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52fw.cn 04-27 次遇见 左圖:4月26日,媒體記者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工作。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右圖:在中國建筑公司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工地上,中埃兩國建設者相互點贊。
白新宇攝
北京西三環紫竹橋附近的“一帶一路”景觀花壇。
樊甲山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主席在蒙古國說過,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聽完他今天的演講,我覺得中國在向世界展示的是友誼和承諾,是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尊重甚至喜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蒙古國電視2台記者恩克圖日·阿努達瑞這樣表示。
連日來,本報記者採訪多位外國記者、留學生、企業家、外籍員工等,聽他們暢談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真實感受和心路歷程。
“近6年來,那麼多好事發生了”
“變化真大”,是各國受訪者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的最直接感受。
“對於我們馬爾代夫人來說,一看到中馬友誼大橋,就會想起‘一帶一路’,它已經成為我們心中的標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馬爾代夫國家電視台記者法提馬特·薩拉表示,如今在馬爾代夫,人們對“一帶一路”相當積極,而且還會更加積極,“因為有越來越多的進展,6年前人們還一無所知,如今那麼多好事發生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基礎設施建設真的非常重要。”
聽完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后,法提馬特·薩拉由衷感慨,“一帶一路”對參與建設的各國都有益,一直是共贏的。“我同樣喜歡的是,一起向本報記者感慨。在中國這段時間裡,她們除了學習,還一直以記者的身份參與中國兩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報道中,也獲得了去海南等地報道的機會,她們開始向自己的受眾介紹耳聞目見的中國。
迪麗娜·米來提與中國的緣分,其實從兒時就開始了。1968年,她的父親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並自此開始從事漢語和哈薩克語的翻譯工作。“父親對漢語的熱愛、對北京的喜愛也深深感染著我。2012年,我懷揣著對北京的向往,到北外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也由此開啟了我的漢語夢。”
迪麗娜·米來提通過媒體了解到,目前,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同“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合作領域覆蓋了基礎設施建設、跨境運輸、農產品貿易、投資等多個領域。如今,她已把中國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因為相互尊重,我們公司裡的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員工之間,幾乎不存在文化分歧的問題。我們擁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共享公司發展成果。”扎魯伊·麗娜·梅裡姆發現,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阿爾及利亞最大貿易伙伴。其中,雙方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卓有成效,這其中就有來自她效力的中國鐵建一份功勞。在她看來,兩國共建“一帶一路”還有許多合作機會,比如科技、通訊、互聯網等。“我真誠祈願,我的職業生涯能在像中國鐵建這樣的中國企業延續。”
#p#分页标题#e#納飛斯覺得,作為來華留學生,自己既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見証者,也是參與者。“明年本科畢業后,我計劃留在中國工作,即使不留下,也希望能找到一份經常往返於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的工作,為中巴友好交流出一份力,讓‘一帶一路’迸發出更大魅力。”
視覺統籌:潘旭濤
(責編:張雋、關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