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教案,赢了兵心
52fw.cn 07-23 次遇见短短几天,第80集团军某旅榴弹炮二连指导员娄志华的心情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起伏。
故事缘于该旅新近组织的一次优质课评比。
接到评比通知后,娄志华本打算延续自己往年获奖教案的风格,以“激扬无悔青春”为主题,撰写了一篇鼓励年轻官兵矢志军旅、扎根军营的教案。然而,在他刚刚完成教案时,连里两名班长以“能力不足,想让年轻同志补上”为由先后递交辞职申请。一番了解,娄志华发现“能力不足”只是借口,怕苦怕累、精神缺失才是两名班长提出辞职的主因。
这让专注于教案准备的娄志华产生了新的思考。反观最近在少数人中间流传的一些“佛系”段子和部分干部骨干不愿担当等现实问题,娄志华决心把已经完成的教案彻底推翻,另起炉灶。
深入调研,反复修改,娄志华最终用连队文书王涛等人主动跳出“舒适区”、加班加点精研业务,少数干部骨干却消极懈怠的故事进行正反对比,重新写出了一篇题为“自找‘苦’吃、奋进作为”的参评教案。
此时,有人建议他换个内容重新上报。因为营里有不少干部反映,这样的教案等于主动暴露问题,会给上级留下不好的印象。
娄志华不愿更换新修改的教案,便放弃了优质课的参评资格,将精力全部放在了教育官兵、解决实际问题上。
在娄志华积极努力下,不仅提出辞职申请的两名班长主动担起了自己的责任,而且全连官兵的精气神日益高涨,训练成绩更是水涨船高。
二连的喜人变化有目共睹,娄志华的经历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不少官兵认为他的教案贴近连队生活,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因为暴露问题就讳疾忌医;也有人说,官兵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过去的优质课评判标准往往在于内容的完整、文字的优美、声音的洪亮、姿态的端正,各级看了都很满意,可唯独忽略了基层官兵意见,违背了教育初衷。
受娄志华教案的启发,该旅在优质课的评选中临时增设了官兵点评打分环节,并组织常态化优质课巡讲活动,给官兵送上一道道精神大餐。
采访手记
基层搞教育不能学“鲁侯养鸟”
■宋子洵
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郊外,鲁侯用车把它迎进宗庙,又是敬酒,又是奏乐,又是提供牛、羊、猪肉等食物。结果,海鸟三天就死了。
鲁侯用自己的享乐方式养鸟,而不是按鸟的生活方式养鸟,听起来可笑,却给我们以警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铸魂育人的使命,有些人捧着摘金夺银的教案,精心挑选自我感觉良好的精彩视频,给战士购置精美的图书资料,却很少在乎官兵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喜欢什么。
“你的甘之如饴,对我可能就是味同嚼蜡。”采访中,一位士兵的话,触动在场每个人的心弦。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官兵是教育者时刻不能忘的“优先项”。在不知道授课内容如何设计、授课效果是否如愿时,不妨多去官兵中间走一走,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