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检察官,法律职业,范文情况下,全国各地,可能会,法律学,研究生
52fw.cn 04-16 次遇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一个学者取得学术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今天看来,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一个法律学者要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还要做一件同样重要的事——“做万场讲座”
□陈瑞华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在大学法学院任教已经接近十二个年头了。作为一名研究法律问题的学者,我以学术研究作为专门职业,在书斋里伏案写作已经成为我的基本生活方式。不过,基于交流学术、传播思想的考虑,我很少拒绝为法律本科生、研究生作学术讲座,也经常接受全国各地的邀请,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甚至其他相关人士作学术报告。于是,每当接受一项邀请,在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之后,我就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踏上了学术传播之旅。
“做万场讲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一个学者取得学术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今天看来,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一个法律学者要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还要做一件同样重要的事——“做万场讲座”。在大学做讲座,我有机会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感悟,取得学生的各种反馈,从而无形之中印证自己较为成熟的思想,修正自己或有偏颇的观点。在法院、检察院做讲座,我可以结合案例提出一些问题,揭示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提出一些改进司法的思路,听取法官、检察官的内心苦衷,加强对“中国问题”的准确把握,并从那些纷繁复杂的经验事实中提炼出理论思路来。为律师做讲座,更是一件值得期待的盛事。
作为一个越来越走向民间化、社会化的法律职业群体,律师对司法中的问题都有着较为敏锐的感触,对问题的分析更是一针见血,对自己的观点也是毫不隐讳。通过与律师的交流,我经常可以痛切地体会到司法制度的深层问题,逐渐抛弃那种为思辨而思辨的学院式写作风格,形成一种从问题出发、根据经验事实提炼出理论的学术能力。按照胡适的说法,我们奉献给社会的,远远不如我们从社会所获取的多。通过学术演讲活动,我一方面向各类听众奉献了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心得和观察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也获得了更为宝贵的观点、批评、肯定、资料以及各种深刻的见解。在很多情况下,我所得到的确实要超过我所付出的。
本书是一部学术演讲稿,记载的是我十年来在全国各地所做讲座的实录。之所以将本书命名为“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是因为我曾为多所大学的法律本科生作过同名的讲座,取得了较好的反响。随着国家司法考试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要通过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才能取得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这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同为法律人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经常对一些法律价值理念、逻辑推理方式和分析法律问题的角度产生各种分歧,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的冲突和对立。这些从事不同法律职业的法律人,竟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这无疑是中国法律人今天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不仅如此,一些社会公众基于对中国法治状况和个人处遇的反思,对于这一套来自西方的法律思维方式也渐渐产生了怀疑,甚至还会因为不接受一些个案的裁决结果,而对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提出质疑,对法律人提出批评,并进而对“来自西方的法律体系”提出挑战。对这些问题的深深感触,成为我近年来很多次讲座的灵感之源。由于演讲的对象既有从事法律学习的本科学生,从事法律研究的研究生甚至高校教师,也涵盖了从事法律实务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因此,这些讲座的内容和角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讲座属于为初入法律之门的人士所讲的法律入门课(如“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人权视野下的刑事诉讼”等),有的属于为法律实务人士所讲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如“刑事辩护的三种形态”、“什么是程序正义”、“程序法的制裁方式”等),还有的讲座则涉及法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如“刑事证据法的理论体系”、“社会科学对法学方法的影响”、“刑事诉讼的几个前沿问题”等)。表面看起来,这些演讲稿具有一定的松散性,缺乏前后一致、贯穿始终的理论线索。但实际上,这些演讲都从不同角度涉及了“法律人的思维方式”问题。其实,无论是初入法律之门的学生,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士,还是站在法律理论最前沿的研究人员,都需要对一些法律理念进行深刻的理解,对法律实施问题加以深入的反思,对法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进行总体的把握。或许,任何一种将本演讲稿的读者仅仅限定为初学者、实务人士或者研究人员的企图,都将是徒劳无益的。
一次不小的挑战
事实上,即使是一个初入法律之门的本科学生,迟早也会成为从事法律职业的实务人士,或者会成为从事法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一个从事法律实务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也同样需要重新思考那些最基本的法律理念,并对法学前沿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而一个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也需要了解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对司法实务状况有准确的把握演讲稿基本保持了一种较为流畅的口语化表述方式,避免了那种“三行一句”式的论文式体例。这样的行文风格可能会存在难以严格遵守汉语语法的问题,但是,对于读者的阅读来说,却也会带来一种独特感受。读者可能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身处演讲会的现场,亲自聆听演讲者的娓娓道来。整理自己的演讲稿,对于我的研究工作来说,属于一次不小的学术挑战。
屈指算来,十年来我在全国各地做过百余次讲座,所涉及的演讲主题也有二十多种。对演讲稿的整理可以说是人世间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在一些情况下,讲座的邀请方可能会对演讲的内容进行录音甚至录像,然后又指派专人加以整理。当然,更多的演讲稿还是由我的研究生经过录音整理完成的。比如在2006年,我前后在北大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华律师函授中心、北京市律师协会做过十余次讲座,并请学生进行了录音。为了避免以往演讲过于随意的问题,力求使讲授的内容尽量富有条理,我在演讲前都草拟出大致的纲要,准备好相关的案例。通过查看学生整理的演讲初稿,我发现这样经过精心准备的演讲,要比以往的即兴讲授具有更好的效果。
最初,我对整理个人演讲录音没有太当一回事,以为这种整理无非是文字上的加工和表述方式上的调整而已。但是,“事情惟有亲历方知其甘苦”。首先,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上,对录音做逐字逐句的整理,之后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稿件做一字一句的修改。根据学生们的经验,一篇演讲稿从着手整理到完成初稿,平均要花费3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几个日夜啊。收到演讲初稿之后,我要字斟句酌地对演讲稿进行加工和修改。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演讲者要在现场向听众表达一种观点,简直太容易了。只要有了思路,找到相应的案例,然后用一种流畅的语言把它讲述出来就可以了。但是,这些演讲的内容要变成“白纸黑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对于较为敏感的案例,经过再三斟酌,要决定是否予以保留;对于过于口语化和随意化的表述,要尽量从语法上加以修饰,但同时又不能过于书面语化;对于引用的一些名言和数据,要仔细加以核实,以防止以讹传讹,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
#p#分页标题#e#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一些演讲内容不是十分满意,就只好大段大段地予以删除,然后再想象演讲时的情景,按照演讲时的语境进行重写。有时候,在遴选和整理演讲稿陷入困境的时候,还会心生沮丧之情,甚至有了彻底放弃的念头。在本演讲稿的初步规划中,本来是准备编入十篇稿件的。但有两篇稿件距离自己心目的理想稿件太远,以至于最终选择了放弃。当然,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任何事情都是难以做成的。 (本文为《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