼尔那一代人刚开始时所做的工作,恐怕当初受认可的程度,和 “全球史”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和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在今天受到认可的程度是非常不一样的。就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而论,一方面就好像人天然是形而上学的动物,他要追寻整个世界、人生的意义一样,他也想对整个人类历史过程有所了解,这是一种不可遏制的需要。另一方面,这样一种“全球史”的发展,也的确提供了足以让我们在智力上对它高度尊重的成果。
2
什么是全球史?
彭刚:什么是“全球史”?其实在欧美world history和global history基本上是同义词。可是在中国我们有意识的把世界史和“全球史”分开,为什么?因为在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史指的是中国之外的世界历史,相当于外国史。世界史在中国不是world history,而是history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而“全球史”是以不同于从任何种族、任何民族国家、任何特定文明为中心,企图从整体上来了解人类历史,来对人类历史进程做出解释的这样一种努力。这样一种努力是否意味着,原来有人了解中国历史,有人了解东欧历史,有人了解西欧历史,我们把它拼合起来,就成了“全球史”?当然不是这样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拼合,怎么理解呢?我想起来,刚才主持人说清华大学是我的主场,这个主场理工科非常强大,作为一个历史学教授,我经常受到理工科老师的熏陶,有时候也借用他们的一些表述方式。我记得有一次跟一位理工科同事聊天,他有一番话对我启示非常大。他说,你考察问题的尺度不一样,你的整个参照系就不一样。他举例子,比如你要自驾车旅游,或者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你只需要考虑两点之间的距离,你把地球看作是平的就行了,可是如果你要设计国际航班的航线,比如说从北京飞到波士顿,就要考虑到地球是一个球形,这样来设计航班才最合理,飞机就要从北极圈飞过。所以你考虑问题的尺度是不一样的。又比如说你考虑大尺度的天文问题的时候,甚至可以把太阳看作只不过是一个质点。我想,所谓的“全球史”,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拼合,考虑问题的尺度不一样之后,它关注的要素也不一样,所以它提供给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视角就非常不一样了。
#p#分页标题#e#今天我们讨论的这本书叫作《麦克尼尔全球史》,其实麦克尼尔后面还应该加一个s,是父子俩,老麦克尼尔和小麦克尼尔,学一代和学二代,学一代非常杰出,学二代也非常厉害。我希望我们以后也有这样的学二代。老麦克尼尔固然很了不起,而小麦克尼尔是一个环境史家,他还有几本专著,国内已经有了译本,有的正在翻译当中。比如其中一本的副标题是“二十世纪环境史”,大标题是“阳光之下有新事”,什么叫“阳光之下有新事”?《旧约·传道书》里有一句话:“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什么意思呢?比如,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会说,如果你从战国时期穿越到乾隆时代,大概是比较容易适应的。相比起来,今天在监狱里与世隔绝二十年放出来,微信什么的你都不懂,手机也不会玩,适应的困难更大。欧洲史学家也经常会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语言上的障碍,他从古希腊古罗马穿越到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没有什么大问题;当然也有变化,可是这个变化不足以让他完全无法适应。可是相反现代社会变化非常之大。什么叫“阳光之下有新事”?20世纪人类在深刻地改变地表的同时,改变了大气层,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本身,小麦克尼尔在考察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提到这个问题呢?麦克尼尔父子要用一本中文本大概不到500页的书,来讲述整个人类的历史,他们的关注点与以往的历史学家非常不一样。比如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就成为他们关注的非常重要的角度。又比如老麦克尼尔不满意于之前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除了由于以往的人们过分从专业、狭隘的视野上了解局部的历史,
这种新的“世界史”,后来又被称为“全球史”。所以宏观的历史书写早就有,但是作为一种职业化的历史书写的“全球史”,应该说是从麦克尼尔时代才真正开始,也就是说,在美国和欧洲,世界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存在,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的,此前世界史写作虽然存在,但是是通俗读物,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它不存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培养博士和硕士项目之后,欧美才开始有了世界史这门学科,所以他们说的world history,也就等同于我们讲的global history (全球史)的概念。麦克尼尔对此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过去西方在教学领域,大学里的历史通选课一般是“西方文明史”,从麦克尼尔等人开始才尝试用“世界史”取代“西方文明史”,作为一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但是“全球史”也就是“新世界史”,作为一种史学思潮发展到欧洲、发展到非西方世界,包括中国这么广大的世界范围之后,出现了一些变化。实际上我们现在要说“全球史”,什么是“全球史”一下子很难讲清楚,因为很多人开始做“全球史”的时候,他们每个人从自己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全球史”的理解和对“全球史”的写作都有不同的风格。“全球史”一开始出现,从它一产生并不意味着只有麦克尼尔这唯一一种模式,实际上与他同时代的也有另外几位很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的路子跟麦克尼尔路子是不一样的。比如与他同学校的学者马歇尔·霍奇森,是研究伊斯兰文明的,他也是“全球史”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还有一位叫菲利普·D·柯丁,他写了一本书叫《世界历史上的跨文化贸易》,与他同时代的还有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p#分页标题#e#所以麦克尼尔是一个代表,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做这种努力,这些人在研究的时候相互是不联系的,并没有形成一个团体,所以每个人的路子是有区别和差异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到七八十年代,开始慢慢形成了一个小群体,到八十年代以后,就发展非常快了,出现了各种各样风格的“全球史”。当然麦克尼尔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直是“全球史”主流的东西,他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互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的这种思想从他最早的、1948年出版的一本教材《西方文明史纲》开始萌芽,正式提出是在1963年《西方的兴起》中。一直到后来的《世界史》《麦克尼尔全球史》,一直贯穿着这个思路,人类历史是一个不同群体、不同文明不断互动的历史进程,这是他的主要贡献,这种观点在“全球史”研究中也是主流的观点。但是“全球史”发展过程当中,还有很多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去进行思考。类似的如彭慕兰的《大分流》,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都是“全球史”很重要的著作。他们的研究路径跟麦克尼尔也不一样。
所以“全球史”在众多历史学家推动之下,到现在已经是非常多元化了,还有一种趋势就是越来越微观化,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微观的“全球史”,比如说写棉花、写土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还有比如大卫·阿米蒂奇研究《独立宣言》的全球史,我们可以把“全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很细微的个案研究,这样就出现了微观视角的“全球史”,这种研究现在越来越多。可以说“全球史”的发展到现在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状态,也变成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证研究。当然,即便是研究小的问题,从宏大的视野和互动角度看问题,这个没变。麦克尼尔所开创的反欧洲中心论,从互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这些都没有变。
4
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命运共同体
彭刚:“全球史”是历史学新发展中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我个人认为,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离不开它的价值关怀,它要关心人们特别是普通人在过往的命运,它要通过观察人类在过往的命运,观察人类在过往的生活、观念、交往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心态更加多元,更加开放,也使得我们对人类将来的命运抱持一种更加善意的心态。我觉得“全球史”非常值得赞许的一点就是,在价值观方面,它关注的是人类作为共同体所面对的共同的命运。其实大家如果读这本书就会发现,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中,父子俩关注的是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命运,而他们的心态和看法也并不完全一致。而对于考察人类作为共同体的命运,“全球史”在兴起之初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超出了民族国家的单位来考虑问题。我们都知道,现代世界最基本的政治单位就是民族国家,而过往历史学与这样一种格局相对应,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史,是民族国家扮演主角的政治史。这样的史学当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和挑战,因为人类过往的经历不光是政治经历,还包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主要的一点是,影响特定人群、塑造了人类生活面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参照系看不到的,有时它会成为你的盲点。比如说现代人类走出非洲,遍及从极地到非常炎热的热带地区,他们之间从来不缺乏相互的交流,人群之间的迁移、冲突、合作一直在发生;又比如说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影响非常之大,而气候变化显然是一个超越民族国家边界的问题。又比如说物种之间的交流,思想观念的传播,疾病病毒的流传等等,历史学家开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因素对人类历史面貌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如果你把眼光局限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对这样一些问题你可能是视而不见的。
老麦克尼尔在他的宏观著述之外,有一本相对讨论比较专门问题的著作《瘟疫与人》,这里面讨论的很多问题,是接受传统训练的职业历史学家通常所不会注意的。为什么欧洲人到了美洲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印第安人赶走,变成主流人群,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们带来的病毒。这在今天是常识了,可是几十年前并不是常识。比如《瘟疫与人》中专门谈到,西班牙殖民者不过六七百人,去打几百万的印第安土著,一开始一败涂地,结果后来他们带来的病毒,一夜之间使得墨西哥城陷入了可怕的瘟疫之中。印第安人的战斗力仿佛一夜之间损失了一大半,可是西班牙人却不受任何影响。因为病毒在适应它并产生了抗体的人群中,与在对病毒完全陌生的人群中,造成的结果大不一样。这样的一些因素是传统历史学从来没有考虑到的。比如刘文明教授刚才也提到的哥伦布交换,什么叫哥伦布交换?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新世界和旧世界之间,人口在迁移,思想观念在传播,动、植物物种,病毒、瘟疫等等都在进行交换,这些交换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比如现今我国南方有些地区的人非常能吃辣,但是在这之前中国是没有辣椒的;又比如说玉米、番薯、土豆这样一些原产于美洲的物种来到中国后,原来同样的单位面积能够产出的食物产量大大增加,而且原来被认为不适合种植小麦和水稻的坡地、半干旱地区也开始被重视,摩梭人才被赶到了泸沽湖边。我记得尼采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整个世界发生变化,不是嘭的一声巨响,而是静悄悄的嘘的一声。我们以往习惯于关注战争、革命、政变等等这样一些仿佛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戏剧性的场面,而真正影响人类生活面貌的某些东西,往往是在波澜不惊的状态下静静地发生的。就好像今天某些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不声不响中却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全球史”的出现,不是说一批人厌倦了我们只知道越来越小的历史,所以赶紧来做综合,来提一些大的问题,不再只给你描述某一个时代,人们在某一小块地方、某一个领域是怎么生活的,我来告诉你一个更大范围内人类生活总的面貌。不光是这样,还有新的视角,它使我们关注到影响人类生活的很多新的因素。“全球史”的发展,一方面它开拓了新的领域,发展出新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待过往传统历史的眼光产生了变化。我想到了我的清华同事、也是前辈师友的李伯重教授的一本新作《火枪与账簿》。这本书一方面非常好看,另一方面代表了最高的研究水平。比如他考察的时期是明清易代,说起明清易代,我们非常熟悉,会马上想起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吴三桂、陈圆圆、李自成、韦小宝,(笑)我们想到的是这样一些人。可是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什么问题呢?是说中国当时似乎是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可是如果放开眼光来看,除了中国,在亚洲其他地方,包括南亚、东南亚,在欧洲的各个地方,在俄罗斯,在美洲,也都出现了普遍性的危机。为什么出现普遍性的危机?因为当时是北半球的第五次小冰河期,整个气候发生变化,平均气温降低了。平均气温降低就意味着,人们在原来的土地上无法生产出满足原来人口规模的食物,这时候,不管是什么人、采取什么举措,都注定了要在既定的这个大格局中来应对这种变化。又比如明清易代之际,发生了很多战事,如果你从“全球史”角度,从新的兵器的发展和使用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来看,对于具体战事的了解又会有不同之处。所以说,“新世界史”、“全球史”这几十年的发展提供的成果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使得我们开始觉得,真的有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命运共同体,也使我们在观察过往,在关注无论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具体而细微的问题的时候,眼光会发生变化。而历史学的生命就在这儿,即便面对的是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材料,我们的眼光不一样,我们投射在它上面所看到的东西也都会不一样。所以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学,就像克罗齐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p#分页标题#e#刘文明:刚才彭老师讲了这些,我也想到在“全球史”兴起之后,对于传统史学的很多老问题的研究出现新视角的例子。比如说“全球史”兴起之后一些学者提出来,为什么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美洲和非洲发展慢一些,欧亚大陆发展得快一些?一些“全球史”学者认为,当人口迁徙是横向的、同纬度迁徙的时候,由于环境相似,生产、生活方式很多也是相似的。这个地方人吃的东西与其同纬度的地方也可以种,容易传播技术;但如果是垂直迁徙的话,由于不同纬度的气候是不一样的,这个地方种植的作物,在那个地方是不能种的,食物栽培就出现了问题。而恰恰在历史上,非洲和美洲的人口迁徙是盲目的迁徙,这种迁徙阻碍了技术进步,不像欧亚大陆多是东西向的流动,有利于不同人口相互学习、技术提高和社会进步。这些设想我们过去是不太注意的。同样的,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曾经提到,为什么中华文明最早起源于中原地区,然后不断往南迁徙,开发江南,为什么开发江南这么慢?这跟我刚才讲的南北迁徙是一个道理,北方人往南到气候炎热的地方,环境不一样,病菌不一样,是很大的障碍。所以他认为中国江南开发缓慢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同纬度的因素在起作用,当然要论证他说的对不对,需要用大量证据说明,他提出的是一个假设。
又比如欧洲殖民,到美洲很容易殖民,占领大量的土地。实际上他们首先到达的地方是非洲,非洲那个时候也是属于部落社会的状况,完全可以殖民,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欧洲人一到非洲就被打败了,疾病、病菌、气候很不一样,欧洲人适应不了,这就是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到在美洲发现金鸡纳树,最后到东南亚种植,作为用来防治疟疾的药品,欧洲人才敢去非洲。
彭刚:在我个人对“全球史”的有限阅读中,我得到的一个启示是,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超出单一学科之外的知识素养,对任何学科,包括历史学来说都太重要了。前一阵非常火的《人类简史》这本书,那位作者就特别善于把很多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多学科的知识,组合到一个你读起来很愉快、很容易接受的文本当中,这当然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本领。刚才提到,“全球史”有很多种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模式,是从生物学、地理学这样一些角度,来对人类整体的命运提出解释,来解释大的历史脉络,这中间当然有不少是历史学家所做的努力,也还有一些主要身份不是历史学家的人所做的贡献。比如在中国也有很多读者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他本来的身份是一名演化生物学家。你现在打开世界地图,会清晰地看到,世界各大区域中,欧亚大陆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如今在整个世界的格局中,占有着特别重要的特殊地位,今天的美洲和澳洲可以被看作是欧洲文明的延伸。为什么如此?从前的解释很多流于人种和文化的优越论,比如认为有的人种就更适合于长跑,更适合跳桑巴舞,而不适合从事创造性劳动。又比如,认为某些文明就更有进取心而更有创造力。而戴蒙德的解释非常简单,他讲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明。它有什么前提?要有可供驯化的物种。直到现在为止给人类提供了绝大部分热量的植物物种是什么?就是小麦和水稻。直到现在为止给人类提供肉食和乳品的是什么?牛、羊、猪。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非常大作用的,既能够给人提供肉食,又能够变成劳动力,又能够成为作战和运输武器的是什么?也就是牛和马。而这样一些物种在各大陆最初的分布是极其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块大陆天然的在物种禀赋方面的差别是巨大的,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将来对人类文明整体的贡献。所以还是回到刚才的看法,就是说,一方面全球的眼光,超越欧洲中心的眼光,超越民族国家的眼光,它不光使我们获得一个望远镜,它还使我们提出问题、观察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了。另一方面,复合的知识结构,自觉的跨学科的知识素养,也是现代知识创造在各个门类的一个共同的特点。
刘文明:“全球史”作为史学的一种思潮和流派,也为历史研究新增加了很多研究领域。大家都知道“全球史”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兴起的,事实上全球化的很多问题也就成了全球史研究的对象,尤其是这些问题我们过去历史学界是不太注意的。比如,超越民族国家的一些国际组织,尤其是非政府组织,现在这种组织数量非常多。但是我们历史学界在过去对此几乎是很少涉及的,这种跨越国家边界的,不是政府行为的社会组织,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怎么样影响到国际政治,影响到人们生活?这些都是历史研究很大的空间。大家知道在历史学之中,跟“全球史”还有一个并列的概念是跨国史,实际上跨国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全球史”的一个流派或分支。以入江昭为代表的跨国史研究,比较注重强调研究跨国的非政府组织,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整个全球化背景之下,国际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实际上这种历史研究的领域我们过去是没有太注意到的,所以“全球史”的发展,实际上给历史学增加了很多新的东西。还有刚才彭刚老师提到的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的作者,他很大的一个贡献是继承了麦克尼尔文明之间互动的观点,提出了跨文化互动的概念。从跨文化互动研究世界历史这个角度,我们过去也是不太注重的。不管我们过去做的文化交流史还是国际关系史,传统方法都是以国家为本位的做法,现在从全球史、跨文化角度来讲,不管是什么交往,你要关注的是互动双方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因为不同文化的人,对同样一个东西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包括商品流动,包括人员流动、技术传播、观念传播等等。实际上这是跨文化当中的本土化,这些东西在历史学研究当中要慢慢考虑进去,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补充。
#p#分页标题#e#我自己做过一个关于1918年大流感的个案。西非的尼日利亚,现在是木薯生产大国,在1918年之前不是这样的,尼日利亚人的食物原本主要是山药,后来改成种木薯。实际上山药的营养和口感都比木薯要好,为什么改种木薯?就是因为种山药花费的劳动力更多,而种木薯简单一些,不用怎么栽培管理。由于当地很多年轻劳动力死亡,缺乏劳动力所以才改种木薯,当地劳动力为什么大量死亡?就是因为当时尼日利亚是英国殖民地,英国的海军到达港口以后,把流感病毒带了过来。事实上英国人带来的流感也不是发源于英国本土。这个流感最早发生在美国,美国在1917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派军队到法国跟英国军队并肩作战,把病毒带到了欧洲,传染给了法国和英国的军队,英国军队又将其带到了西非的尼日利亚,结果导致当地大量青壮年死亡。所以当地人不得不改种木薯,一直到现在尼日利亚都是木薯生产的大国。其根源是美国发生的流感导致世界性的流行。从“全球史”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过去没有想过的事,这是很有意思的。这类案例很多。
比如1793年在美国费城发生了一次黄热病大流行,其原因是西班牙人从波多黎各殖民地跑到美国,把传染病带到了那里,而为什么他们会跑到美国?是因为在法国革命影响之下,殖民地造反,造反之后西班牙贵族逃跑,跑到美国去,把那个地方的疾病带到美国,造成美国费城黄热病大流行,死了很多人,这是从疾病角度来看。从关联性角度理解,一个事件是另外一个事件发生而导致的结果,我觉得这个是挺有意思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讲,德国的革命跟拿破仑时代的禁运有关系,由于对热带作物咖啡的禁运,没有咖啡喝了,导致一系列的反应,他把这种事件叫作世界历史性的事件。这个事件是微观的,但是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这也是做“全球史”微观研究很有意思的地方。
5
启示:“移情”与“想象力”
刘文明:下面回到这本书,因为我们今天很重要的主题是“全球史”的书写,这本书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怎么去写“全球史”。历史书写在过去有一个传统叫作移情,你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进入当时的状况下理解当时的世界,用这种方法才能写得好,你不能用现在的观点、价值观和经历去讲那个时候的事,所以移情在传统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但是“全球史”兴起之后,这种方法不太管用了,因为他写的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的人和事件,它是从宏观视野讲有关联性的很多东西,从这个角度的移情怎么移,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有一种跨文化的障碍。尤其我们做外国史,你说我做非洲,我要理解非洲人,做美洲要理解美洲人,这是有一定文化障碍在里面的。“全球史”更是如此。麦克尼尔讲的是网络发展的历史,这是需要想象力的。所以“全球史”书写的想象力不同于我们过去移情的想象力,后者在某种意义上带有文学的色彩,是一种诗性的东西。那么“全球史”更多的需要一种关联性、逻辑性的想象,世界怎么从小范围的网络,发展成为大范围的、更加紧密的网络,这是需要想象的。麦克尼尔在这本书中对他过去《西方的兴起》的突破是什么呢?过去是以文明为单位,讲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互动的,而现在这本书里几乎放弃了以文明为单位,而是以关系为单位,研究的是关系,是网络关系。所以他这种研究方法也受到了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影响。这是这本书从方法论意义上对历史写作的启示。
彭刚:“全球史”不仅是考察的范围、规模、时段前所未有的扩大,还意味着提出问题、考察问题的范畴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刘文明教授刚刚用了想象力这个词,我非常赞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想象力在中国历史学界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禁忌,是不能说这个词的。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有很多著名历史学家参加的会议,有一位我非常崇敬的历史学家提到,余英时先生某一本著作,好就好在充分展示了一个出色的历史学家应该具有的想象力。后来有一位也很知名的历史学家暗中回应了这句话,说我只知道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是没有什么想象力的。也就是说,在后者看来,讲想象力只是乱了历史学的家法,真正严谨的历史学者,应该对想象力保持足够的警惕。其实我想,这就看你对想象力怎么理解了,如果你是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是另外一回事。可是如果你把想象力理解为:我是不是可以从别的视角提出问题,我是不是可以转换我的眼光解决这个问题,我是不是可以在史料构成的证据链不够的时候,对整个事情的可能性做出推断,如果你对想象力做这样的理解的话,恐怕和任何一个学科一样,历史学最出色的研究者也必须展现出第一流的想象力。而我们传统的历史学训练恰恰过多地压抑了这个层面。
另外文明老师提到,传统历史学重视的是移情,对于“全球史”来说移情不重要了,这个我也赞成。为什么传统历史学重视的是移情,因为传统历史学主要的内容是政治史,而且这个政治史,主要是重要人物做出取舍和选择的历史,因此你关注的是项羽为什么不把刘邦干掉,荆轲最后为什么没有刺成秦王,你关注的是这样一些事。你关注的是这些事,你当然要设身处地地设想。无论是从古希腊的修昔底德还是从西汉的司马迁开始,一直到现在,历史学家都强调设身处地地替历史当事人做出选择,来代替他设想。可是历史学本身特别是现代历史学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可以有经济史、社会史、家庭史、心理史等等,他关注的可以是事件,可以是结构,他研究的方法可以是高度社会科学化的,甚至是采取自然科学的很多方法,它也可以仍然保留传统的政治史那样一些视角。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倒觉得史无定法。或者说历史学有太多的方法,凡是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能够采用的方法,历史学都不妨敞开自己的怀抱尽情的来学习,而不必因此担心它从此变得不是历史学了,它不会变得不是历史学了,它只会使其他别的学科更多地受到历史学的熏染,而变得多少开始具有历史学那样厚重的历史维度和时间维度。(刊发时有删节)
#p#分页标题#e#5月20日(周六)下午,东评青年学人访谈沙龙第18期将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受难之都:近百年北京的居住变迁”,嘉宾为侯磊、张菁、戴潍娜。详情请见东方历史评论今天推送的第二条消息。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影像||||||学人||||||||||||||榜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