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讨会主持人主持词
52fw.cn 04-03 次遇见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研讨会主持人主持词,仅供参考。
数学研讨会主持人主持词篇1一、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的与会研讨。
这次数学教研组主题课例研修的主题是“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课例是七年级第四章第 二 节的《 直线、射线、线段 》,主讲教师是张x老师。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主题的由来:】
二、主题的由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吴正宪老师在《数学课堂实效研究(精简)》中指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体说来,就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使每个上课的学生能在上课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限度的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收获,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在教研室“十六字教学法”的引领下,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课堂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课堂变活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精神。学生非常活跃,教室里显得热闹非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发现当前课堂也存在着一些实效性不强的现象,如:课堂上,有些活动只停留在了形式层面,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合作而合作„„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这样做失去了合作、探究的真实价值,反而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障碍。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致使教学目标难以顺利达成,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数学教研组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这一教研主题。
【今天代表我们学校上汇报课的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张娜老师。现在请张娜老师重点就本节课在突出主题及课堂教学得失方面做课后反思。】
三、上课教师作课后反思
【刚才张xx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展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很好的总结了成功与不足。下面我们就奔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研理论,谈一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出来。下面,请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想法。】
四、评课、议课
【总结:刚才经过几位老师的评课,我们可以总结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可行办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恰当地分析和使用教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等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1、课堂导入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还要把握好教学节奏,捕捉教育时机,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储和要学习的知识建立良好的桥梁纽带,促进新知识的形成,控制好教学难度和课堂容量,保证课堂知识的有效性;
3、注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手法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把握动态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四)、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效率落到实处。
(五)、注重课堂评价,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1)我们的评价指标要全面细致,为不同能力结构的学生分别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例如:不光表扬做的快,还可以表扬想得巧、写得清楚、提问题最多、提问题最深刻、能建立不同联系……的学生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素养
五、专家引领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请在座的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请x主任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并结合这节课对整个活动进行专业引领。】
【吴主任全程参与了我们的活动,请吴主任进行活动点评。】
六、活动总结
感谢领导的精彩点评,你们的参与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本次活动中,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是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参与教师都在思想和业务上有了很好的提升。
(二)本次活动落实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主题,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和经验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
(三)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尽管我们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1、 情境创设:注重目的性,忽视了新颖性。
2、 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忽视了对个别差生的关注。
3、 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交流,忽视了教师必要讲解。
4、 教学思路:注重教师预设,忽视了学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