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还原,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面试体验...
52fw.cn 05-04 次遇见后来一问才知道,我前面的同学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大学四年都在旅游。后来有老师问,你考上之后,准备干嘛?还没等这个同学回答,一个老师说,旅游呗。再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导师抢答的。由此,我也知道了,不用那么紧张,老师都那么放松,我紧张个啥。
进去后,是一个开董事会那样的会议桌,俩师哥做在顶头位置,负责记录,一边六个老师,进去靠门这一边,是一个空位置,目测就是留给我们的。
面试基本是坐着进行。进去后,老师就引导我交材料、坐下。我交完记录表,和自己的复试作品等材料,就先坐下了。
二、自我介绍
老师说,你先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吧。
我知道,面试正式开始了。
我没有准备稿件,只是提前准备了一下提纲,也没怎么练习,就是训练了一两遍,因为我是发挥性选手,所以也没有很在意。后来才知道,最好还是提前好好准备的,包括稿件,包括练习,多改多练,总是没毛病的。
我的情况是,吉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工作一年,但是没做媒体工作。学习方面是拿了专业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科研方面就只是申报了一个科研立项,本科毕业论文写的“烂尾新闻”,获得了优秀论文;实践方面主要就是在学校校园媒体做,没有社会媒体实习经历,写了几十篇稿件,获得了两次吉林省教育好新闻奖,参加组织了几次吉林省和全国的校媒活动;作品方面,主要是校园媒体发表的,各种体裁都有一些,但是以新闻评论为主。
所以,我自我介绍,主要分为学习、实践和科研。侧重学习,实践侧重校园媒体,同时承认自己专业媒体经验不足,科研训练不够,表达希望以后努力的想法。
希望让老师看到的我的优点,也袒露自己的缺点,让老师知道,我自我认识正确,有学习欲望,并且易交流,没有自视过高,也没有妄自菲薄。在谦虚中有所表现,在表现中有所内敛。
三、抽题问答
自我介绍完,老师们没什么变化,我看了一下,六个老师,从我的右手边往左,第一个老师在看桌子底下,第二个老师我说啥都微笑点头,第三个老师没有表情,第四个老师就是我正对着的老师变化不大没什么回应,第五个老师在用IPAD在查资料;第六个老师就是看着偶尔点点头。材料我打了六份,交过去,老师翻了翻,有老师从头翻到尾,一直在翻看,有老师看了一下就放下了。
我当时不清楚什么情况,只是全程都是这样。后来才知道,这可能是面试中的心理测试,看你如何应对,也可能仅仅只是老师的不同分工或者个人习惯。
那个一直点头微笑的老师,给了我很大信心,所以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时不时看看她。
自我介绍后,桌子上有一个信封,老师说,选择一个,把题目读出来告诉老师,然后作答,这就是抽题问答。
我抽到的是,谈谈你对于“观点新闻”的看法。
不确定会,需要思考一下。另外我也知道,可以有一次换题机会,但是我选择回答。我读题后,跟老师申请,能不能思考一分钟。老师同意了。
过了十几秒,一个老师说,要不你换个题目吧,我谢谢老师后,没换。后来又一个老师建议换题,我谢谢后也没换。我担心老师以为我说思考一下是不会,其实我是故意说思考一下,希望老师看到我是认真思考过的。
先后三个老师提醒我可以换题,我都没换。最后说自己在整理思路和组织语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新闻先后经过了什么什么样的发展时代……”我把题目理解成了“带有观点的新闻”,从出现背景、定义、特点、影响、优点、不足、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对题目进行了回答。
一年后,我在图书馆看期刊,有篇论文写观点新闻,一看才知道,所谓观点新闻是对于观点的报道……瞬间理解了老师为啥建议换,估计预期我肯定不知道。问题是这谁知道啊。想来真是有些后怕,万一老师觉得我固执呢……
四、自由问答
抽题回答后,就是自由问答了。提问多少不一定,老师想问就问,没有问题了,就结束。
第一个问题,一个老师针对我自我介绍中说的某个作品提问。
“你刚才自我介绍中说到的作品某某,具体情况是什么,你在其中做的是什么工作?”
这个点很细,我就据实回答了。主要是说这个作品是什么,有啥影响力,怎么做出来的,自己做了什么。都是比较具体的。
第二个问题,一个教新闻评论的老师根据我提交的评论作品提问。
“我看你这有不少评论作品,作为一个本科学生,能写这么多评论,还是不错的。有个问题,希望和你讨论一下就是,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写好新闻评论,或者说要想写好新闻评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我先谢谢了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然后示弱了一下说可能自己不太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就自己的经验,尝试回答一下。主要说了广泛涉猎、知识博杂、独立思考、逻辑能力和多写多练多改等几点。
自己觉得回答的,还是可以的,至少不丢分。没想到其中说的一句话,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我在说广泛涉猎的时候说道,“我本科学习的是编辑出版学,我们专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就是要广泛涉猎……”
没想到,这句话,分分钟就被王志老师追问了,真是一种央视《面对面》的感觉。
第三个问题,一个老师关于我前面回答的追问。
“你刚才说,你们专业要求广泛涉猎,我的问题是,请问你到底广泛涉猎到什么程度了”
苍天啊,大地啊,我说的是我们专业要求啊,不是说我啊老师。但是不能这么回答。
非常凑巧,初试结束后,我买了六本书,整好六个领域的,我想到从这个角度回答。
“老师谢谢您的提问。”“我感觉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回答。要不我就跟老师说说我最近在看的书,从这个角度来回答您的问题,好吗?”老师没有否认,我就继续回答。
“我初试准备过程中,发现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于是考试一结束,我就去买了六本书来看,希望恶补一下。非常凑巧,正好是六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