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52fw.cn 07-03 次遇见高效课堂包含了许多教学实践形态,也借助了不少教学工具。教案、导学案等都是教学设计的方案,有的侧重于教,有的侧重于学。如何通过更好的教学“设计”真正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呢?
在研究了大量教案后,我发现教学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在定位方面,教师更多是从教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在内容方面,许多教学设计都是基于教材、局限于教材,教师缺乏转化思维;在结构方面,不同学科常常是固化模式、缺乏变式,有些教师的设计依赖参考书,缺少自主,有些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依托教学经验,缺乏创新。
今天的课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目标、达成、评价思路转向了问题、探究、表达思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有一个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容易产生问题,会假设问题解决思路并检验假设是否成立,这个验证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的过程。
比如,二年级数学的两位数减法,教师在黑板上写下“93-25”让学生计算,可以首先设计一个情境:假设老师今天从家里打车到学校花费25元,然后将50元、20元、10元、1元的教具发给各小组,每个小组共发93元代币纸。93元钱怎么来的,是教师用100元买了一支7元的笔剩下来的。教师这时提出第一个问题:93元是用100元买笔后的找零,有没有算错?第二个问题:老师用剩下的93元打车,花费25元后还剩多少元?第三个问题:计算出结果后,老师如何付钱?将所有钱全部给司机,还是拿一张50元面额的钱给司机……付款是复杂问题,有多种可能,而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通过一节课、一个算式学会许多知识,学会与真实生活连接,而不仅仅学会计算“93-25”。
所以,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时要转变思路,从对学科教材的设计走向对培养学生素养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是主导,也可以与学生交流,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得到提升,学业表现也会有大的改善。
(作者系陕西师大教育学院博士)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24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