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伪卡盗范文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探析
52fw.cn 04-17 次遇见2019-03-16 04:34:28.0
摘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加强银行卡业务的管理,特别是防范银行卡伪卡盗刷风险,维护商业银行、持卡人、特约单位等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维护金融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银行卡盗刷 防控措施 赔偿的权利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发卡量稳步增长,银行卡业务量持续大幅增加,银行卡消费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银行卡犯罪数量持续增长,其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其中,以复制银行卡等针对银行自助设备的盗窃案件最为多发。如何有效防范银行卡盗刷风险,也是各专业银行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目前银行卡伪卡管理风险现状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和建议。
一、风险现状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市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成功破获1起ATM机窃取信用卡信息案件,初步认定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通过在ATM机上通过安装盗刷和录像设备大肆窃取拓印银行卡磁条信息非法获利,并将复制银行卡后未能直接取现的信息,通过第三方人员在境外取现或兑换。一旦客户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将面临需赔付客户银行卡盗刷损失的风险。
银行卡盗刷引发的风险,主要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包括自动柜员机(ATM机)交易风险、特约商户管理(POS机)交易风险和网上银行交易风险;内部风险则主要包括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出现卡内资金被盗的情形时,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
二、相关风险分析
1.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解析
(一)持卡人与银行存在储蓄合同关系
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形成了平等的储蓄合同关系,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资源、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在储蓄法律关系中储蓄机构负有保障储蓄存款安全的责任。银行应保障所发行的卡片有充分的防伪和安全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水平;银行应保障自助取款机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能辨别借记卡的真伪;银行应加强管理以保障自助取款机周围没有违法监控设备,为客户提供必要的防控措施,如在柜面、自助设备、网点门禁设置防偷窥设施。与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相对应,由于密码完全是由持卡人自己管理,因此持卡人也需尽到一定的注意义务。
(二)持卡人与银行符合金融消费关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和第11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此外,根据该法第18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障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银行应当为持卡人提供具有较高安全级别和较强防伪功能的借记卡,应当保障持卡人有安全的取款环境。因此,持卡人因银行提供服务原因导致财产受到损害的,都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2.伪卡盗刷司法实践的特点
(一)持卡人一般会提起银行违约之诉
持卡人一般会选择提起银行违约之诉,因储蓄卡、信用卡被伪造并盗刷,持卡人一般都会提出银行违约之诉。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纠纷作为储蓄合同纠纷,法庭审理的重点是看银行是否违反了储蓄合同的约定以及持卡人是否也应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
(二)银行与持卡人各自在一定情形下承担违约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持卡人将资金存入银行,银行就产生了对资金的保管义务,应为持卡人提供安全的交易环境,尽到保障交易安全的义务。ATM和POS等属于银行的外展业务,在持卡人已尽到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密码的前提下,若违法行为人能够从这些机器设备上获取信息和密码、顺利取款或转账,表明银行在保障交易安全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持卡人如果未尽到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的义务,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密码具有私密性、唯一性等特征,持卡人负有妥善保管之义务,实践中在持卡人没有证据证明是银行泄露了密码信息的情况下,法院会认为持卡人泄密有一定的可能性,持卡人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合同法》第120 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院通常会评判双方违约责任大小,来确定各自承担损失的比例
(三)持卡人和银行的举证情况
对案件结果起决定作用现代民事诉讼遵循证据裁判原则,即当事人和法院应当运用经过调查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来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在伪卡盗刷案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