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
52fw.cn 04-30 次遇见温剑青 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园长,上海市特级园长。出版了《教育教学管理》《幼儿发展评价》《学前数学课程》等专著。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全国、市级研究项目,主持的研究曾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活动室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活动室的创建与有效利用是幼儿园办园的一个硬件。作为园长经常会思考,活动室的资源供给、幼儿活动与教室内的活动有何区别,为什么要创建这样一个活动室,活动室在课程中的作用呈现在哪些方面。比如益智活动室的创建,我们就经历了从一个问题的提出,产生了活动室设置的两个转变,以及创建过程中的三个调整。
从课程设计视角反观活动室价值
活动室不能只提供学具,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它承担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
随着课程的推进和材料提供的低结构化,关于活动室设置和定位会产生不少问题,幼儿在活动室的活动与教室内的活动到底有无区分与界定?譬如,教师在益智室内进行观察,几个幼儿在比较与测量的区域内游戏,该区域的材料是各色长短不一的磁力积木,教师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自然测量的经验。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用这些积木进行建构,记录结果的各色纸片折叠出“小人”,并且饶有兴趣地将“小人”放在刚才搭建好的情境中玩起了角色游戏。幼儿玩得十分尽兴,教师在观察也在反思,为什么幼儿在益智室内玩起了建构和角色创编游戏,是材料的投放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益智室的活动到底是学习还是游戏,幼儿在益智室的活动与教室内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有无区别,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满足幼儿需求的材料是否还需要在活动室内呈现。
以上这些问题的产生,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课程设置的均衡性、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以及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益智室不是提供一些推进幼儿思维的学具就可以了,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如何在30分钟内完成课程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是我们必须要回答和思考的。
关注幼儿核心素养带来的两个转变
活动室活动需关注幼儿的思维建构、注重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课程设计
第一个转变,活动室的定义呈现“1+1>2”的价值观。
以前益智类活动室我们更多地会呈现数学等领域的经验认知,如今,我们更关注呈现幼儿思维活动的特质,这就要求活动来源由单一的核心经验的操作建构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活动材料由操作摆弄到提供更多低结构的学具,活动手段由根据规则“学习”到自定规则的“游戏”等。
活动室的活动不仅是对“1+1=2”这些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希望幼儿在活动中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问题的产生、探索和释疑过程形成了孩子思维建构的脉络。
第二个转变,从注重材料的提供到关注幼儿整体发展的课程设计。活动室内的材料提供要和课程有效整合,内容设计中既要关注领域核心经验,也要在材料提供上有课程特质,思考益智室与幼儿未来素养发展的关系。那么,来自活动室的课程就要激发儿童的兴趣,满足儿童操作与探索的需求,在一个有趣且自然的状态下达成课程目标。
正是以上的转变,让我们可以用益智室的定义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益智室是实施课程的载体之一,通过提供呈现(数学)核心经验的多类学具,让幼儿在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认知经验,发展推理、验证等思维能力。当然,教师也要在观察、研究幼儿活动与调整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学习特点和规律,提升专业发展的自觉和自信。
从课程管理出发实现创建活动室的三个调整
呈现手段性游戏、加深教师对课程实施的理解、以幼儿核心素养为评价指标
一是,材料提供上从核心经验的材料到手段性游戏的转变呈现。幼儿在益智室的活动,建构的不仅仅是核心经验,也推动活动所内隐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材料提供上除了关注类别性和层次性,便于教师更好地依据核心经验进行幼儿发展的观察和评价,更强调游戏性,基于手段性游戏的学具设计要满足幼儿学习兴趣需求,也要关注游戏设计中幼儿学习品质等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是,课程管理上从主题经验的补充转变到有效的教师研训。每学期,幼儿园定期基于活动室游戏设计与操作指导,针对新入职教师和责任教师开展研训,帮助教师加深对配合课程实施的活动室管理和不同设备、游戏材料运用的理解,进行三次围绕核心经验的教师专业化基础培训,帮助教师厘清活动室内相关设备材料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建议由课程部进行多次关于领域核心经验和幼儿发展评价的教研活动,提供并分享优质、经典的教师观察故事案例和分析。
每月依据课程推进的需求,参照核心经验,进行活动室材料的更替与调整;每学期,课程部成员进行梳理,提出以学期课程推进为目的的材料调整建议,包括活动室的部分设备、材料可以有效配合班级课程实施,提供借用。
三是,课程评价上从活动室管理到基于幼儿未来核心素养的评价。以推进课程优化为目标,提供教师和管理者进行保教质量监控时自评与他评的依据,同时给予益智室活动幼儿发展评价的观察提示。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师要评价的不仅是幼儿核心经验的建构,更要从评价中发现问题、分析需求,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不同特质,包括学习品质、思维能力、学习习惯,以及所呈现出的社会性发展等,然后给予有效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提供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