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情咨文是怎样炼成的?
52fw.cn 06-17 次遇见原标题:美国国情咨文是怎样炼成的?
广州日报讯 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国会发表了2015年度国情咨文。自1790乔治·华盛顿首次发表国情咨文以来,至今这份备受世人瞩目的演讲稿已经走过了215年的历程。这215年来,这篇演讲稿从空洞的政治演说,演变成阐述“美国梦”的重要载体。
也正因如此,历届美国总统对国情咨文的起草都十分重视,从招募精英撰稿人团队到广泛征求民意,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做好这篇文章。这篇“千锤百炼”的文章究竟是如何炼成的?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王璜)
精品稿件靠千锤百炼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演讲的日期通常是1月最后一个星期二晚上。如遇总统交接,则于2月份由新总统发表。演讲时长为1小时左右。
每逢这一天,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政府内阁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军方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以及特邀来宾和外交使节等聚集一堂,听取总统的重要讲话。同时演讲通过各类媒体转播给普通民众,收视率非常高。
很讲究营造会场气氛
这个场合的仪式感非常强烈,办得非常隆重、正式、讲究。总统进入会场时,热烈的鼓掌欢呼声把气氛推向高潮,从而拉开演讲的序幕。在总统演讲时,常有观众起立鼓掌欢呼,这些是同党派成员;而一些反对党议员则面无表情甚至发出嘘声反对。
如此重要的场合,安全也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因素。每次国情咨文演讲,都会有一位重要内阁成员怀揣咨文副本在一个秘密地点待命,以防不测事件或灾难的发生。
咨文演讲稿的撰写过程复杂、曲折、烦琐,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准备、写作、征求意见和润色定稿。这些阶段可谓是经过千锤百炼,呈现出了精品。
一整年的酝酿时间
撰稿人需要花费一整年时间,把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梳理清楚,确定重点,找出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充分地了解总统本人的想法,在撰稿小组内部充分讨论。正式写作之前要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进行数据核实。
进入写作过程后,要随时保持与总统沟通,请教各领域专家,把抽象的想法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写稿阶段,首席撰稿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20小时,耗时一个月之久,写成之后还需进行5至6次修改调整,甚至重写。之后还有一个征求意见的阶段,要把所写的初稿拿给专家审阅,这时政府内阁成员、政策推动者及其他一些高官都会找理由,想方设法把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塞进这篇国情咨文中。最后,稿件交由总统本人进行逐行修改,润色定稿。
撰稿团队有9名精英
当美国总统口若悬河地演讲时,有多少人知道演讲稿出自何人之手呢?“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他们是文字工作的精英团队,在总统对民众发表讲话前,他们会为总统打造正确的语句、口吻和抑扬顿挫的腔调”。媒体是这样描写白宫的撰稿团队的。
国情咨文的写作由总统讲话撰稿室负责。撰稿室主任,也就是首席撰稿人是由总统直接任命并主持这项工作的。撰写小组成员既有撰稿室主任、副主任、助理演讲撰稿人,也有总统高级顾问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目前奥巴马的撰稿团队共有9人,当中多人也为第一夫人米歇尔与其他官员及行政机关执笔。
撰稿团队的成员都是美国的顶级精英,他们知识面广、思维缜密、擅长言辞。他们不必拥有特别精深的专业知识,却必须对基础经济学和政治学知识了然于胸。大学里,“培养”这种人才的专业集中在政治学、哲学、法律和文学系。他们懂得沟通,并非把总统的话简单地拷贝到稿纸上,而需把复杂抽象的政治概念,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家能听懂,能理解。
新媒体运营拓展人气
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国情咨文除了文字稿之外,还要由新媒体专家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讲网络版,目的是让演讲中涉及的各项政策建议具有真实感和人情味,使演讲能够和社会具体联系起来。
今年,白宫为网民和移动设备用户推出了一个“增强版”的国情咨文,并通过“领英”、“脸谱”、“Youtube”、“推特”等活跃度非常高的社交媒体大量宣传,对于那些什么都不看的用户,白宫将演说素材重新打包,然后发到他们的邮箱。
白宫方面近日称,据统计,奥巴马的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在脸谱网站吸引了大约150万次点击。白宫称,在推特网站上,发表了150多万份与国情咨文有关的贴文或转发,比去年大幅增加了25%。白宫称,半数以上用户在白宫网站观看了演讲直播,比去年大幅增加50%。
白宫笔杆子不好当
不管是在白宫、“空军一号”上或不同的旅馆之间,这些撰稿人的生活都必须顺应总统繁忙行程的步调。
无论面对突发新闻,还是在国情咨文等至关重要的正式场合,总统都必须发表谈话,因此撰稿人的工作向来务求慎重,且要求严格。
小布什时期的撰稿人把撰稿的最后阶段形容成“七日死亡行军”,这个过程曲折、复杂而且并不一定能让总统满意。曾经领军奥巴马演讲撰稿团队超过4年的法夫罗更直言不讳地说:“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整体过程并不美好和舒畅。”
撰稿人会被工作忙到翻,但他们明白,在白宫的资历对他们未来在政界或民间部门的职场生涯,是很有用的跳板。
第一个在白宫组建撰稿团队的美国总统,是1921年就任的沃伦·G·哈定。从那以后,职业撰稿人正式进入白宫,他们隶属白宫办公厅,除去主笔各类演讲,还要代笔总统各种信件、公告、致辞、声明。形势所迫,是总统聘请代笔的直接理由。随着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需要总统抛头露面、张嘴讲话的场合越来越多。
1953年就任的艾森·豪威尔,8年任期内一共留下6618页演讲稿。而到了克林顿,已经激增到15669页。总统的曝光率越高,躲在后面提供服务的人也越多。美国总统的写作团队,也就应运而生。
撰稿人的鲜活人生
科迪·基南:最懂奥巴马的宅男
科迪·基南今年33岁,这个80后年轻人是奥巴马第二任任期的首席撰稿人。他身材微胖,一头浓密的卷发。从外表看只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宅男。
基南的高中时代,在学校橄榄球队里担任四分卫,一次打橄榄球时膝盖严重受伤,这使他对医学产生了兴趣。高中毕业后,他读过医学预科,随后兴趣又转向了国际政治,还学过中文。尝试过这几个专业后,他突然迷上了当时走红的电视剧《白宫群英》,最终选择了政治学。
基南在哈佛大学研究生一年级时,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奥巴马的竞选写作团队,并被当时奥巴马的首席撰稿人法夫罗所赏识,毕业后担任其副手。2012年3月,法夫罗决定离职,基南升任为白宫头号主笔。
法夫罗:卸任后成电视编剧
#p#分页标题#e#奥巴马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讲言犹在耳,许多人都知道,为这篇演讲代笔的是当时年仅31岁的乔恩·法夫罗,2012年,经过8年为奥巴马效力的时光,法夫罗提出告别,转而从事剧作事业。奥巴马的顾问普劳夫认为,法夫罗具有当编剧的才能,因为他多才多艺,“喜剧、历史剧、正剧、悬疑剧都不在话下”。
法夫罗2003年就为现任国务卿克里的总统竞选撰写讲稿,次年在奥巴马演讲时,他打断并指出其演讲中的错误,引起奥巴马团队兴趣。2005年,奥巴马的助手、后来出任白宫新闻秘书的罗伯特吉布斯正式向奥巴马举荐法夫罗。之后奥巴马当选参议员,法夫罗成为他的演讲总撰稿人;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法夫罗进入白宫,成为“第一笔杆子”。
施九如:首位华人总统撰稿人
施九如,这位华裔女孩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佛罗里达做记者。工作一年后,她写信给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首席撰稿人,申请到白宫工作。优秀的施九如很顺利地得到了一份工作——帮当时还是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写专栏文章,后来她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在1995年至2000年这五年中给克林顿和希拉里撰写演讲词,是10人撰稿团队中唯一一位华裔。
随媒介变化与时俱进
每年年初,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阐述政府施政方针,这份年度报告主要向美国民众说明国家面临的情况和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
这个传统至今已有215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口头报告转变成为书面报告,但辗转一百年后又重新回到口头演说上来。
曾在百年间只发书面稿
1790年1月8日,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按宪法要求,亲自到国会发表了当时被称作“年度咨文”的报告,这便是现在的国情咨文的最初形式。从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拒绝口头发表国情咨文算起,在此后100多年时间里,总统们并没有亲自发表演说,而是对外发布书面报告。这些书面报告通常沉闷乏味,但有时候仍能创造历史。詹姆斯·门罗在1823年利用国情咨文提出“门罗主义”,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林肯则在1862年南北战争期间告诉美国民众,奴隶制必须废除。至进入20世纪,伍德罗·威尔逊在1913年才又重新确立了亲自发表国情咨文演说的做法。
通过无线电波面向大众
1895年无线电波诞生,1920年第一条广播新闻在美国播出。新技术与媒体的出现,使当时已逾百年历史的国情咨文焕发了新生,真正开始面向所有民众。1923年,柯立芝首次通过电台发表国情咨文演说。20年后,新兴的电视媒体崭露新角,哈里·杜鲁门总统于1947后首次经电视台直播国情咨文。
进入千禧年,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4个月后,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介绍了“反恐战争”计划,这也是首次通过网络直播的国情咨文演说。
随着新兴媒介的发展,国情咨文演说的收视率变得惨淡。数十年来,国情咨文演说的收视率一直在下降,2014年创下自2000年克林顿总统以来的最低点。今年,奥巴马团队认为只在黄金时间做个电视演说远远不够,现在的平台还包括推特以及Youtub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