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 江月琴声
52fw.cn 04-15 次遇见——柳琴演奏家、教育家王红艺的艺术情怀
曾经无数次聆听柳琴协奏曲《江月琴声》,无一例外地会被琴声带入到苍茫历史中去。如果是在音乐会现场,我会屏住气息寻找台上端坐在那里、被怀抱的柳琴掩映着半张脸孔的演奏者王红艺。她,神态自若、气定神闲,一串串音符从手指倾泻而出,她是在全力演奏,但又令人感到完全不是在“表演”。
“纯粹”——与演奏家王红艺相交多年,如果只让选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我会首先想到这个词。这些年,不论什么场合,与她见面、谈话、说笑,她似乎从没有变过,任凭外面的世界风风雨雨,她自春风拂面、笑语嫣然。王红艺的内心一定装着一个更大的音乐世界,这个世界很纯粹,令她心无旁骛、执念前行。
天赋异禀 信念坚定
纵观王红艺的艺术之路,能取得今日的斐然成就充满了很多必然性,首先一条就是天赋。音乐家的天赋之重要毋庸置疑,王红艺就生长在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家。父亲王惠然与母亲颜静华因一曲《彝族舞曲》结缘。当时身为安徽省歌剧舞剧院琵琶首席的母亲被派往山东学习演奏《彝族舞曲》,与曲作者、琵琶演奏家王惠然相识相恋。王红艺父母婚后分居两地,母亲依然在安徽继续琵琶演奏。可以说,王红艺的音乐学习是从未出生就开始的。母亲带着腹中的王红艺排练演出,一天也没有耽搁。小小的王红艺成长在安徽省歌剧舞剧院的大院里,每天浸泡在各种戏曲、器乐、声乐的旋律声腔里,五花八门的艺术门类练就了王红艺敏锐的听觉和良好的乐感。据父亲王惠然回忆,她两三岁时,就能很好地模唱《红灯记》中“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而且能听懂《红色娘子军》的音乐织体的对接而准确地表演舞蹈桥段,等等。
王红艺5岁多开始习琴,遵从父亲的愿望,选择了学习柳琴。不到6岁的她在父亲严格的指导下,一天几百次甚至上千次地练习基本的技术动作。柳琴的弦很硬,年幼的王红艺指尖磨破了,缠上胶布再继续练,终于达到了父亲一分钟弹拨800次的要求。王红艺的母亲也是完美主义者,对音色音准特别挑剔,无论是练习曲还是乐曲都不能有任何瑕疵,耳朵也特别灵敏,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别想蒙混过关。王惠然给女儿制定了全面的技术训练方案,加之近乎“残酷”的长时间的训练,使王红艺基本功扎实、技巧全面。父亲王惠然常常告诫王红艺“艺高人胆大”,只有夯实技术,在舞台上才能驾驭各类作品和各种情况。王红艺多年的舞台表现和对作曲家不同类型、风格作品的出色驾驭,也的的确确验证了父亲所说的这句“艺高人胆大”。
1978年,10岁的王红艺破格考入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民乐队,成为一名文艺小战士,1990年调入总政歌舞团,1996年从总政退伍,共计19年部队生涯。在世界观、艺术观、人生观形成的这最重要的20余年,王红艺是在军营中度过、成长的。军队严格的训练、果敢的作风和昂扬的精神雕刻着王红艺艺术人生的坚定信念。在文工团,王红艺几乎从来都是年纪最小的一位演员,跟其他战友一样深入部队一线演出,不论路途遥远也不顾跋山涉水,只要一来到战士们面前,王红艺就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卖力地演出。战士们艰苦的生活和乐观的精神对王红艺的影响持续至今,也为她打下了甘于奉献、淡然超然的性格底色。
技法精进 锐意进取
就听觉而言,演奏家是音乐的直接给予者,演奏家的水准和二度创作的好坏,某种程度上直接关乎着一部作品的命运。而融演奏技术与艺术修养为一体,将作曲家谱面上的音符转化为生动的乐音,对于演奏者来说并非易事。二度创作的问题,对于王红艺来讲,显得更为特殊。因为现代柳琴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王惠然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开始为柳琴创作、改编作品。可以说,王红艺接触到的都是新创作品。这一点,与很多其他门类乐器的演奏家很不相同。面对作品,王红艺会积极与作曲家沟通,认真分析作品,甚至从演奏角度提请作曲家修改完善。对于作曲家的谱面要求,王红艺不仅尽力完成,并且会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内涵,确立不同的演奏风格,并为此绞尽脑汁创新演奏技法。她在海内外首演二十余首柳琴新作品,首创“右手拇指拨弦”“点指人工泛音”“码下音”“弦轴音”四种柳琴新技法,融汇到《血染的木棉花》《江月琴声》《塔吉克舞曲》等一系列作品中去。这些作品通过王红艺极富感染力的首演,在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传播开来,有力地促进了柳琴艺术的传播、传承。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很多同行眼中,王红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演奏家。他们把她视为柳琴艺术很好的接班人,通过王红艺的演奏,作曲家的天才得以展示,柳琴艺术的魅力得以推广。有人说,没有王红艺完美的演奏,柳琴艺术的光芒会逊色很多。而且,王红艺对于音乐韵味的把握令业内和观众印象尤为深刻。王红艺深谙推拉吟揉的层次和力度,对每个音符每个技术动作的把控非常精准,如此将音乐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乐曲的韵致展示得鲜明悠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韵味”一直是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音乐最为看重和追求的,“韵味”说不清道不明,然而又令人无比回味。王红艺对于“韵味”的表达,抓住了中国音乐的灵魂,无论何种技巧何种手法,驾驭何种作品,她的演奏总能令人一见倾心。那种无法言传的韵律之美,仿佛神来之笔,但又是那样自然而然。
中国文化 血脉传承
1982年,王红艺14岁,在北京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民族乐器独奏比赛金奖,并获得艺术院校专业团体组一等奖。接受媒体采访时,王红艺发出了一个少女的宏愿:我要做演奏家,不做演奏匠。此话令舆论和业内为之一振。从那时起,王红艺内心似乎就憋着一股劲,在艺术的道路上一直向前,从前卫到总政、从离开总政到闯荡珠海,后来又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并留校任教,她义无反顾地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王红艺由于表现出色,在前卫文工团时即被济南军区多次嘉奖,并授予三次个人三等功。30岁时,就获得了国家一级演员称号。但是,对于一位有抱负的演奏家而言,这些成绩和荣誉不是王红艺从事音乐艺术的目标,而是转化成了继续探索的勇气。王红艺和父亲南下珠海,吸引了全国优秀的女性演奏家前往珠三角,带动起珠三角和港澳台地区柳琴事业发展。在感到需要进一步充电进修时,又毅然决然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更是将多年舞台演出实践经验和思考带入到教学中去,完成舞台和教学的无缝对接,培养出了一批批技术过硬、底蕴丰富、热爱民乐的柳琴人才。所谓“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