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看重分数而不是学问,一百年未变
52fw.cn 06-21 次遇见教育是如今家长、学生、老师都关注的问题。关于何为理想中的大学教育,也是个常谈常新的议题。而每每谈及大学教育,有一个人的名字总是绕不过去,那就是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
我们本期的评审书目就是蔡元培先生论大学教育的一本文集,其中涉及学习、生活、阅读、健康等方方面面,如果你也曾思考过大学教育相关的问题,又或者你只是单纯对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兴趣,你会有兴趣看看读者们关于这本书,都讨论了些什么。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蔡元培著
北大元培学院编
版本:北京出版社2018年2月
评审员
我家金鱼会唱莫扎特
(一个对人文社科有极大兴趣的理科女)
“
一转眼这已经是我在珞珈山的第四年。即将结束的本科生活让我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辜负这片被仁者智者所乐道的山水。很幸运在彷徨之际遇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教育》一书,让我有机会去深入思考我所接受的大学教育、去追思“何为大学”。
《大学教育》这本小册子将蔡元培先生在不同时间段有关教育思想的45篇文章的结集成册,体格虽小,但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蔡元培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阅读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对同一命题的思考更有利于我跳脱出这个时空和自我的局限性,用更有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本身。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不同于专科学校,宗旨是治学而不是治术。一所综合性大学并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大学生于此应当有比获得职业技能更高的追求,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先生所言的学与术,学更倾向于思考一些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而不为一时一地的得失所局限;而术则更偏向于实际的应用,需要根据现实的需要而做相应的调整。如果说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训练,倒也无可厚非,只是在我看来未免有些可惜,有些辜负大学之大了。
“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评价当年北大学生们的观念误区。遗憾的是,100多年后的我们仍在这样的错误里逡巡不前。扪心自问,心里甚是惭愧。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如今的象牙塔里少的是治学追求真理的单纯和浪漫,多的是汲汲以求的功利心。凡事先问有什么用?如果对拿奖学金、找工作、升学有用大家争先恐后地参与,没有用则鲜有人问津;教授、研究生科研方向也尽量赶时髦、蹭热点,以获得更高的曝光率与影响力。但无用与有用的界限真没有那么绝对,庄子曾这样理解有用与无用:人皆知有用只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有时候当前的无用从长远来看却是大用,无用也可以转化为有用。大学期间我其实花了好长的时间才逃离内心关于“有用与无用”的撕扯,到高年级时开始真正地去发自内心地去学一门知识,去体会知识背后的美。
大学之所以为大,蔡元培先生给出的解释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自由无疑是大学生命力的来源,大学应当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争端,没有人用权势打压异见,没有人因为利害关系违背自己的主张。但大学的自由并不是无拘无束,自由是建立个体独立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批判精神,可以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发展和创造。大学有自由也不见得我们可以利用好自由。
在文集中,蔡元培先生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大学生的责任问题,对学术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责任,一个我听了容易皱眉头的词语。不是不愿意承担起该有的责任,只是不喜欢曾经接受的一种把责任外化、与自身割裂的教育方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其实与对自身的责任并不矛盾,在很大程度以及可能性上它们是重合的。因此教育的核心应当是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做到了这个,其他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
何为大学从来都没有固定答案,常思常新。何为大学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质上是对教育、自我成长方式的思考。本书给我的启迪十分宝贵,希望在我思考过何为大学后,不再辜负未来的求学时光。
阅读评分:9分(满分10分)
”
评审员
荒岛
( 一个业余写点东西的职业病人)
“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当下的大学教育怎么了?为什么成绩比不了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
要知道当年的中国可不像现如今这样安宁。要知道当时的中国还很贫穷。穷到教育经费屡有欠缺,甚至要靠师生们去募捐。
这一事在先生的文章中多有提到。如,本校自本学年始设商科。因经费不敷,不能按照部定规程分设银行学、保险学等门……又如,本校没有力量建筑广大的宿舍,使全体学生都住在宿舍里……再如,在这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勉强腾出几万元,增设物理、化学、地质各系的仪器标本。
而现如今似乎没有哪所高校缺钱了吧?或者说那么缺钱。可成绩呢?且不说当时亚洲排名第一的国立中央大学,就西南联大的成就如今哪所高校比得了?
有人会辩驳:西南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力而办,以一所高校之成绩与三所高校相比当然比不过。可是你把这三所高校近年所取得成绩加起来就比得过当年西南联大?似乎不能。那我得出结论: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有问题。
想起前些日子听的一个讲座。主讲人是我们当地一所大学的老师。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职称,是教授否。且称他为老师。这老师在讲座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代大学培育出的都是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我对这句话一百二十个赞同。虽然我是个没知识没文化的人,但并不妨碍我对此话的认同。因为没有人要求评价一台冰箱的好坏得学会制冷,评价一部电视剧的好坏得演过电视剧。同理,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我一样可以谈大学教育。
高晓松前段时间讲到他回母校演讲的经历:当他给学生们讲完梦、理想这些东西,轮到学生提问环节。学生马上就站起来问毕业后去国企好还是私企好。清华是我国的顶级名校,用高晓松的话说名校本该是“国之重器”,可现在的名校学子却没有一点儿为国为民的理想。
#p#分页标题#e#电影《无问西东》讲的就是清华人的精神。可从高晓松的讲述中我完全没能听出当代清华学子有什么精神可言。想当年西南联大的学生可以静坐听雨,他们无畏;可以无问东西,他们求真。而如今,我想高晓松老师的讲述足以说明问题了。
我好像越说越远了,那我们说回这本书——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教育》。
读此书我常常会产生错觉:先生是活在当代,他写的也是当代学生。
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有一问:“平时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实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看当下之大学生,你会发现多是如此。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是本书正文的第一篇。但我第一次读此文是在中学的课本上。很明显多数中学生在成为大学生后并不记得有此一问。可以说这一问在他们的价值世界里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对于此书的教育理念篇我是重点读过的,因为我想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先生的教育理念总结如下:
其一,教育应为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美育主义五者。不可偏废。
其二,为人当有坚忍心和责任心。先生说:“此中国大学教员所具备的两种特性。此可为学生之模范。”
其三,思想的自由。此乃先生极为重要之理念。有言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书中多篇内容都有提及思想的自由。先生言:“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束缚一己。”
其四,先生鼓励学术上的中西结合。用先生言:“得中国之义、恕、仁与法国之自由、平等、友爱融化,而日进于光大。”
其五,教育要注重发展个性和涵养同情心。
书中亦有一些理念是我未能体会或不能理解。诸君还是找来《大学教育》一书亲自去品读一番的好。
先生提倡文、理不能分科。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再如,关于读书先生提出了两点:专心与勤笔。还有,先生以意识之程度、范围之广狭、时效之久暂来比较权利与义务的轻重……
先生之后的另一北大校长,亦是一位大家——蒋梦麟先生有言赞先生之精神曰:温良恭俭让,是先生具有中国之最好精神;重美感,是先生具希腊之最好精神;平民生活及在他眼中个个都是好人,是先生具希伯来最好之精神。这些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得到。然我只体会并非全部。实因在下才疏学浅,而又愚钝。诸君若要领会先生之精神,感受先生之人格魅力还需去细细品读此书。
以一言而评先生: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
以一言而评此书:小书留青史,华夏百年幸。
阅读评分:9分
”
评审员
ningxin
(哲学专业大四学生)
“
书中收集了蔡元培先生的43篇文稿,每篇都不长,非常易读。这本书呈现的蔡元培先生首先是一个教育家,他的着眼点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立足于当时中国的大学教育。
书中有对五四运动另一面的解读,他说:“但是学生界的运动,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效果,他们的损失,却也不小……所以从罢课的问题提出以后,学术上的损失,实已不可限量”,“至若现在有一班学生,借着爱国的美名,今日罢课,明天游行,完全把读书忘记了,像这样的爱国运动, 是我所不敢赞同的。”作为当时事件的亲历者,他从教育的角度审视学生运动说出这样一段话,现在的读者由此可以反思,而不只限于对五四运动扁平化的认知。对于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教育理念,这本书也通过一篇篇小文章体现了出来,而且文章中举的例子也非常生动,读来十分有趣。
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现代学生”的要求可以拿来作为当下学生的目标,他提倡的美育与完全人格的培养也适用于现在的大学生,我在读此书时会不自觉地开始自省。他所讨论的“学”与“术”的问题,也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大学教育更深的思考——学理与实用有什么关系?放眼到当下,这个问题也可以转换成——学知识与找工作有什么关系?也许人们读完此书就不会纠结于答案是什么,而是在与蔡先生的精神交流中有了自己的思考。
由于很多文章是蔡先生的演讲稿,读来会有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当年台下的一个学生,静静地聆听蔡先生讲他对学生的期待、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规划,这种阅读体验也十分奇妙。
阅读评分:9分
”
评审员
月晓
(教育是终身事业,变成更好的自己)
“
如今,距离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作为一位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踏入社会若干年的人,再翻开这本《大学教育》,聆听蔡先生的教诲,反思曾经接受过的教育,有觉得欣喜的地方,也有觉得遗憾的地方,倘若能在大学入学之初,就能看到蔡先生的这些教育理念,也许大学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吧。
就如本书第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所言,蔡先生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而当时的北大,并不如现在是全社会憧憬和欣赏的学术圣地,当时的学习风气极其不好,学生都还抱着旧时科举思想,只想着混毕业,跟在政府有官职有权势的教员搞好关系,以求毕业顺利走上仕途。蔡先生面对此种光景,毅然提出“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并以此为基调,推动了北京大学在各方面的教学改革。他虽为北京大学校长,却不仅仅以一大学校长的视角看待教育,而是站在更高的位置,推动了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及彼时各大学的相互协作与补充,就北京大学而言,他推行文理合一、创办学术刊物、推行教授治校、推行学分制等等一些列措施,北大发展历史上的很多个第一次尝试,都有他的身影。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能打破政党、教会、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等种种限制,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个性与群性平均发展的”,应该是“追求远效的”,应该是“追求进步,后者应胜于前者的”,应该是“公同,没有界限的”,正是他对于教育独立的这些坚持,再加上他曾经去欧美的游学经历,综合美、德、法等国大学的制度优势,提出了合适于当时中国的教育制度。
#p#分页标题#e#作为有远见的教育家,蔡元培一直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并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实现他的教育理想,而作为校长和前辈,他亦对学生一直有着殷切的希望和坦诚的忠告,他多次在演讲中提到了他对于现代学生的基本要求: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放在当时的中国,大学生的主业应该是学问和学术研究,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放在现代社会,这依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应该秉承的职责。
蔡先生不仅有严肃的一面,也有亲切直率的一面,在《我的读书经验》一篇,他就很坦率地说,自己其实是分享不得法的读书经验,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他说自己读书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不能专心,什么都看什么都读,没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