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计划报告(2018)》发布研讨会召开
52fw.cn 09-11 次遇见《中国学习计划报告(2018)》发布研讨会于2019年6月29日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正式发布“中国学习计划”2018年度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来自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基础教育、企业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学习科学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平台。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原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永和,中国科协调宣部部长吴善超,北京海淀教科院院长吴颖惠,北京通州教研中心主任李万峰,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和医院、河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教育管理部门的专家领导,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等一线校长代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朋友,及索尼、网易、课工场等中国学习计划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中国学习计划报告(2018)》发布与圆桌讨论两部分组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致欢迎词,概括介绍了本次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实验室胡若楠老师代表课题研究团队,向各位专家详细汇报了本次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国学习计划”(China Learning Project),全称“人是如何学习的——中国学生学习研究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一项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联合海内外优秀研究者、一线学校、合作企业等共同开展的为期十年的研究项目,主要围绕“人是如何学习的,怎样促进有效的学习”这一主题展开,希望从学习基础机制、学习环境设计、学习分析技术三大研究方向入手,对中国当前及未来教育发展中的学习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本年度的报告主要着力讨论了三大议题——什么是学习、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如何促进学习。报告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系统梳理了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然后采用大规模问卷调查,对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三个要素——学习动机、情绪智力、注意力控制能力,以及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同时还采用学习反思日记的方法,对高等教育阶段卓越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了探究分析,最后对新理念(如游戏化学习、深度学习)与新技术(如沉浸式技术、可穿戴设备)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价值与案例进行了分析。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主持,与会嘉宾围绕报告内容与学习科学展开交流讨论。王珠珠认为,作为一项为期十年的长期课题,希望研究能够继续梳理搭建起一套关于学习的理论框架,在框架的指导下,一年一年的不断夯实与丰富研究内容。郑永和提出建议,希望课题能够补充梳理一下学习科学与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关联,增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吴善超结合科协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实践,指出当下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从一个“慢变量”转变为了“快变量”,学习科学领域不仅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结合时代需要,兼具时代性与前瞻性。吴颖惠指出,在信息技术的颠覆下,现在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学习的方式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在制定政策与一线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自身受教育经验的影响,用旧的东西教新的人,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她希望学习科学能够深入探究技术对学生与学习带来的变革,为新时期下的教与学提供指导。李万峰分享了信息技术在通州区的教育实践,指出现在是一个“多师”的时代,一方面需要关注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学习环境的建构。
王珠珠发言
郑永和发言
吴善超发言
吴颖惠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小浩教授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人们的学习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思考应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周新林教授提出,希望后续研究可以继续补充一些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多关注一些具体的学科知识点,用学习科学的视角解决长久以来困扰学生与教师的一些问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黄文彬教授从自身做电商、金融与教育大数据分析的经验出发,分享了大数据在学习科学领域的应用潜力。河南大学教育学院梁林梅教授提出,要将学习科学与卓越教师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素养的提升。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哲雨用“顶天立地”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对学习科学研究的期待,希望它既能够具有前沿性、前瞻性与国际性,同时也能够注重应用,面向普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婧婧教授指出,目前对于“学习”的定义比较多,不同的学派对于学习都有各自的定义,但是暂时还没有一个能够整合各方观点的系统性的定义,希望学习科学在这一领域能够有所突破。协和医院刘彩燕教授结合她对认知障碍与老年痴呆患者的研究,指出终身学习是预防老年痴呆的重要手段,电子游戏等技术手段在痴呆等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丁小浩发言
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董红军从学校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学校当下最需要了解的是这些数字时代下生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特征是什么,适宜什么样的教学风格,如何将学生吸引到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当中。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王海霞指出,学校教育既要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非常希望研究团队、科技工作者与学校能够深度联手,共同推动学习的科学研究。
《光明日报》主编王庆环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当下社会大众对于游戏化学习、学习科学等领域越来越关注与认可,期待可以将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以大众易于理解的方式扩散出去。《中国教育报》主编黄蔚也对该报告寄予了厚望,期望该报告能够产生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范皑皑从学术期刊的角度提出,目前教育研究领域前沿性的、实证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希望学习科学领域能够不断发展,针对具体的研究内容,产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索尼国际教育事业部赵威总经理则从企业的角度指出,目前有很多企业正在从事教育产品,包括STEAM教具等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学习科学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产品,让这些产品真正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