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心“原生家庭”主题讲座暨读书沙龙举行
52fw.cn 04-11 次遇见2019年4月8日晚,由共青团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科创部与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主办的“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讲座暨读书沙龙举行。本次活动是心理中心“问卿何处来”系列活动之一。
“问卿何处来”系列活动着眼于原生家庭,旨在带领同学们通过读书、交流的方式认识原生家庭。此次讲座以及读书沙龙活动以书籍《我的父亲是Loser》为依托,由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心理师、书籍作者乔淼对书籍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对个人成长故事进行分享与交流,帮助同学们回溯自己原生家庭的喜乐与创伤,重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讲座在理科教学楼303室进行,200余名北大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乔淼以自己30年的成长故事作为导引,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原生家庭”。一般认为,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可归因于父母在家庭拥有绝对权威,对孩子身体、心灵造成的暴力与打击。乔淼提出孩子从原生家庭处受到的创伤不应完全归咎于父母。他从个体(家庭、学校、同伴)、微观系统(个体的交互)、中观系统(政策、传媒、经济、社会)和宏观系统(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几个维度剖析了这些创伤形成的原因,从小环境到大环境,分析父母甚至祖辈的成长历程,以理解上述几个维度在长辈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的影响,以及这种种影响对我们产生的影响。由此,乔淼认为,
乔淼作讲座
乔淼具体指出了如何“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我们可以首先思考父母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对父母的影响,再分析、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乔淼在讲座中给出了一张维度表(下表),建议同学们参考维度表来反思自己。从反思当中,认识自己能在哪里做一点点改变。乔淼认为,我们应在有伤害性的父母面前建立“消极自由”:经济独立、个人边界(不要让父母的批判和指责轻易地把自己带走)、自主决策(让自己成为“精神上的成年人”,是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的关键要素)。
表.反思自我的维度表
知
能愿
内因
自己不知道
自己不懂得
自己没觉察
自己能力不足
自己缺乏训练
自己没能掌握
自己痛苦
自己懒惰
自己拒绝
外因
谁导致了我不知 /不能 /不愿?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状况?
这种外在影响是否可变?
乔淼以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话作为结尾,勉励同学们:“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顺从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洁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同学们与乔淼进行了互动交流。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在元培学院(俄文楼)三层原创空间,乔淼带领了读书沙龙活动,此次沙龙共15人参与。同学们从《我的父亲是Loser》中的内容出发,结合自身的一些疑问或经历,与乔淼互动交流。
沙龙现场
有同学提问,乔淼有很高的英语水平(GER考试培训教师),既是心理咨询师,又是国际马伽术个人防卫技术教官,这些技能是不是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有关?乔淼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拥有的一些东西,都可以从过去的一些经历中找到影子。曾经的经历成就现在的自己,现在来看,曾经经历的也未必全是坏事。”
一些同学求助,“原生家庭”在自己的性格情绪方面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应当如何处理自己糟糕的情绪?乔淼给出了建议:可以先和自己的情绪一起“呆一会儿”,情绪产生-消失的过程一般呈现“倒U型曲线”,把情绪“放在自己旁边”,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当情绪走过了顶点,再找合适的途径发泄出来,对自己和对周围的人都是好事,既控制住了情绪,也让情绪得到了合适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